?

關于“互聯網+”音樂教育形態探討

2019-10-09 03:49王強楊盼盼
北方音樂 2019年15期
關鍵詞:音樂教育互聯網+互聯網

王強 楊盼盼

【摘要】目前國內存在的“互聯網+”音樂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并且每一種形式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意義。舉幾個在市場中廣泛應用的培訓類型,有市場化的、也有非市場化的,即在高校中開展“互聯網+”活動,它們每一種培訓類型都有著鮮明的培訓特點。本篇文章主要是對以上所述的類型進行簡單的剖析,并對其特點進行總結。

【關鍵詞】“互聯網+”;音樂教育;形態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對教育的發展尤為重視,發展計劃很有條理,其中有人提出過這樣一個要求,即根據我國目前的發展形勢,要基本實現教育的現代化目標可以在2020年實現,并且逐漸向人力資源強國靠攏。在這種目標下,如果采取“互聯網+”音樂教育方法,相信在我國的教育發展史上將會改革得更加快速,根據時代的發展規劃,會更加快速地走入人們的生活,更加快速的與人們密切聯系,在這種形勢下,“互聯網+”就可以得到廣泛的流行?!盎ヂ摼W+”音樂教育的形式與傳統的音樂教育有很大的區別,并且它的使用將會比傳統的音樂教育在教學成果上更加明顯。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工作方式上有差異,同時在器件的接入端口上也有差異。最主要的是老師的講課形式不一樣,可以分為講授式、練習式、游戲式等等模式。一篇文章主要是從運營主體的角度出發,對幾種不同類型教育形式進行簡單的剖析。

一、關于市場化的社會培訓類“互聯網+”的音樂教育形式

(一)對出現的現象進行市場調研

在2015年前后,由于我國對“互聯網+”進行經濟上的幫助,使得“互聯網+”音樂教育有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機,同時出現了一系列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出現在線上,也有網上與生活中進行結合的產品,還有一些是針對現實生活的產品,是可以實現一對一以及小組式的講課方式。

(二)對于出現的現象進行分析

經過不斷的市場調查,研究者發現,“互聯網+”音樂教育發展比較順利,在市場化進行的內容上以鋼琴、電鼓授課為主,在進行鋼琴講課時,老師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集體的講授,或者對個別學生進行陪伴練習。對于出現的這些現象,我們需要認真的進行剖析。我們老師在鋼琴課上或者是進行電鼓的授課時,并不是依靠于傳統的樂器進行講授,比如爵士鼓等等,而主要是采用了先進的電子技術,在鋼琴上的運用,或者是一些先進化的電鼓進行課堂講授??梢缘贸鼋Y論,這兩種樂器在數據處理上相對于傳統游戲來說有著明顯的優勢,它能夠使得音樂課程與互聯網技術的聯系越來越深,并且最重要的是在課程設計方面,因為“互聯網+”課程與電子科技或者是互聯網技術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從而能更加高效地去對數據進行快速處理。經過工作人員的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鋼琴課程及通過鋼琴課創造的事物在市場占有量肯定是最大的,這一點與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還與我國老一輩鋼琴藝術家在我國鋼琴藝術上的發展貢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我國的高等音樂學府中有一位教授鐘廣仁先生,以他為代表的老一輩藝術人在20世紀80年代為我們國家推動鋼琴藝術的發展奉獻一生,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孩子學習鋼琴已經成為學習并培養藝術的必修課程。一直到目前為止,對于鋼琴學習的熱愛也是不斷增加,同時還產生了一系列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課外活動,據調查,我們了解到在“互聯網+”音樂教育的相關鋼琴教學或者是鋼琴陪練這類產品是社會中存在最多的產品。

二、非市場化的高?!盎ヂ摼W+”的音樂教育形式

(一)慕課

由于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在高等院校音樂教學中出現了以慕課為主要形式的授課方式,它可以廣泛用于音樂史論、音樂美學、音樂欣賞、音樂分析等不同的音樂課程。比如說學生能夠在慕課中找到國家的精品視頻公開課《曲式與作品分析進階》,它是由中央音樂學院范乃信教授講授的;再比如《中國傳統音樂攬勝》是由杭州師范大學王耀農教授講授的。目前“互聯網+”技術高校音樂教育主要采取xMOOC這種方式,但是也有一些學校正在努力的做出一些改變,從而爭取在教育上有更大的突破。但是從目前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來看,經常使用的教育形式如翻轉課堂以及微小課堂,他們在日常開展的實驗中仍然不能夠完成反應市場需求,所以說目前大多數音樂教學中,老師還會盡可能使用傳統的課堂講課方式。

(二)在互聯網條件下高校音樂資源的分享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水平不斷進步,在音樂發展史上也進入了一個美妙的環境。我國的某一個高等音樂學府在2007年發明了“央音在線app”,它是以高校為中心去管理的音樂教育產品。這項產品可以讓發展相對落后的小城市、甚至一些農村接觸到優秀的課堂資源,能夠讓學生跟著大師去學習音樂知識,讓資金不足的家庭能夠跟著優秀老師去了解音樂文化,能夠實現教師資源共享。使用互聯網進行音樂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時更加方便快捷,能夠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使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化等等。但是其對于教育場景的還原度不高,所以未來可能通過使用VR技術去進一步使技術更加成熟,從而解決這一問題。在2016年,上海音樂學院附中舉辦了一場如何進一步與國內外合作以及進行音樂上的交流,同時如何建設一個能讓學生安心學習的網絡教學空間進行了探討,這場會議再次說明了在互聯網背景下,對于國內外音樂院校共同合作會有更大的可能性。

三、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及自媒體的“互聯網+”教育形式

(一)學校和企業相結合去進行”互聯網+”音樂教育

“互聯網+”音樂教育采用的理念十分先進,所以說在工作時,對于我們需要使用的設備要求也十分高。但根據相關人員進行了調查,發現很多學校無法使用,更不用說創造一個難度較高的互聯網,并且收入以及產出比例不協調。針對以上這些問題,研究人員發現,要解決這類問題最好的辦法是通過使用學校與企業進行聯合辦學。舉一個例子,有一個音樂學院的學生就大膽的將某互聯網公司開發的產品在此次比賽中引入,從而將問題進行了解決。采用這種形式不僅可以滿足音樂教育專業的實踐操作需求,還能使學生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服務社會。但是對于這一產品的管理以及后期運營,還需要長期的實驗觀察,才能得出最終的結論。

(二)采用自媒體形式進行音樂教學

自媒體是互聯網時代一個新興的媒體渠道,它包括微信、微博、論壇等多種形式,通過以上這些可以展示出互聯網時代個體發聲的力量,比如說微信平臺,采用這種平臺,高校教師可以應用運營公眾號宣傳自己對音樂的見解,可以在其中為學生講解一些音符的認知,還可以增設音樂知識問答的小環節,同時可以在互聯網時代呈現出資源分享、惠及眾人的意識。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總結為市場化的“互聯網+”社會培訓類型呈現出來的特色是具有企業特征的,同時又包含教學意義,使用者涉及的年齡段具有大眾特征;在一些高?!盎ヂ摼W+”培訓類型的運營方式具有半商業化、在教育的產品上十分專業、使用者是專業性和大眾化相結合的形式;學校和企業結合的方式是互聯網中發展的重要模式,學校方面提供教學任務,企業主要提供市場,但是在資金的配置上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提高;自媒體的模式可以個體進行經營,進一步去呈現互聯網時代個體發聲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阿里研究院.互聯網+:從IT到DT[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阮俊宇.網絡音樂的創作和傳播藝術特征解析[J].長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4.

[3]何云蛟.音樂的傳播路徑及其方式[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猜你喜歡
音樂教育互聯網+互聯網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