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教學在《液壓與氣動》課程中的實踐

2019-10-14 01:29盧青汪志煥
山東工業技術 2019年4期
關鍵詞:設計思路教學改革信息化

盧青 汪志煥

摘 要:在信息化環境下進行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提高《液壓與氣動》課程教學質量,是當下主要思考的問題。文章結合我校該課程的教學現狀,以液壓系統方向控制回路的學習為例,闡述了信息化技術與傳統實踐課程教學相結合的設計思路,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方面詳細說明了實施過程,突出信息化教學加入傳統實踐課堂的優勢。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改革;液壓與氣動;設計思路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4.188

0 引言

《液壓與氣動》是我校機械專業傳統的專業基礎課、理實一體化課,教師在課堂中講解這門課時多以理論講授、實物展示為主,但因各液壓與氣動元件結構比較復雜,工作過程較抽象,實踐針對性強,學生學習效果不佳。

1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程在透徹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教學內容進而確定教學目標,基于國標教材,結合企業實例、行業標準和技能大賽相關要求,聯系行業發展動態,利用互聯網資源鏈接機械行業時事熱點,歸納引出教學重、難點,剔除傳統液壓課堂的老舊實例,重新開發整合原有章節,讓信息化在傳統實踐課程中迸發不一樣的火花。

2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以學定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理念。本次教學過程將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進行教學。

2.1 課前準備

課前,利用手機微信中雨課堂公眾號,上傳液壓缸、換向閥、換向回路等知識點,學生利用課前時間完成新舊知識平緩過渡,地點不受局限,無需專門下載APP客戶端,可實現隨時隨地自由學習。另外,教師用OneNote2016分享課前習題給學生賬號,學生可及時保存預習筆記,重復作答,反復揣摩。

2.2 知識分層學習與體驗

根據學生課前反饋的習題完成情況,復習回顧舊知識,通過系統對正確率高的學生進行點名表揚,根據學生答題情況設置本節課的重、難點,并將課堂教學分為以下五步進行知識分層學習與體驗:

(1)實例導入。播放環球時報中報道的荷蘭“飛行吊橋”,該橋使用液壓系統控制機械臂把橋面舉起和放平,可讓更高大的船只通行,提高通行率。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吊橋通過液壓傳動實現了哪些功能。引出任何復雜動作都是由基本回路構成與實現,方向控制回路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基本回路。讓學生對即將開始的新課有初步的了解與期待,調動課堂氣氛。

(2)教授與學習。教師用費斯通軟件展示方向控制回路的演示模型,引導學生參與到演示教學中來,帶領學生分析回路構成,繪制核心元件,總結換向回路的運行過程,實現教學重點的層層突破。教師通過網絡平臺發布任務一,及時鞏固本環節知識點,根據任務完成情況,掌控難點是否突破,有針對性的講解。并緊接著拋出疑問:通過學習換向回路,工作臺實現了左右移動,那這種回路能否做到工作臺任意位置停止?學生會說不能做到。繼續追問如何做才能實現任意位置停止?引導學生思考并帶著問題進入下一環節。

(3)探索與體驗。教師推送學習資料給學生,其中元件管路都已經連接好,學生運行體驗換向回路并觀察思考,比較各回路的優缺點,選擇合適的換向閥,團隊合作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共同完成任務二,即本節課的難點部分:鎖緊回路。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掌控學習動態,巡回指導,針對性的習題講解,強調采用滑閥機能為中間封閉或PO連接的換向閥組成的閉鎖回路,是可以使得執行元件在任意位置上停止,并能防止其停止后竄動。

(4)嘗試與應用。本環節教師播放微視頻,帶領學生走進繁忙的濟南二機床廠的工件生產車間,學生會看到繁忙的車間,機器轟鳴,正在完成工件的推送,應用液壓系統中方向控制回路實現該功能。教師分解工作原理,發布任務三,引導學生分組合作,組內分析運行動作,選擇合適的液壓元件,完善設計方案,用費斯通軟件進行平臺搭建,仿真運行,突破難點,體現做中學學中做的思想。各組學生代表上臺分享成果,歸納總結,希沃系統實時投屏展示運行效果。教師巡回指導,發揮教學機智,作出難點提示,捕捉學生思想火花,最終給予公正、合理的總結與評判。

(5)實踐操作與總結。最后,根據小組設計的程序,學生在液壓實訓臺進行實物搭建和回路調試。觀察記錄回路運行情況。操作過程錄制視頻上傳網絡學習平臺,實現組和組的相互學習,結合技能大賽評分標準,數據統計完成生生互評。歸納操作優劣,課后繼續鞏固。最終讓知識走出課堂,走進實踐。

2.3 課后拓展

課后,要求學生完善OneNote學習筆記,繼續使用費斯通軟件在已搭建好的回路上添加合適元器件,控制活塞桿的快慢速度,將運行情況拍成短視頻發布至平臺討論模塊供交流討論。作業延續和拓展了本次課的訓練內容,鞏固了方向控制回路的知識點,為下次課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讓知識走出課堂,走進實踐。

3 教學亮點

關注行業發展最新動態,選取匹配新實例,剔除傳統液壓課堂的老舊實例,拓展視野;課前雨課堂與課中網絡平臺結合使用,優勢互補,促學促教;費斯通仿真軟件和OneNote學習筆記貫穿課堂始終,答疑解惑,幫助學生不斷探索;希沃傳屏,適時全面展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促進生生交流,評價多元化;通過分組討論、案例分析、仿真練習、實操驗證等方式培養學生基礎技能與核心素養,為學生的職業能力及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4 結束語

液壓與氣動的教學改革應以本校培養目標為出發點,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優化教學內容,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創新設計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活力與效率。本次課的上課模式可以引伸到本課程的其他課題中,進行舉一反三。

參考文獻:

[1]吳嘯天.《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

以溢流閥單級調壓回路教學過程設計為例[J].內燃機與配件,2018(08)

:250-251.

[2]張俊.信息化教學在《工業機器人編程與裝調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1):181+155.

[3]羅黎,申燚,高進可.高校中《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7(08):144+140.

猜你喜歡
設計思路教學改革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基于人本管理的企業薪酬體系設計思路探索
文言文的閱讀教學改革的一點嘗試
面向小學課堂教學的智能闖關游戲設計思路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