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2019-10-21 09:58左仲明余菲菲胡文海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關鍵詞:本科智慧旅游旅游管理

左仲明 余菲菲 胡文海

摘要:隨著“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旅游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育也要順應時代變化,重新定義人才培養目標,嘗試實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定制化,設計靈活開放的課程體系,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開展多樣的校企合作,只有這樣才能為旅游行業培養更多具有一定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智慧旅游;互聯網;旅游管理;本科;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F59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7517(2019)04-0111-02

“智慧旅游”的時代已經到來,旅游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融合產生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所謂“智慧旅游”,是基于泛在網、云計算、移動通信、虛擬現實等技術,實現對旅游資源、旅游者、旅游活動、旅游經營管理等各方面旅游運營信息的有效獲取、智能感知與處理,從而進一步提升旅游業整體科技含量和服務質量的旅游活動[1-2]。我國學者從2011 年前后展開對智慧旅游的研究,研究重點集中于以下方面: 闡釋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如張凌云等人[3]的研究;描述智慧旅游基本建設思路與發展對策,如沈楊等人[4]的研究。然而,目前對基于智慧旅游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學改革研究仍然較少,成果也不多?;谥腔勐糜蔚拇蟊尘?,本文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學改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1 當前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學面臨的挑戰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未來將會需要更多的智慧旅游人才。當前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育已經認識到智慧旅游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智慧旅游背景下,當前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育主要面臨以下挑戰。

(1)人才培養目標需重新制定

姚國章將“智慧旅游”的表現形式確定為“智慧服務”“智慧商務”“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務”四個方面,涵蓋了政、行、企、校等直接和間接參與旅游活動的各主體[5]。越來越多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開始重視“智慧服務”“智慧商務”這兩項內容,比如逐漸開設了旅游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等課程。但是“智慧管理”“智慧政務”這兩項仍然未受到足夠重視。由于技術類、行政管理類人才的培養周期長,所需學習的課程內容與現有的培養體系難以融合,這是無法受到重視的根本原因。另外,很多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培養創新人才的目標仍然停留在起步和摸索的階段。創新型人才的缺少也是智慧旅游發展過程的重大障礙。

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正是培養參與“智慧服務”“智慧商務”“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務”等工作的高質量從業人員的中堅力量,因而必須重新制定旅游人才培養目標,建立正確的人才培養導向。

(2)課程教學仍然不能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互聯網”+的智慧旅游時代,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O2O、O2C的溝通障礙無限趨近于零,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定制成為趨勢。對旅游教育同樣如此,課堂教學也應逐步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由于信息與知識的獲取途徑變得越來越豐富,學生們的知識不再是從零開始由教師進行按部就班地教學,學習興趣與程度也更加因人而異。教師們應改變傳統的單向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理念,否則最終必將會影響教學效果,從而最終影響了人才培養的效果。

(3)課程體系過于保守

當前眾多旅游管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條塊分割嚴重。智慧旅游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所需要的人才須具備多方面的知識。而現在的專業課程體系仍然受傳統體制的制約,學生對專業課程體系以外知識的學習途徑受到限制。當下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過去為旅游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但是隨著智慧旅游時代的到來,已經逐漸不適應當下的人才培養需求。

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仍然過于保守。目前的課程體系基本仍然沿用以往的本科教育理念,秉承大而全的特點,在智慧旅游時代,這些課程體系大多缺少變革或變革程度遠遠不夠。比如,在智慧旅游中應用廣泛的技能,如MoCCA(基于安卓系統的移動云計算編程)課程在網絡上已經能夠完整地學習到,但是目前沒有任何一家高校能夠真正開設。傳統的課程體系如不進行大幅度變革,所培養出的人才必定與當前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

(4)教學手段相對陳舊

智慧旅游時代,各種新技術新方法層出不窮。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手段更加豐富。比如通過網絡(包括無線移動)、個人智能終端設備(手機等)、在線公開課、免費網絡學術資源等。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更加依賴于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當今課堂中,由于條件所限,眾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方法,利用傳統多媒體甚至板書進行教學,缺少與學生間的互動,教學內容和方式的針對性不足,教學內容對所有學生千篇一律,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從而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

另外,高校本科教育仍然受中小學教學思維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之外,課外自主學習沒有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正重視。許多教師已經在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學習,但是大多限于布置簡單作業以及基本的課程調研,沒有要求學生進行更多的信息搜尋和進行更深入全面的思考。智慧旅游時代的大學,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業余時間的學習,將其作為學習知識和獲取信息的基本途徑。在課堂中的教學應該是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討論、案例教學等知識拓展學習。

(5)校企合作形式比較單一

旅游管理本科專業與旅游企業開展合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早就成為旅游教育的常態。但是眾多的校企合作仍然沿用單純的頂崗實習、短期的景區實習、自發的導游實習等形式。校企合作沒能做到更多的資源共享,比如企業的教育培訓資源學生享受到較少,教師也很少能通過掛職提升自身的教學。院校與智慧旅游時代出現的OTA(在線旅行服務商)以及民宿等新型旅游企業開展合作較少,學生掌握最新行業知識和能力的機會不多。

2 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智慧旅游時代,由于各種新技術、新應用的出現,旅游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具有綜合性。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學應進行科學大膽地改革,才能為行業培養合格人才??傮w來說,以下改革策略可供參考。

(1)重新定義培養目標

智慧旅游需求具有多方面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旅游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應重新定義培養目標,將培養“智慧人才”作為專業培養的重要目標(或之一)。傳統的旅游人才主要注重線下人才的培養,不管是服務型還是管理類的人才培養目標均未能把“智慧人才”納入其中。

智慧型人應能掌握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運用,同時具有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更應該具備在智慧旅游時代的創新創業能力。智慧旅游時代的本科教育,應能培養傳統的服務和管理型人才,也能培養適應智慧旅游新需求的智慧型人才。

(2)設計開放無邊界的課程體系

智慧旅游時代的本科專業教育應逐步改變以往的專業界限明顯、條塊分割嚴重的專業劃分現象。旅游是綜合性的行業,智慧旅游更是體現了這一特點。在設計課程體系時,可設計相應的知識和能力模塊供學生選修。這些模塊不同于以往,而是建立在多學科師資、多方位的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如部分學生對手機APP的編程設計有興趣,可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組織計算機科學專業的教師承擔這一部分的教學。如部分學生對職業經理人的管理實踐能力有興趣,則可邀請企業資深經理人作為兼職教師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

總之,智慧旅游教育背景下的課程體系應打破條塊分割和專業界限,根據學生的興趣設計靈活的課程體系,而不是制定好培養方案就在四年內照章教條主義地執行。理想的狀態下,如果每個學生都具有各自的學習興趣和特點,依靠信息時代的溝通工具和教學設備,課程體系體現在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該是不同的。智慧旅游時代要求的人才是具有個性和獨特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傳統教育模式下的“批量生產”出來的千篇一律的人才。

(3)實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定制化

由于智慧旅游時代的到來,各種知識與信息的獲取變得更加容易。比如學生可通過網易公開課的手機APP進行課后的自我學習。僅僅依靠網易公開課APP和一部聯網的手機,學生就可以學習到眾多世界名校名師的課程。通過網絡(包括移動互聯網)學生更容易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教師們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課程教學內容。部分課程可以鼓勵學生主要通過各種方式的課外自學,課堂上以激勵學生思考和討論為主。

信息爆炸時代,學習的方式和途徑越來越豐富。教師們應逐漸改進傳統的教學思維,課程內容的制定應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尤其應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

智慧旅游時代,各種信息化的學習工具層出不窮。新時代的學生依靠網絡以及手機來獲取知識和信息。若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讓學生玩手機已經不可能,反而應該利用包括手機在內的信息化設備來將課堂進行信息化改革才能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利用微信建立的課程內容討論群,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后,可在群內進行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交流。美國頂尖大學在2012年陸續設立的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教師也可以用來作為參考,作為信息化教學的借鑒。再比如網易公開課等信息化工具或資源都可以用來作為信息化課堂的參考。

在信息化時代,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已經成為必然發展趨勢。教師們應順應時代,利用各種信息化工具和資源進行教學的改進,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5)進行形式更豐富的校企合作

傳統的校企合作大多強調學生的業務能力,注重技能甚于綜合素質。比如重視對導游和旅游企業管理人員的培養而進行的傳統景區的考察實習、旅行社實習以及酒店頂崗實習。

智慧旅游時代要求學生具有更廣泛的知識和能力。智慧旅游時代,眾多OTA(在線旅行服務商)涌現。這一新式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組織形式需求具有很高綜合素質的人才。很少院校能夠與之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最前沿的企業管理和最新的行業發展信息。另外,院校也可考慮智慧景區、民宿、徒步旅行等新穎的旅游組織和服務形式,爭取與相關機構建立相應的靈活的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前沿的機會。高校還可與相關企業建立教學培訓的合作關系,相互利用雙方的教育培訓資源,培養更能契合企業需求的應用性人才。

3 結語

智慧旅游時代,旅游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行業的發展變化,旅游企業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來說,首先應轉變教學觀念,根據智慧旅游的新需求重新定義人才培養目標,設計更靈活開放的課程體系。其次,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課程教學,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最后利用形式更靈活豐富的校企合作來提升真正適應行業需求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蔡紅,李云鵬.信息化與網絡化背景下的旅游發展與旅游教育[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176.

[2] 劉軍林,范云峰.智慧旅游的構成、價值與發展趨勢[J].重慶社會科學,2011,(10):121-124.

[3] 張凌云,黎巎,劉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J].旅游學刊,2012,27(5):66-73.

[4] 沈楊,張紅梅,何越.我國智慧旅游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甘肅農業,2013,(3):20-23.

[5] 姚國章.“智慧旅游”的建設框架探析[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14-16.

【通聯編輯:代影】

猜你喜歡
本科智慧旅游旅游管理
大數據時代黔東南州智慧旅游開發研究
淺談表演本科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
論中國畫本科學習
京津冀休閑產業協同發展研究(一)
一種旅游管理教學板的設計
淺議民辦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工作
旅游管理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淺談慕課在高校的發展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調查研究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