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芽禾植活動組織形式和指導策略

2019-10-21 04:50王春花顧薛哲
年輕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種植活動幼兒教學

王春花 顧薛哲

摘要: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提高,幼兒園種植活動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種植的過程是幼兒學習的過程,種植活動也逐漸成為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文章展現了太倉市浮橋鎮幼教中心牌樓幼兒園的種植活動——蒙芽活動的一些組織形式,提供了幾點指導策略,以期對幼兒種植活動研究有所增益。

關鍵詞:蒙芽;種植活動;幼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872(2019)13-00107-02

太倉市浮橋鎮幼教中心牌樓幼兒園充分利用園所資源,開辟了“蒙芽生態園”“蒙芽基地”以及種植園地,同時對幼兒園周邊資源進行梳理,開發建設了一項特色活動一一蒙芽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實踐、探索中親身體驗種植、耕耘、收獲的過程,從而引發幼兒研究、創造,引導幼兒對大自然以及周邊環境的關注及其對美的感受,豐富其生活,培養幼兒的生活能力。經過一年多的研究,牌樓幼兒園初步探索出了蒙芽活動的一些組織形式和指導策略。

1多種形式開展活動,豐富蒙芽活動的組織形式

1.1蒙芽集體教學活動

(1)教師組織幼兒在各種植區域圍繞植物的播種、生長變化、觀察照顧、活動分享等情況開展的集體教學活動,旨在通過集體教學活動有目的地解決種植中的問題,培養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種植知識以及觀察、比較等科學素養,同時,幫助教師梳理蒙芽集體活動的策略。通過實踐,教師們積累了許多研究課例,如探究植物播種的活動;小班“種花生”“播撒青菜”、中班“種大蒜”“一串紅”、大班“移栽向日葵”“水稻拋秧”等。(2)利用種植資源開展其他的集體教學活動,例如,小班教師在采摘蠶豆的過程中整合數學的內容,開展蠶豆點數、按數采摘等活動,既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體現了數學活動的有趣有用,更發揮了種植資源利用的有效性。

1.2蒙茅個別化學習活動

蒙芽個別化學習活動包括在各種植區域開展的種植小實驗、日常觀察照料、種植小游戲等活動。在研究過程中,牌樓幼兒園為幼兒提供了比較豐富的種植實驗,如自然角實驗;根莖的吸水實驗、植物的向光性實驗、不同介質裁培實驗等;又如,在蒙芽分區活動中,幼兒對于油菜花的測量,對于地底下物質的探究等。這些活動,不僅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勞動、實驗,積累了播種、照養的經驗,初步感知了植物的生長變化等,而且促進了不同年齡段幼兒觀察、分享、探究、記錄,發現問題、合作等科學素養的發展。

1.3蒙茅日?;顒?/p>

牌樓幼兒園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種時機,如飯后散步、游戲活動、自由活動等,讓幼兒自由地觀察身邊的植物,如樹木的變化、幼兒園樹的種類、種植園、“蒙芽基地”植物的生長情況、“蒙芽生態園”里動物們的變化、自然角里植物的生長情況等。牌樓幼兒園根據園區樹、花卉以及果實的種類和特點,分別在樹上掛好放有針對不同樹木、花卉的研究的工具,如放大鏡、記錄單、剪刀、收納袋、宜家紙尺等,讓幼兒戶外活動時自由探索。抓住一切有價值的教育契機,引導幼兒關注植物的變化,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探究興趣及能力等。

1.4蒙芽親子活動

牌樓幼兒園利用家長資源開展蒙芽親子活動,在植物播種、照顧、觀察、收獲等不同階段時,邀請家長參與幼兒的活動。例如,開展親子采摘節、親子挖番薯、親子拾稻穗、親子紀念樹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既增進親子感情,又促進幼兒參與種植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科學育兒理念,豐富家長與幼兒進行親子種植探索活動的經驗,提高家長的家教指導能力。此外,牌樓幼兒園還開展了“親子假期志愿者”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熱烈支持與積極參與。在美好的假期時光,與伙伴相約來到“蒙芽基地”“蒙芽生態園”,照顧動植物,并開展了系列活動,如:小兔子的餐點師、羊咩咩你好、收集牽?;ㄗ?、親親狗尾巴草等。

1.5蒙芽園外基地實踐活動

牌樓幼兒園充分挖掘園外資源,利用園所周邊的“現代農業園”、大型種植戶、新農村示范點等園外物質資源、人力資源等優勢,形成體驗基地、采摘基地,開展相關蒙芽活動。春天的時候,牌樓幼兒園會開展遠足活動,帶幼兒到“太倉農業園”去看月季、粉黛亂子草,感受花團錦簇的美;收獲季節,帶幼兒來到農田,漫步田埂,觀察水稻、棉花等農作物,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拾稻穗,感受收獲的幸福;水果成熟的時候,帶幼兒來到草莓園摘草莓、到葡萄大棚采摘葡萄,感受大自然賜予的恩惠;帶幼兒到現代農業園、東林農場參觀游玩,感受動植物的世界、科學技術的神奇。

2多種途徑支持活動,探索蒙芽活動的指導策略

2.1材料投放,暗示支持

在活動中,牌樓幼兒園為幼兒提供不同的探究材料和工具,如各種種植的農具、筆、紙、放大鏡、尺子以及非自然測量的工具等。不同形式的材料,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探索操作技巧,感知積累經驗。例如,在蒙芽分區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的紙、筆,便于幼兒記錄自己的發現,記錄下幼兒在蒙芽基地中發現的草的種類;提供的自然、非自然測量工具可以讓幼兒測量枇杞樹的高度;又如,在自然角的活動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操作需要,劃分了若干區域,同時結合這些區域的操作重點提供了各種材料:在實驗區提供種子發芽的各種材料(水培發芽、土壤發芽);在觀察區提供各種小工具(鏟子、耙子、剪刀、放大鏡等);在記錄區提供記錄本、書寫板、展板等。這些不同區域豐富多樣的材料提供,對吸引幼兒主動操作,積極探究,有著較為顯著的作用。

2.2多方觀察,深入了解

教師在活動中要對幼兒進行觀察,并適時地引導?;顒又?,教師一方面觀察幼兒的行為,并通過解讀幼兒的行為,了解行為背后的原因;另一方面,查看幼兒的種植記錄及游戲故事,從中發現幼兒的問題和需要,并提供有效的后續支持,讓他們在活動中與工具、材料互動,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例如,在晨談活動中,幼兒畫了一幅枯萎的植物的圖畫,教師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問題,并與幼兒開展談話,及時了解幼兒的問題:馬上要放暑假了,沒有人照顧我們剛剛種下的毛豆,毛豆會不會死掉?我們自然角里的植物怎么辦?沒有人澆水會不會干死?假期需要我們來澆水嗎?……通過教師對幼兒作品的解讀以及與幼兒開展的晨談活動,引發了幼兒假期照料蒙芽基地的活動,與幼兒一起生成了系列課程,推動幼兒的深度學習。

2.3任務情境,深化活動

任務情境是指教師在活動中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獲得相應經驗的指導策略。例如,冬季創設為小樹穿衣服的情景,開展為樹木刷白、編制草簾,包裹小樹等活動。還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引發活動線索,使幼兒在問題情境中大膽設想、積極嘗試。如,在大班蒙芽活動“果樹檔案館”中,教師設置了“誰是果樹王”的情境,讓幼兒通過討論用什么材料給果實測量?怎樣測量?如果比我們身高還要高怎么辦……一個情境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引發了他們的熱烈討論。多樣化的工具選擇、現場的測量、測量后的討論,充分培養了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樣化的小組活動呼之欲出。

2.4激疑引疑,推進探究

問題是幼兒探索的動力,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現象等為載體,通過教師的激疑、引疑,促進幼兒的生疑、解疑,以此獲得體驗,生成智慧。在蒙芽活動中,培養幼兒問題意識,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收集資料、探究問題,是一項重要的內容。牌樓幼兒園始終注意從以下幾方面來開展蒙芽活動。(1)讓幼兒在觀察探索中發現問題,如自然角的“種子發芽”小實驗,為什么有的種子發芽了,有的卻沒有?在發現問題的同時,鼓勵幼兒提出問題,并進行觀察、探究,意識到原來種子的選擇也很重要。(2)給幼兒思考的時間。提出問題后,教師給予一定等待的時間,使其有充分的思考和表達的時間和機會,避免“走過場”。(3)要追問幼兒。教師通過引導幼兒交流發現,并追問為什么,適時地給予幼兒指導和提升,使幼兒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2.5互動互學,共同提高

對于幼兒在活動中的一些偶發性問題或行為,教師要給予關注和支持,及時抓住機會,通過相互交流分享來推動幼兒的活動進程。分享交流是幼兒在蒙芽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集體教學還是分區的蒙芽活動中,教師應將個別幼兒有意義的發現轉化為集體關注的問題,將個體的經驗轉化為集體的收獲。例如,在大班蒙芽活動“我給果實量身高”中,幼兒發現,同樣是用泥工板測量的同一棵枇杷樹,天天發現是4塊泥工板多一點的高度,而涵涵卻是6塊泥工板不到一點,于是教師讓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測量過程和方法,發現測量方法的不同會影響測量結果,充分激發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幼兒對蒙芽活動的興趣。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蒙芽活動能夠充分培養幼兒觀察、記錄、發現問題、合作等科學素養,鍛煉其表達溝通能力,種植活動作為幼兒教育課程的一部分必不可少。幼兒教育工作者應不斷探索和完善種植活動的組織形式和內容等,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燕萍.快樂種植 幸福收獲——以種植蘿卜為例試談幼兒園種植活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4):85.

猜你喜歡
種植活動幼兒教學
淺談幼兒園種植活動的意義
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語言能力培養:幼兒種植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風景”
運用多媒體進行幼兒教學
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在種植活動中迸發自主探究的火花
種植活動促進幼兒多元化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
幼兒園種植活動與教育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