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輿論引導互動路徑研究

2019-10-21 17:35李超
年輕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輿論引導黨建工作高校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輿論引導在信息傳播中起到了客觀分析、科學評價、粉碎陰謀、弘揚正義的重要作用。高校學生的黨建工作重點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棟梁,輿論引導能防止別有意圖的信息進入校園產生錯誤引導,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輿論引導互動為提升高校黨建成效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

關鍵詞:高校;黨建工作;輿論引導

中圖分類號:D267.6;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872(2019)13-00179-02

1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黨建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智能設備功能的不斷升級,數字化新媒體(以下簡稱新媒體)的載體、媒介、傳播內容和體量迅猛發展,網絡話語權在輿論引導中的分量也不斷加重。同時,伴隨微博、微信、論壇、短視頻等自媒體的廣泛應用,網絡交流能夠短時、直接、高效地影響到社會輿論導向。高校學生是屬于文化層次較高、接受度較高的一類人群,新媒體在高校的運用十分廣泛,這既是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機遇,也是而對不同信息辨別的一次挑戰。

1.1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新媒體的技術運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并對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作出了的重要論述。高校黨建工作中新媒體技術主要運用于通訊交流和宣傳平臺。首先,新媒體技術對高校黨建工作的工作思路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新媒體在高校黨建工作中起到了引導理念創新的重要作用,這主要體現在黨建工作思路、黨建人才培養方式和新聞輿論工作創新等方面。其次,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豐富了學習渠道和學習資源。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可以實現理論學習資源的網絡化,提供內容拓寬了黨建學習渠道和學習內容。2018年底由中央宣傳部推出的“學習強國”APP就是其中的代表,學習資源從時政新聞到理論解讀再到各類理論公開課應有盡有,還能通過利用培訓者的碎片化時間實現24小時地互動理論學習,成為當前黨建工作的重要媒介。再者,黨建工作形式不斷豐富。隨著新媒體技術在信息溝通和消息傳遞的功能逐步強化,黨建工作信息傳播效率不斷提升。工作交流形式上的豐富,工作成效上也有一定提升,進一步提高了黨建工作的效率。

1.2高校學生的個性化價值取向不斷增多

在新媒體技術的帶動下,高校學生群體而臨的多樣化價值觀的選擇而逐步增多,個性化的價值取向不斷增多,這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風險,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傳播的渠道、形式、內容不斷增多,使得高校教師和學生接觸的信息內容量大,僅憑傳統的教育工作難以對信息內容的來源、真實性、可靠性進行核查,使得黨建工作難度加大;二是隨著網絡信息和網絡評論的作用逐步增強,高校在社會輿論的參與度和互動頻率與日俱增,高校輿論的引導力逐步增強,受到網絡信息和網絡評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三是隨著大數據技術發展,信息更多采用精準傳導的方式,導致部分負而消息源容易通過篩選精準人群,變幻傳播形式,將負面的價值觀、方法論進行隱匿的傳輸。

1.3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弱化

進入智能設備時代以后,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率已接近100%,伴隨著國家通信資費的大幅下降和無線共享網絡的大面積推廣,大量文化信息的涌入間接導致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逐步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目前仍是采用傳統的書本教育為主,缺乏對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教育方式的單一性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吸引力上不如一些新進文化,在課程中難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對高校學生而言,盡快獨立、個性化地發展需求和尚未普遍成熟的閱歷容易導致學生受到網絡中不良信息的誘導,難以接受學校教育,甚至部分人會有反抗情緒。同時,伴隨著高校學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學生對選擇加強學習專業課或盡早進行社會實踐青睞有加,更早的獲得生活能力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2輿論引導在高校黨建工作的積極作用

輿論是公眾關于現實社會以及社會中的各種現象、問題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表現的總和。輿論引導就是圍繞具體的議題,對各方意見進行客觀、公正、正確地評價、探討,最終形成普遍接受的意見,并將其作為共識繼續傳播的過程。而在高校黨建工作當中,輿論引導是重要手段之一。

2.1有益于解決學生內在思想矛盾

黨建工作可以借助輿論引導,依靠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具體事件開展專項集中的教育工作,通過形式多樣的方式對熱點事件進行集中學習、討論,準確掌握學生的興趣方向、情感表達方式和思維模式,較大范圍、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有助于高校輔導員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正確的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提升道德水平,進一步規范學生行為規范,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占據解決思想矛盾的主動權。

2.2有益于拓寬思想建設工作內容

新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技術上的變革,也提高了文化思想交流的速度。輿論引導和高校黨建的融合,使更多的思想、素材匯聚于此,高校學生學習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互動的模式更加豐富、溝通交流的渠道也逐步增多,也為宣傳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提供了新的方式。同時,在輿論互動當中,黨務工作者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況、興趣喜好,更有助于在開展有關工作和活動中時找到合適的題材和方式,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工作成效。

2.3有益于完善黨建工作內容

輿論引導在新媒體時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主動重視輿論的引導工作,加強與高校學生互動頻率,才能高效、及時、準確地掌握輿論風向。主動將輿情互動和黨建工作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輿論互動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逐步完善高校黨建工作制度。

3高校黨建工作與輿論引導互動的路徑思考

3.1建立新媒體平臺,豐富思想建設媒介

高校黨建工作必須重視新媒體平臺的傳播作用,把握和運用好新媒體平臺在思想建設中的地位,通過新媒體平臺建設,組建起一支善于運用新媒體技術的思想教育團隊,打造一批容易被高校學生理解、形式多樣的學習內容和宣傳材料。

3.2強化政治引領功能,正確開展價值引導

利用新媒體技術是黨建工作的技術創新,但只有強化政治引領功能才能準確的輸出價值觀。黨建工作首先要做好政治建設,充分發揮政治引領功能,在高校黨建工作中找到主心骨、動力源。在高校學生中牢固樹立黨的形象,善于運用黨的科學性,通過輿論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3.3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加強黨建工作者能力培養

高校要充分利用輿論引導的機會,加強黨建工作者理論結合實踐的鍛煉機會。通過參與輿論引導,進一步堅定黨建工作者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者的見識、判斷、分析和組織等方面能力,進一步強化黨建工作者的思辨能力。

3.4適應網絡特點提升組織建設藝術能力

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輿論互動中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特點,豐富組織建設方式。在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今天,充分利用輿論互動機遇不斷增加隊伍鍛煉機會,使得高校黨建隊伍在實踐中不斷磨礪,逐步建成一只德才兼備、領導力和應變能力強的黨員隊伍。

3.5建立健全校園新媒體輿情互動機制,營造良好的網絡輿情環境

在高校中組織成立校園新媒體輿情監測組織,建立健全輿情互動機制,及時掌握高校輿情動態,正確引導輿論走向,在第一時間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疏導,有效的避免錯誤、偏頗和別有用心的輿論信息深入高校輿論,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陳力丹,輿論學一輿論導向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項目基金:貴州醫科大學2015年黨建創新研究課題“高校黨建與輿論互動引導研究”(06103010108)

作者簡介:李超,女,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現代化。

猜你喜歡
輿論引導黨建工作高校
網絡語言暴力現象及對策分析
法制節目策劃的再創新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數據、網絡輿論與國家治理
新時期供電企業黨建工作發展策略分析
淺析新形勢下加強高速公路企業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淺論企業文化建設中加強黨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創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