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

2019-10-21 04:20謝文宏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9年39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小學生核心素養

謝文宏

摘 要:學生核心素養是我國教育改革中不容忽視的,最重要的將核心素養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早在2016年發表關于我國學生核心素養研究會時,就將小學教材《品德與生活》更改為《道德與法治》,這次小學教材改名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小部分調整,體現出我國對中小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有多高,隨著新時代不斷發展,對人才需求更是具有全面綜合性,所以我國要緊抓小學的教育水平,發展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實現學生更長遠的發展,提高教師專業教學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生 道德與法治教學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也應當采取更適合學生特征的教育方式,要作出更多創新改革。教師傳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要作出改變,根據小學生發展特點調整出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教師要以小學生為主體,輔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師要以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為教育的核心目標,讓學生順應新時代發展需求,在學習過程中有全面綜合能力的鍛煉,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材改革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改革的教材中,有很多兒童能朗朗上口的兒歌和歌謠,教師要根據教材圍繞核心素養進行教學,教師要遵循小學生好奇的生長發育特點,引導學生自主去探索道德與法治相關的歌謠中的樂趣。[1]

1.道德與法治新教材中,簡化了很多小學生能懂的句子,例如,將新生活,簡化上學啦,教材改革都是順應小學生能懂的語言來編制的,教師更要圍繞小學生來進行教育,小學生現在有很多其他科目要學習,已經有很大的學習壓力,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用小學生聽得懂的童語進行知識簡化,不僅要語言豐富,還要帶有更多非語言的肢體信號,例如作出夸張的動作,會引起小學生的共鳴和歡快的笑聲,從而能拉近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下課或者上課前,可以跟小學生打成一片,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進行游戲互動,提高他們的信任感,他們會因為愛上老師,而愛上該老師的課程。[2]

2.新道德與法治教材,在知識設計上運用了小學生感興趣的繪本形式,將學生喜歡的圖片來敘述道德與法治的知識,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更生動,更喜歡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也打破對其課程枯燥無聊的想法。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學生能聽到、看到,摸到的事物來舉例子,教師始終要保持道德與法治課程給小學生帶來樂趣和想繼續探索的心理,讓學生自主提問,開拓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教師要鼓勵他們養成提問,敢于犯錯的心理,在回答完問題后,教師要真誠的夸獎學生想象力豐富,從小給予小學生幼小心理更多的自信。保護小學生幼小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素養要高。這種繪本式的道德與法治新教材,讓學生暢游在有趣的圖片,豐富故事的海洋,看圖來學習模仿。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要帶有感情地把學生帶入畫面中,讓學生更生動形象的理解知識的含義。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改革

1.打破傳統教學理念,跨學科進行整合教學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新繪本式教材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時,要傳授出學習的方法和學習道德法治精神運用到自身品行中,小學生這個年紀的心智正在發育,一定要利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從小樹立起他們的正確人生價值觀,順應社會對小學生發展的需求,小學生的課堂教學氛圍和方式很重要,課堂氛圍要活躍起來,要以他們能感興趣的圖片或者動畫人物來結合枯燥難理解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進行舉例,讓學生跟知識之間有更多有效的互動,讓學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多趣味學習,提高他們對他人想法的顧及程度。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以后的學習生涯起到主要作用,多讓他們自主學習,發表想法,探索知識海洋,提升學生自我理解的能力,拓寬學生視野和思維。教師可以將道德與法治科目同語文、美術等相結合,讓知識互相聯系緊密,培養小學生綜合方面的素質??梢詫W會舉一反三。在“美麗的校園”這節課做比喻,要打破傳統講解的形式讓學生去想象,帶領學生在校園里參觀來實踐學習,學生能更生動直觀的理解到要教授的知識,更能提高他們探索的心理。還能讓學生對校園有更多不同的發現,在美術課時也可以帶學生實踐中,找尋靈感,更能讓小學生有極大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2.優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深度體驗與探究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優化創新教學方法,站在學生角度思考怎么有趣高效的學習道德與法治更為合適。滿足學生邊學習邊探索加深體驗的深度,培養學生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的文化修養。老師教學要少講解,多帶學生體驗實踐,學生既興奮好奇,又加深了體驗的趣味。讓學生自發來探索研究他們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用他實踐觀察到的事物來舉例說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道德與法治的第一冊教材中,很多知識點設置,教師都可以帶著學生進行實踐,深度的探究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親親熱熱一家人”這節課時,可以學生家長參與其中,做親子互動游戲,既加強了學生和家長的溝通,還讓學生在互動中更快樂的學習。

3.堅持以人為本,最大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現在教育改革,都要圍繞學生來開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教師更多從學生角度出發,用真感情,用心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跟學生要有課堂以外更多的交流互動,成為學習共贏的伙伴,多開展學習小組進行知識探討,在此過程多觀察每個學生的特性,并及時對學習方式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善于發現自身問題,團隊問題,并開展討論去解決問題。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良好競爭,團結共進的能力。增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

結語

教學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生的真實情感,有針對性的作出相應的教學規劃,要順應時代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從小開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能力、正確的價值人生觀,對學生作出全面綜合性能力的鍛煉,適應社會的發展?;诤诵乃仞B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教師,要不斷創新改革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和技能,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打破對其傳統枯燥難學的定義,最終提升學生全面綜合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沈莉伊.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以浙教版《道德與法治》第一冊教材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7(1):18-20.

[2]柴曉芳.德潤心靈,法護成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與實踐[J].名師在線,2018,62(25):67-68.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教學小學生核心素養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
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淺談道德與法治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我是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