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美教育與語文綜合能力培養相結合

2019-10-21 16:45袁興健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關鍵詞:文章思維能力

袁興健

【摘要】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在課堂上,要培養學生具備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即是常說的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如果能與審美教育相結合,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審美教育 語文綜合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4-092-01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想象使文字符號轉化成形象,形成意境,就能產生強烈的美感。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過描寫春回大地,萬物勃發的動人景象,贊美春的活力,贊美春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講析五幅春之圖,并以此說明作者觀察如何細致,然后背誦課文,學生就根本感受不到文章的美,當然就談不上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在講析這篇美文時,我設計了一幅“孔雀開屏”的結構圖。將每一段的內容概括成一兩個字寫在一張張小卡片上,并依課文內容在卡片上配上五彩插圖。在上課時,請幾位同學根據卡片的內容把它貼在孔雀尾上相應的段數上。這樣,當學生把圖片貼滿后,文章結構的三部分:盼春、繪春、贊春,清晰地呈現了出來。一只美麗的開屏的孔雀展現在學生面前。接著,在短笛輕音樂朗讀的烘托下,同學們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海洋里,到處是色彩明麗,春意盎然。最后再啟發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美、再現美。這樣,課文的結構美、語言美、意境美讓學生始終處在一種愉悅中。在情與景、意與境的統一中,學生感受到生動的形象,體驗到作者飽含的情感,領會到作者精湛的藝術技巧,更是從這里引發聯想、想象,從而引起強烈的美感。

在閱讀教學中還要注意與“寫”的聯系,“讀”要能指導“寫”。每一篇課文,除了讓學生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受到情感的熏陶外,還應指導學生對文章的主旨、材料、結構安排、語言表達等寫作上的特點有一個條理清楚,線索分明的理解。讓學生在不同文章寫作特色的比較中有所頓悟,即有一種理性的認識。在執教《芙蕖》一文時,作者在寫芙蕖可人的幾個方面(可目、可鼻、可用)時只重點寫了“可目”,其他的都一筆帶過。這里包含了作者精巧的藝術構思,應啟發學生去理解??上葟穆詫懖糠挚杀牵ㄏ阄叮?、可口(蓮之食味)、可用(荷葉)入手,指出這些特點一般不會因地域及人物對象的不同而不同。但“可目”則不然。首先“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觀察點不同,所觀察到同一事物的特征會有所不同。其次,同一觀察點,不同的人會因思想、學識、經歷、情感的不同,對所觀察的對象感受也會不同。作者側重寫“可目”,便能突出作者自己眼中的蓮,從而獨辟蹊徑,別具一格。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寫作當中恰當剪裁,寫出新意。如此,老師從學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常識到對“可目”的形象分析,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從生活內容中通過思維活動,有了理性認識,獲得領悟,從而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

寫作能力的培養時如何引導學生自己創造美。首先要體現出審美創造的特征,如想象性和聯想性,獨特性和新穎性等。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人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從感知表象開始的,而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引導學生克服思維慣性,將日常態度轉變為審美態度,將科學的分類標準轉變為審美的分類標準。按這種審美標準,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陽和雨露相互作用的產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橋梁。白楊樹倔強的挺立,儼然北方農民的化身。樹葉可以在“傾訴”、海洋是在“呼吸”、小鳥是在“歡鬧”、而老牛是在“嘆息”。學生有了這樣的審美感受力,使萬物披上美的光輝,無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

另外,要培養學生的獨創能力。創造的基礎是獨特的個性,但僅僅具有個性還不能說就有創造性,只有在此基礎上通過新穎的形式表達出來,創造才能成為現實。黑格爾說:“要表現出真正的獨創性,它就得顯現為整一的心靈所創造的整一的親切的作品?!边@就要高度重視對學生個性的尊重,激發學生自由的審美聯想。讓學生在創造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輕松而游戲的態度。比如設置漫畫讓學生觀看,采取各種形式創設情境(在黑板上畫畫,在講桌上擺花等);或借助新奇的提問等等,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獨創,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從而進行更高意義上的審美創造。

“聽”、“說”是接受思想表達思想的重要手段。如何通過審美教育,使學生掌握聽、說的技能技巧,使學生不僅僅是一個肚里有貨的人,而且是一個倒得出貨的人,這無疑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一些與交際、口才有關的課文教學中,我們可先析里入微,讓學生對人物高超的口才“悅耳悅目”。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璧有瑕,請指示王……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在強秦面前,相如不為威勢所懾,先設計取回和氏璧,再通過發之以虎威——怒發沖冠,再做人璧俱毀狀。在視死如歸,大義凜然中,言語卻不是把自己推向死亡。這正是他洞悉了秦王心理的結果?!叭髓稻銡А?,強秦將一無所獲,還要得罪趙國。權衡利弊,當然就不會強行奪璧。在這場斗智斗勇中,相如的機智勇敢是顯而易見的,但他在運用語言的技能技巧上也是他取勝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生在這里了解了交談的技巧,洞察對方的心理,在不同的場合采用不同的語言。另外,通過口語訓練,組織討論會、辯論會,讓學生自己說,自己創造,使學生“悅志悅神”。在開展“中學生能不能談戀愛”的辯論會中,學生思維敏捷,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不斷有許多獨到的見解、精彩的語言出現。比如,反方說,中學生談戀愛容易失戀,因而會影響學習。正方馬上反駁說:“難道因為婚姻中存在離婚,我們就永遠不要結婚嗎?”在辯論中,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思維也得到了啟迪,開發了學生的智能,更是培養了聽、說的能力,學生的審美能力也不斷向縱深發展。

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是時代的要求,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審美教育,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猜你喜歡
文章思維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小排經“點化”大文章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7期)2008-12-19
腹中兩次取出金屬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