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分析

2019-10-21 02:01陳洪強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陳洪強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各項新型教學技術逐漸應用于數學教學當中,信息技術作為新型教學手段為我國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學生年齡較小思維發展尚未完善,就更加需要教師的正確的引導。因此教師要更加注重小學數學教育展開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不斷優化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真正發揮出信息技術設備的輔助教學價值。本篇文章基于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學 信息技術 整合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4-183-01

引言

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整合到一起,借助信息技術自身的獨特優勢,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不斷豐富小學數學課堂,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清晰化的展現出來,拓展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活動,優化數學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數學探究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積極意義

現代化信息技術能夠將數學文字知識概念轉化為生動的影像信息,不斷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課件投放至大屏幕上,教師提前將教學內容放置到多媒體課件當中,能夠留給學生更多數學實踐的機會?;ヂ摼W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利用其資源的豐富和共享特點,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加強參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有效措施

(一)靈活化的展現數學知識點

數學知識不是教師直接灌輸于學生大腦當中,學生就能深刻的理解掌握知識的,而是要通過教師的演示講解學生的觀察的形式講授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靈活的展現數學知識點,將抽象的數學概念清晰化、直觀化的展現到學生眼前。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相關知識時,學生們都知道長方形是有邊和角構成的,但是長方形體是一個立體圖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掌握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此時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的特點,幫助學生更加清晰更加全面的認識長方體的相關知識,課堂初始階段教師可以利用電腦為學生構建一個立體的長方形,為學生講解棱、頂點和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講解到哪一部分電腦上的長方體就會隨之閃動,讓時刻了解教師具體在講授那一部分內容。當學生初步了解掌握的長方體的基本知識,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長方體的相關知識,如一個長方體有多少個棱、多少個頂點以及多少個面。學生探索完成后教師運用多媒體驗證學生的探究結果,在多媒體當中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顏色表現不同的知識點,如此一來學生再也不會因為教師講解不清楚混淆知識點。

(二)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現解題過程,攻克重難點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攻克重難點問題,是每一位教師長期探索的內容之一,數學教師力求找到更為高效、清晰的方式幫助學生攻克重難點問題。信息技術手段能夠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清晰化的展現出來,借助動畫、動態圖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解題過程,讓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數學知識內容,學生理解了知識的內在聯系也就真正攻克了重難點問題。

例如,在小學數學中為了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們經常會碰到類似問題:通過觀察按照一定規律擺放的正方體或者是其他圖形,計算出來總共有多少個正方體或者其他圖形。由低年級的小學生思考問題水平有限,學生們看待問題只能看到問題的表面,學生基本上認識不到底層那些看不到的正方體的存在,教師僅僅采用語言講解的方式,學生不能認識到問題的根本所在。對此教師就可以將信息技術與實際數學問題結合到一起,將問題中的示意圖用多媒體投放出來,在運用相關計算機藝術將正方體一個一個挪開,擺放在下面的正方體就會一一呈現在學生眼前,此時教師在為講解底層正方體的作用。隨后教師在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幾道類似的題目,讓學生做好鞏固練習,學生就會徹底明白此類數學題目的解法。

(三)運用信息技術展現知識的內在聯系

在教學面積計算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清晰的了解到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只有學生真正了解的知識的來龍去脈,才能更加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若不然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背過了計算公式,經過一段時間過后學生十分容易忘記。

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為牢固的掌握圓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與計算方法,更好的理解曲線是如何轉化為線段,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在多媒體課件當中教師可以將一個圓分成評論的兩等份,再分錯的將兩個半圓進行拼接,就可以得到一個接近于平行四邊形的圖形。緊接著教師在五個一樣大小的圓形分割成四份、八份、16份、32份、六十四份,教師問一問學生還可以繼續往下分嘛,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學生能夠發現其中規律,分割的數量越多上下兩邊就會越接近于直線,形成的圖形也就會越接近于一個長方形。此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將正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聯系到一起,學生合作探究交流過程就能很輕松的推導出來圓的面積公式。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結合到一起,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通過對整合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并采取相應的解決策略,從而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8):115-119.

[2]張盈盈,姚兵.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08):240-241.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浙江天正思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美術理解與表現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