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患者管理中慢病管理模式的作用與價值

2019-10-21 17:13陳硯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7期
關鍵詞: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

陳硯

【摘 要】目的:分析高血壓患者管理中慢性病管理模式的作用與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高血壓患者,對其實施慢性病管理。結果:患者的高血壓認知水平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習慣明顯改善,血壓控制的比例也有所提高。結論:慢性病管理方式對高血壓患者管理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高血壓患者;慢性病管理模式;血壓控制

【中圖分類號】R59.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2

高血壓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F如今,人們的生活負擔越來越重,高血壓發病率顯著提高,同時患者呈年輕化。本文對高血壓患者管理中慢性病管理模式的作用進行了簡要分析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壓患者,開展慢性病管理,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患者年齡40-82歲,平均年齡63歲。

1.2 診斷標準 以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要求完成高血壓的診斷工作,在未服降壓藥的狀態下,測定患者血壓,測量次數為3次,若患者的收縮壓在140mmHg以上或舒張壓在90mmHg以上的患者確診為高血壓患者。如患者有高血壓病史或服用了降血壓藥物,但其血壓不足140/90mmHg,也可確診為高血壓。

1.3 方法

1.3.1 建立患者檔案 負責醫生為患者創建隨訪卡,并進入患者家中,為患者建立家庭檔案。結合多項公共衛生指標,在隨訪的過程中將患者的多項指標記錄在隨訪卡當中,對患者開展動態管理。在門診診療時,要先測量年齡大于35歲患者的血壓,確定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壓風險,高血壓患者確診后,醫生再為其創建檔案卡,利用健康檢查及時發現高血壓患者,此外,還應在例行體檢中為確診高血壓的患者建立醫療檔案。

1.3.2 加強患者管理 醫生需對已經建立檔案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定期隨訪,檢查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同時為患者提供完善的用藥指導,定期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講座前一周及時通知患者,講座的過程中可為患者發放部分禮品,從而讓患者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講座當中,在講座中充分了解高血壓疾病的知識和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再者,充分利用三級管理模式保證高血壓患者的隨訪質量,且定期舉辦社區責任醫生座談會,分析高血壓患者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理。

2 結果

2.1 患者高血壓認知水平明顯提高

在慢性病管理后,200例患者的高血壓疾病認知水平顯著提高,認知率由45.82%,上升至71.5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上可以看出,慢病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讓其掌握更多有關高血壓疾病的知識。

2.2 患者生活方式改善 慢病管理后,患者認識到了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重要性,自我意識明顯增強,患者高鹽和高脂肪食物攝入量明顯減少。同時,高血壓患者的運動和藥物依從性較以往也有了較為顯著的提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高血壓控制率有所提高

慢病管理后,患者的血壓空置率明顯提高,由以往的48.25%升高至75.36%,血壓控制效果較好,且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較以往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發病率較高,且容易致殘,是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關鍵要素。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高血壓十分關鍵。高血壓慢病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對其采取有效的臨床治療措施,另一方面也應對患者實施全面的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管理。若患者經診斷后確診為高血壓,在日后的康復中需要持續較長的時間。且社會發展中,老齡化趨勢尤為明顯,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再加上高血壓病癥的發病率也逐年走高,這也成為了醫護人員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慢病管理通常是指慢病專業的管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全面且連續的管理,這不僅緩解了患者的病情,控制了患者的并發癥,同時還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發病幾率及致殘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這種管理模式十分科學,治療慢性病時,利用這種方式能夠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更為全面和科學的管理服務,更加科學有效的傳播與高血壓疾病相關的知識,而且患者也能夠更為全面的認識到高血壓疾病的有關內容,在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的同時,也可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和問候。

另外,在治療高血壓時,應用慢病管理模式可深化患者的健康意識,使其更加積極和主動地參與到健康管理中,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在生活中有效規避不健康行為,進而為自我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降低高血壓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在慢病管理中,醫護人員應積極組織患者參加健康教育,為患者普及高血壓發生機制。高血壓與患者的生活模式尤其是飲食習慣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吸煙、飲酒、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引發肥胖癥,這同時也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研究指出,若要避免和控制高血壓,就要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適量的運動,戒煙戒酒,降低鹽類的攝入量,并以此減少鈉的攝入。當前,部分人的生活飲食處于高鹽狀態,食物中的鈉含量較高。對此,需積極開展健康教育,為患者普及降低鈉攝入量的主要方法,進而養成低鈉的飲食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效控制高血壓。

此外,醫護人員需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結合患者的經濟條件、文化水平和身體條件,對患者實施個性化管理。若患者的經濟條件較差,則應為患者使用低價藥物,從而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又因為患者的文化水平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導致不同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認知存在著不同,這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與農村相比,城鎮居民的文化水平比較高,所以,患者治療依從性較農村居民也更高。

4 結語

綜上,針對身體素質差且長期居住在山區的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醫護人員應為其提供上門服務,以此增強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同時在管理的過程中還需為患者建立檔案,監督指導患者的治療進程,讓患者的血壓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以此促進我國醫療健康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萬仁強.慢性病管理模式對高血壓并發癥的預防價值分析[J].慢性病學雜志,2017.

猜你喜歡
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
社區高血壓患者控鹽限油健康教育效果與評價
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壓及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
社區規范化管理對高血壓的血壓控制的效果評價
家庭醫生責任制對社區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