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后合并超急性期下肢靜脈血栓的個案護理

2019-11-04 19:33孫黎翟德弟徐連興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垂體瘤下肢靜脈血栓

孫黎 翟德弟 徐連興

【摘 要】:回顧我科的一例垂體瘤術后合并超急性期下肢靜脈血栓的治療、護理過程,以利于今后遇到相類似的患者臨床護理人員能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從而制定科學、合理、個性化的護理措施, 提升護理質量。

【關鍵詞】:垂體瘤;下肢靜脈血栓;個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1-03--02

下肢靜脈血栓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下肢靜脈血流速度變緩, 血液處于高凝狀態, 進而血液在靜脈中不正常的凝聚導致堵塞, 從而導致靜脈回流障礙;下肢靜脈血栓好發于小腿肌肉靜脈叢中,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下肢腫脹、疼痛、淺靜脈曲張等,輕者可導致下肢血栓形成后遺癥,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 (LEDVT) 是神經外科患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 其發生率為19%~50%[1]。

1 病例介紹

患者,女,53歲,2019年2月20日因“左眼視力模糊1月余”步行入院,入院診斷“鞍區占位:垂體瘤”,入院查查D-二聚體(Ⅱ)0.68mg、纖維蛋白降解產物3.2ng/mL。于2月25日14:47送手術室行經鼻蝶開顱鞍區占位切除術,手術時間約1小時23分鐘,留置中心靜脈導管及右側足背動脈管持續監測動脈壓,予甘露醇脫水降顱壓、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等藥物治療。于2月26日8:00患者訴右小腿疼痛,查右下肢無明顯腫脹,小腿皮色可見少許網狀斑,足背動脈搏動好,肢端皮溫溫暖,09:00行下肢血管彩超檢查提示未見血栓,查D-二聚體(Ⅱ)4.15mg、纖維蛋白降解產物13.9ng/mL予拔除足背動脈管;18:00患者訴疼痛,右下肢小腿腫脹,大腿未見腫脹,小腿皮色網狀斑,右脛后動脈可及搏動,皮溫溫暖,復查右下肢血管彩超檢查提示雙側股總、股淺、腘、脛前、脛后、腓靜脈未見血栓征象,雙側股總、股淺、腘、脛前、脛后、腓動脈未見明顯異常,查D-二聚體(Ⅱ)2.27mg、纖維蛋白降解產物11.2ng/mL,請血管外科、四肢創傷外科會診,予抬高患肢、消腫、止痛對癥處理,嚴密觀察。2月27日09:00右下肢腫脹較前進展,張力高,局部有張力性水泡,皮溫稍低,再次復查右下肢血管彩超檢查提示腘靜脈血栓,予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抗凝治療,臥床休息,患肢抬高、禁擠壓、按摩下肢,查肺部CTPA未見異常。3月10日患者右下肢腫脹完全消退,皮膚顏色溫度正常,復查下肢血管彩超檢查提示未見血栓,予下床活動,3月11日出院。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

(1)絕對臥床休息10-14d,患肢抬高20-30cm,促進靜脈回流,床頭抬高15-30°;(2)患肢禁止擠壓、按摩、熱敷,床上活動避免動作過大,避免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3)嚴禁在患肢靜脈穿刺、采血;(4)進食低脂、高纖維素、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勿用力咳嗽、打噴嚏,避免用力引起腦脊液鼻漏及血栓脫落;(5)健側下肢行氣壓治療并指導患者床上活動,預防血栓;(6)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疾病知識宣教,以緩解其恐懼、焦慮的心理,積極配合治療、護理。

2.2 病情觀察

(1)密切觀察肢體皮溫、色澤、腫脹及肢端動脈搏動情況;(2)每班測量并記錄雙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徑并與之前測量結果對比,判斷療效;(3)密切觀察神志、瞳孔、生命體征等病情變化,如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咳嗽、口唇紫紺、血壓下降等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生,予高濃度吸氧等對癥處理。(4)記錄出入量,特別是尿量,垂體瘤術后患者容易出現尿崩癥、水電解質紊亂,根據出量情況合理的飲水,避免脫水后血液粘稠度增加,引起血栓形成。

2.3 用藥護理

遵醫囑使用低分子肝素鈉抗凝治療,嚴密觀察藥物不良反應。護士對患者及家屬做好抗凝藥物的健康宣教, 使其學會辨識出血并發癥。用藥期間應指導患者觀察有無皮膚瘀斑、牙齦出血、口腔及鼻腔出血、月經量過多、黑便等癥狀及體征,;因患者術后口服左甲狀腺素片,需定期行大便潛血檢查, 及時發現消化道出血,定期檢測凝血指標[2]。

3 討論

由于神經外科患者手術時間長、術后臥床時間長、肢體活動障礙、應用甘露醇脫水及合并多系統疾病[3], 因此術后患者DVT發生風險極高,但50%-60%下肢靜脈血栓病人發病時并沒有相應的肢體腫脹、發熱臨床癥狀及Homans征存在,而血栓已經形成[4];神經外科患者下肢 DVT多見于術后急性期(4~7d),較少見于超急性期(≤3d)[5],該患者在術后48小時內即出現下肢靜脈血栓,通過對該個案總結,我們在圍手術期管理中應關注上述危險因素及血栓的易發生時間,提高防范意識,積極采取措施預防下肢 DVT 的發生,嚴密觀察下肢靜脈回流情況,早期進行下肢運動功能訓練及間歇氣壓泵治療等物理預防措施,酌情減少臥床時間,早期下床活動;對于應用脫水劑或垂體瘤術后出現尿崩癥的患者,應使其保持出入水量和血液循環的平衡,及時調整劑量,避免過度脫水;加強對患者的評估和健康宣教,嚴密觀察下肢情況,在發生DVT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張培花, 范金環, 陳曦, 等. 神經外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分析.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8,30(12):73-75.

王秀珍. 神經外科深靜脈血栓的護理.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1(14):2608+2610.

王芳, 胥婷. 神經外科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觀察與護理.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3(40):97-98.

Reitsma PH, Versteeg HH, Middeldorp S.Mechanistic View of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2, 32 (3) :563-568.

張向華, 劉藏, 石祥恩, 等. 神經外科病人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危險因素分析.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7,16(22):2252-2255.

猜你喜歡
垂體瘤下肢靜脈血栓
看似“中年發?!?,竟與垂體瘤有關
垂體瘤術后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其應對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響
月經紊亂、視力下降, “元兇”竟然藏在腦子里
容易被誤診的垂體瘤
性功能障礙可能是長了腦瘤
猛長個兒,是發育還是疾???
血管超聲檢查對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診斷分析
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60例臨床分析
下肢靜脈血栓診斷中D—二聚體定量檢測的應用價值評析
比較惡性腫瘤與非惡性腫瘤靜脈血栓患者肺栓塞發生率的差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