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體瘤

  • 垂體瘤患者血清E、NE、R、ATⅡ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
    200123)垂體瘤是臨床上一種極為多見的腦部腫瘤疾病,約占據顱內腫瘤的15%,臨床表現為生長激素、催乳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促甲狀腺激素的過度分泌[1]。大部分垂體瘤是良性腫瘤,但其具體機制尚不明確[2]。正常垂體細胞受多種生長因子的分泌調控,且這些生長因子的表達水平或功能變化有利于促進垂體瘤的發展[3]。研究[4]指出,神經內鏡輔助治療垂體瘤可抑制應激反應指標腎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3年10期2023-10-30

  • 垂體瘤手術后并發尿崩癥的護理進展
    劉云玲摘要:垂體瘤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多見于成年人群,主要發病位置為垂體前葉。該病的主要臨床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藥物保守治療,如病癥較為嚴重,則多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過程中需要解剖病發位置,通常采用經鼻蝶入路手術,但術后經常出現尿崩癥,如頻繁排尿、脈壓降低、心悸等,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術后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康復,縮短病程,改善患者預后。主要綜述垂體瘤術后并發尿崩癥的護理進展,為臨床相關護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關鍵詞:垂體瘤;術

    健康之家 2023年11期2023-08-04

  • DCE-MRI檢查在垂體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454171)垂體瘤是臨床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發病人群以中老年為主,根據病灶直徑可分為大腺瘤與微腺瘤,發病率約占全部顱內腫瘤10%。垂體瘤多發生于鞍區,可壓迫視交叉等周圍結構影響視力、引起復視等,嚴重時可致失明,且可引起機體激素分泌失調產生相應內分泌紊亂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1]。垂體瘤病變大小、發生部位為是否引起垂體瘤占位效應的關鍵性因素。因此,早期定性診斷/明確垂體瘤形態大小等信息,對于臨床制定治療方案、選擇后期藥物至關重要。影像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 2023年7期2023-07-27

  • CATA結合蛋白-6、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基因在垂體瘤組織中的表達及與臨床病理特征關系
    712000)垂體瘤為顱內常見良性腫瘤,其發生率約占全部顱內腫瘤的10.00%。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病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認為它的發生可能與激素分泌失常、腫瘤相關基因表達變化等因素有關[1]。針對垂體瘤分析,發現隨瘤體組織的增大,極易引起局部壓迫和激素分泌異常,并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減退等一系列臨床表現[2]。因此盡早診治顯得十分重要。近年來,隨著臨床對垂體瘤發生機制的研究,發現CATA結合蛋白-6(GATA-binding protein-6,GAT

    陜西醫學雜志 2023年2期2023-02-17

  • 走近垂休瘤
    腫瘤醫院什么是垂體瘤垂體是大腦里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位于顱底部中心位置,其大小為0.8~1.2 厘米,相當于一顆花生米。別看小小的垂體,它卻有大大的能量。它是人體“神經內分泌調控的司令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垂體分泌的多種激素參與我們人體的生長、發育及生命活動。在垂體上長了腫瘤,我們稱為垂體瘤。發病人數占顱內腫瘤的10%~15%,居顱內腫瘤的第三位。垂體瘤往往會引起激素紊亂,同時隨著腫瘤體積增大壓迫神經結構,會導致人體出現多種表現迥異的臨床癥狀。垂體瘤

    健康博覽 2022年12期2022-12-29

  • MRI彌散加權成像對垂體瘤梗塞性卒中的診斷價值
    學檢查的普及,垂體瘤檢出率越來越高。腫瘤出血、梗塞和感染等是垂體瘤常見的繼發性病理改變,其中垂體瘤卒中最常見,其發生率約為4%~20%[1],可分為出血性卒中和梗塞性卒中兩種基本類型。出血性卒中CT平掃病灶呈明顯的高密度影,臨床上不容易誤診和漏診;而垂體瘤梗塞性卒中較出血性卒中發病率明顯降低,且缺乏特異性的影像學表現,所以其診斷在臨床上一直是個難題。目前研究認為,MRI的彌散加權成像(DWI)對急性期和亞急性期腦梗塞性卒中診斷較為敏感,腦梗塞區可表現為特異

    精準醫學雜志 2022年6期2022-12-10

  • 出現這些信號或是腦垂體在“發脾氣”
    見的垂體疾病是垂體瘤以及垂體功能減退。垂體瘤通常位于顱腦深部及內分泌中樞,可對周圍產生壓迫,影響內分泌,損害患者的生長、發育、生育功能及生活勞動能力。垂體瘤是一種常見的腦腫瘤,占所有腦腫瘤的15%,人口發病率達到8.2%~14.7%。三分之一的垂體瘤沒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三分之二的垂體瘤有異常分泌激素功能并導致各種內分泌紊亂。如果身體出現以下癥狀,別大意,有可能是垂體瘤。信號1:性功能障礙,月經紊亂泌乳素腺瘤是常見垂體瘤之一,對男性的性功能有著很大的影響,造

    人人健康 2022年11期2022-07-07

  • 垂體瘤患者血清AGR2水平表達及其臨床意義分析
    00)0 引言垂體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之一,患病率約為17%[1]。大約一半的垂體瘤分泌不同的垂體激素,最常見的是泌乳素(PRL)、生長激素(GH)或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按其分泌激素不同分成不同的類型[2],臨床表現各異,多數生長緩慢,但仍有少數表現為侵襲性生物學行為[3]。垂體瘤在組織學上雖然是良性的,但它們具有強大的內分泌作用;同時部分垂體瘤侵襲性生長速度快,對常規手術及放射、藥物治療等無反應,這些導致垂體瘤患者生存時間的縮短和

    江蘇科技信息 2022年6期2022-04-22

  • 看似“中年發?!?,竟與垂體瘤有關
    婁四龍垂體瘤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一種常見的腫瘤,45歲的譚先生就碰到了這一問題。據他回憶,大約七八年前開始,自己的手腳慢慢地變大,體重也逐年增加,本以為是“中年發?!?,結果此前因視力下降就診時才發現原來是垂體瘤在作祟。垂體瘤絕大多數為良性垂體是位于顱骨深處,即丘腦部位的一個卵圓形小體。成人垂體大約重0.5~0.6克,大小約為1cm×1.5cm×0.5cm,婦女妊娠期可稍增大。不要小看這么一個微不足道的東西,它可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組織結構——人體內最重要、最

    家庭醫藥 2022年4期2022-04-18

  • 心理干預在垂體瘤護理中的應用
    詞:心理干預;垂體瘤;心理狀態評分;護理滿意度【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2--01垂體瘤的病位在上皮組織細胞和垂體前后葉,屬于神經內分泌系統頻發性良性腫瘤,主要發病人群為中年人[1]。垂體瘤會影響患者的基本生活,降低其生育功能。手術可以清除垂體瘤病灶,復發率低,但需要結合護理服務,防止患者出現負面情緒?,F階段多為垂體瘤患者實行心理干預,避免其出現心理問題。為此,研究選入83例垂體瘤患者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2期2022-03-23

  • 看似“中年發?!本古c垂體瘤有關
    鄒艷華垂體瘤屬于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十分常見的腫瘤,在患病早期,會出現手腳逐漸變大、體重慢慢增加的情況。這時,很多中年患者誤認為自己因年齡而出現“發?!?,以至于耽誤治療。本文主要針對垂體瘤展開以下相應闡述。垂體瘤一般為良性垂體瘤位于人體的顱骨深處,也就是丘腦位置,是一個卵圓形的小體。成年人垂體的重量大概在0.5~0.6 g,體積約為0.75 cm3,女性在妊娠期間會稍微增大一些。垂體是人體十分重要的組織結構,屬于最為關鍵和復雜的內分泌腺,承擔著身體多種激

    健康之家 2022年20期2022-02-07

  • 視力減退、視野缺損 當心垂體瘤
    的顱內腫瘤——垂體瘤在作祟。垂體位于丘腦下部的腹側,為一卵圓形小體,其所產生的激素不但與身體骨骼和軟組織的生長有關,而且可影響內分泌腺的活動,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調控中樞。垂體瘤是一組起源于腺垂體的腫瘤,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常見腫瘤之一,多為良性。正常情況下,垂體與視神經交叉沒有接觸,但是一旦垂體發生腫瘤病變,緩慢變大的腫瘤就可能壓迫、損傷視神經,導致視神經傳遞信息受到干擾,最終表現為對視覺功能的影響。垂體瘤向上方生長壓迫影響視神經和視交叉結構后,患者可

    保健與生活 2021年21期2021-11-11

  • 早期護理干預對預防垂體瘤患者術后高熱的影響
    早期護理干預對垂體瘤患者術后高熱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外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經鼻蝶內鏡下垂體瘤切除術治療的垂體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住院后給予對照組患者基本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早期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住院天數、術后最高體溫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在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住院天數(7.23±1.50)d明顯短于對照組(8

    中華養生保健 2021年11期2021-09-15

  • 神經內鏡下與顯微鏡下經鼻蝶竇入路手術對垂體瘤患者嗅覺、視覺功能和激素水平的影響
    竇入路手術治療垂體瘤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接診的84例垂體瘤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2例。兩組均行經鼻蝶竇入路手術治療,干預組手術在神經內鏡下操作,對照組在顯微鏡下操作。比較兩組圍術期指標、嗅覺、視覺功能和激素水平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干預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周,干預組VFI水平高于對照組,嗅覺功能評分、PSD及MD

    中國醫學創新 2021年27期2021-03-24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9、基質金屬蛋白酶2與垂體瘤卒中及垂體瘤頭痛的關系研究
    愛,陳鶴鳴近年垂體瘤發病率逐漸升高,其可引發頭痛、內分泌失調等癥狀;垂體瘤卒中是垂體瘤梗死或出血所導致的一組綜合征,具有發病急、癥狀嚴重、病情進展快的特點[1]。目前,垂體瘤卒中的發生發展機制仍未完全明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VEGF)不僅可介導血管新生,還可促進內皮細胞遷移、增加血管通透性并參與腫瘤細胞的侵襲及遷移[2]; 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MMP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21年3期2021-03-19

  • MAPK/ERK通過誘導纖維蛋白A磷酸化抑制垂體瘤細胞增殖、凋亡、遷移及相關信號轉導
    李 健0 引言垂體瘤是存在于腦垂體中的一種腫瘤,大多數是良性腫瘤,部分會發展成惡性腫瘤[1]。目前,對于垂體瘤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手術治療會引起一系列的后遺癥和并發癥,藥物治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放射治療對垂體的功能有很大的損傷性[2]。MAPK/ERK通路是多種信號通路的核心,此通路在細胞增殖、細胞凋亡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經被作為抗炎、抗癌藥物的靶點[3-6]。目前,MAPK/E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21年1期2021-03-01

  • 垂體瘤術前臨床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一致性分析
    :目的:通過對垂體瘤進行術前臨床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的一致性分析,對術前臨床診斷進行評估。方法:通過分析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影像特征及血清激素水平進行術前診斷,術后免疫組化結果作為病理診斷。運用SPSS21.0統計軟件協助完成統計分析,對診斷的一致性采用Kappa值進行統計分析(0.7560pg/ml)與術后病理診斷有較好相關性(P<0.05)。結論:PRL瘤、GH瘤術前臨床診斷與術后病理免疫組化染色診斷一致性好,血清PRL、GH、ACTH 水平升高對臨床診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8期2020-11-16

  • 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患者術后的ICU護理方法研究
    實施于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患者的效果。方法:分析對象選擇于2019.3~2020.3期間在我院就診的88例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患者,以護理方法不同為依據實施分組,44例實施術后ICU優質護理的患者納入實驗組,44例實施術后ICU傳統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對2種護理方法的開展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相對比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睡眠質量各項評分均降低明顯,對比差異性明顯(P【關鍵詞】垂體瘤;鼻翼入路;術后ICU優質護理;睡眠質量;效果【中圖分類號】R473.73【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0期2020-10-28

  • 循證護理在提高垂體瘤患者尿量記錄完整性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循證護理在提高垂體瘤患者尿量記錄完整性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河南省腫瘤醫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90例垂體瘤患者,隨機數表法分兩組(每組樣本容量45例),參照組采納傳統護理,實驗組采納循證護理,對比兩組SAS評分、SDS評分、每小時記錄尿量用時、24h尿量記錄誤差、24h尿量記錄完整率、排尿功能復常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護理后SAS和SDS評分、每小時記錄尿量用時、排尿功能復常時間、24h尿量記錄誤差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

    中華養生保健 2020年11期2020-08-16

  • 垂體瘤患者術前中樞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患病率差異分析及護理措施
    100093)垂體瘤是顱內常見腫瘤之一,占顱腦腫瘤的10%~25%。垂體瘤因病理類型、生長方式等差異,產生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腫瘤對周圍重要結構的壓迫,可產生頭痛、視力減退等癥狀。腫瘤引起的各種激素紊亂可影響患者生理功能,生長激素型垂體瘤亦能影響患者容貌。目前認為手術是治療垂體瘤的重要方法。術前對患者的評估及護理對圍術期安全有重要意義。垂體瘤患者術前是否存在中樞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相關研究較少?,F將本次研究及提出的護理措施介紹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10期2020-06-24

  • 月經紊亂、視力下降, “元兇”竟然藏在腦子里
    原來小王患上了垂體瘤,這正是她出現月經紊亂和溢乳的“元兇”。但令小王不解的是,原本以為是婦科的問題,怎么會和腦垂體扯上關系呢?垂體瘤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疾???● 垂體:“個頭”雖小,卻至關重要垂體是顱腦內一個既特殊而又至關重要的器官,雖然僅有豌豆大小,卻位于顱內的“CBD中心地段”——垂體窩,獨門獨戶。垂體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是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總司令部。它是利用激素調節身體健康平衡的總開關,控制著多種對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有重要作用的激素的分泌,

    祝您健康 2020年5期2020-05-14

  • 垂體瘤的基因芯片數據生物信息學分析
    學技術篩選參與垂體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基因及通路,為垂體瘤治療提供新靶點。方法 ?基于基因表達微陣列芯片數據集GSE51618及GSE26966,使用在線分析工具GEO2R篩選差異表達基因,利用Gene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對差異基因的功能進行富集分析,通過STRING及Cytoscape構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網絡并篩選出關鍵基因及預測關鍵轉錄因子。結果 ?共篩

    醫學信息 2020年6期2020-05-11

  •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效果分析
    理在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圍術期護理中應用效果。 方法 選擇我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經鼻碟入路垂體切除術患者中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5)與研究組(n=25),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圍手術期護理,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護理不良事件及護理滿意度。 結果 兩組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入住監護室時間、術后住院時間、不良事件總發生率、

    中國現代醫生 2020年7期2020-05-09

  • 顯微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療效分析
    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療效。方法:抽選我院收治的54例垂體瘤患者為研究目標,依據抽簽法進行分組,對照組27例接受經口唇下-鼻中隔-蝶竇垂體瘤切除術,觀察組27例接受顯微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對比兩組手術效果及血清激素水平。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其出血量比對照組少,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顯微鏡;切除術;療效【中圖分類號】R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4期2020-04-21

  • 臨床護理路徑在垂體瘤病人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臨床護理路徑在垂體瘤病人圍術期的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將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垂體瘤病人中隨機選取46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3例,兩組患者分別接受一般護理和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與實驗組相比明顯存在劣勢,同時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明顯低于實驗組,差異存在臨床參考價值和對比意義(P【關鍵詞】?

    健康大視野 2020年5期2020-04-17

  • 容易被誤診的垂體瘤
    1-02你了解垂體瘤嗎?這是神經外科臨床的一種常見病,指原發于垂體前葉和后葉及顱咽管上皮殘余細胞的腫瘤,多數均為良性。其發病率在顱腦腫瘤當中僅次于腦膠質瘤。發病群體大概占臨床上所有顱腦腫瘤的十分之一,并且以青壯年男性居多。其主要癥狀為激素分泌異常、垂體卒中、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等。垂體瘤盡管多數情況下并不危及生命,但也會給患者的正常身體發育、正常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不良影響。所以必要時要進行治療。另外,垂體瘤還是一種容易被誤診的疾病。由于其癥狀缺乏特異性,很容易被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4-09

  • 伽瑪刀治療垂體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體會
    討論伽瑪刀治療垂體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現隨機選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期間該院接診的垂體瘤合并糖尿病患者278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將使用常規護理方式的139例患者設定對照組,將在對照組之上使用針對性護理的139例患者設定為實驗組,對其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 實驗組護理總滿意度92.1%,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74.8%,實驗組遠高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005,P=0.000);治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9期2019-12-11

  • 內鏡下經鼻蝶入路切除垂體瘤的護理研究
    經鼻蝶入路切除垂體瘤患者的護理方法與效果。 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垂體瘤患者進行研究,均接受內鏡下經鼻蝶入路切除。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80例,對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則應用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均隨訪半年以上,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同時調查術后視力改善率、激素改善率、護理滿意率,記錄隨訪半年時復發率,并比較。 結果 觀察組術后視力改善率、激素改善率分別為92.50%、95.0

    中外醫療 2019年27期2019-12-09

  • 一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后合并超急性期下肢靜脈血栓的個案護理
    回顧我科的一例垂體瘤術后合并超急性期下肢靜脈血栓的治療、護理過程,以利于今后遇到相類似的患者臨床護理人員能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從而制定科學、合理、個性化的護理措施, 提升護理質量?!娟P鍵詞】:垂體瘤;下肢靜脈血栓;個案護理【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1-03--02下肢靜脈血栓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下肢靜脈血流速度變緩, 血液處于高凝狀態, 進而血液在靜脈中不正常的凝聚導致堵塞, 從而導致靜脈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1期2019-11-04

  • 垂體瘤患者外周血T細胞和NK細胞LAG3 表達的研究①
    100853)垂體瘤是腺垂體細胞引發的單克隆腫瘤,約占所有腦腫瘤的15%~20%,僅次于腦膜瘤及腦膠質瘤[1,2]。雖然被認為是良性腫瘤,但多達25%~55%的垂體瘤顯示出與惡性腫瘤相似的特征,如向周圍組織侵襲生長、生長速度較快且尺寸較大,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對常規治療(包括放射治療)抵抗等,給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3,4]。近期研究認為,垂體瘤的侵襲行為和復發與免疫系統關系密切[5]。T細胞和NK細胞是參與抗腫瘤免疫應答的主要免疫細胞,其抗腫瘤免疫應答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9年19期2019-10-22

  • 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
    討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圍手術期的護理對策。方法: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術后對各種并發癥的行之有效的護理,確?;颊唔樌乜祻?。結果:經過有效的整體護理及心理干預,使手術順利進行,縮短了住院日,從而使患者早期康復。結論:經鼻 蝶入路手術切除垂體瘤創傷小、切除腫瘤范圍大、術后預后良好?!娟P鍵詞】鼻蝶入路; 垂體瘤 ;圍手術期 ;護理【中圖分類號】R7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垂體腺瘤起源于蝶鞍內腦垂體細胞,發生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7期2019-10-21

  • 伽瑪刀治療垂體瘤的護理措施及效果
    探究伽瑪刀治療垂體瘤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伽瑪刀立體放射技術對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8例垂體瘤患者實施治療,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經過3~36個月的隨訪結果顯示,總體的有效率達91.7%。結論:對垂體瘤患者采用伽瑪刀進行治療,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癥狀和體征,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娟P鍵詞】 伽瑪刀;垂體瘤;護理效果【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194-01垂體瘤是臨床較為常見的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2期2019-06-13

  • 立體定向放射神經外科機器人CYBER刀系統治療垂體瘤的效果
    ER刀系統治療垂體瘤的治療途徑,為垂體腺瘤的治療開辟無創治療新路。 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解放軍960醫院及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收治的垂體瘤患者12例,應用美國第五代無創機器人賽博刀(CYBERKNIFE)系統治療,采用126個放射節點,分3次治療,每次間隔24 h,三次總劑量20 Gy;腫瘤邊緣視神經劑量20 Gy,結合臨床癥狀及內分泌變化,分析CYBERKNIFE治療垂體腺瘤的效果。 結果 泌乳素(PRL)腫瘤6例,生長激素(G

    中國醫藥導報 2019年11期2019-05-28

  • 淺析神經內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治療垂體瘤的臨床效果觀察
    輔助下采用鼻蝶垂體瘤切除治療垂體瘤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垂體瘤患者56例,根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行神經內鏡下經單鼻孔垂體瘤切除術)和對照組(行傳統經單鼻孔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并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小于對照組,腫瘤切除范圍明顯優于對照組,且P【關鍵詞】垂體瘤;神經內鏡;鼻蝶垂體瘤切除術【中圖分類號】R33.9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

    健康大視野 2019年8期2019-04-25

  • 手術配合聯合健康教育垂體瘤患者手術中的護理效果觀察
    術;健康教育;垂體瘤;護理效果垂體瘤為典型的顱內腫瘤,發病概率約占其~10%,且在男性患者中發病幾率顯著高于女性。垂體瘤在青壯年時期發病較多,嚴重影響患者生長、發育,臨床多以手術治療為主。為了保障垂體瘤患者術中與預后質量,良好的手術配合、護理措施加之為患者提供科學完善的健康教育顯得格外重要[1]。在本文中,筆者選取近年來收治于我院的若干垂體瘤行鼻內鏡下經蝶竇行垂體瘤切割術的患者若干例,對于手術配合聯合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探討與分析?,F做如下報道。1

    人人健康 2019年3期2019-04-02

  • 單鼻孔經蝶入路與經顱入路手術切除垂體瘤臨床對比分析
    顱入路手術切除垂體瘤臨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5.10-2017.10期間診療的80例垂體切除術患者,隨機將患者劃為兩組各40例。即使用單鼻孔經蝶入路救治的患者,為試驗組;使用徑顱入路手術救治的患者,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腫瘤總切除率、臨床指標和生理應激指標。結果:試驗組患者腫瘤總切除率為100.00%,對照組患者腫瘤總切除率為85.00%,即兩組患者各數據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單鼻孔經蝶入路;經顱入路手術;垂體瘤;生理應激指標【中圖分類號】

    健康大視野 2019年4期2019-03-18

  • 經單鼻孔蝶竇入路手術治療垂體瘤的臨床效果評價
    竇入路手術治療垂體瘤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09年11月-2019年6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垂體瘤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經單鼻孔蝶竇入路手術,治療后分析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并發癥發生率及相關指標評分。結果:經過該手術治療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均較好,相關指標評分均顯著優于手術治療前(P【關鍵詞】 單鼻孔蝶竇入路手術 垂體瘤 臨床效果 并發癥[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中國醫學創新 2019年30期2019-01-14

  • 臨床路徑護理對垂體瘤患者術后應對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響
    臨床路徑護理對垂體瘤患者術后應對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垂體瘤患者98例,按照就診時間順序分為常規護理組(2015年1月~2016年1月)與臨床路徑護理組(2016年2月~2017年1月),每組各49例。比較兩組患者下術前等待時間、總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對疾病的了解度、護理滿意度、術后應對方式及希望水平。 結果 臨床路徑護理組住院費用少于常規護理組,術前等待時間及總住院時間短于常規護理

    中國醫藥導報 2018年26期2018-12-21

  • 治療垂體瘤:不走彎路便是捷徑
    生長位置特殊的垂體瘤,往往更讓患者感到擔心:是不是要做開顱手術了?其實,垂體瘤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可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孫青芳教授說,垂體瘤發病率較高,在顱內腫瘤中約占10%~15%,但早期治療效果理想,大多數患者無需手術。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治療手段也更加完善,患者不必過于憂慮。專家簡介孫青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是我國獲得神經外科博士學位的第二位女性。從事神經外

    現代家庭·生活版 2018年11期2018-11-15

  • 經鼻蝶垂體瘤手術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及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外科(蔡博文)垂體瘤是發病率僅次于腦膜瘤和神經膠質瘤的顱內常見神經內分泌腫瘤[1-2]。垂體瘤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腫瘤壓迫占位,因此,內鏡下經鼻蝶手術治療目前仍然是垂體瘤治療的首選[3],但仍需關注其術后并發癥[4]。術后惡心嘔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是神經外科術后患者常見并發癥[5],國內文獻報道[6-7]:神經外科全麻患者術后PONV的發生率在15%左右,國外也有文獻顯示[8],開顱術后PON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18年4期2018-10-08

  • 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手術治療垂體瘤術后繼發顱內感染的危險因素研究
    4月本院收治的垂體瘤患者368例的臨床資料。分析患者術后ICI發生率,并根據是否發生ICI將其分為ICI組、非ICI組,收集兩組臨床資料,分析術后ICI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結果:本研究368例患者中,發生ICI 31例(8.42%),未發生ICI 337例(91.58%);ICI組術后腦脊液漏、術后未使用抗生素、術后使用激素、再次手術的占比分別為29.03%、32.26%、77.42%、29.03%,均高于非ICI組的6.82%、13.65%、42.73%

    中國醫學創新 2018年14期2018-09-03

  • 內鏡下垂體瘤切除術后導尿管氣囊壓迫切口護理體會
    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導尿管氣囊壓迫切口的優點及術后護理體會。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科自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間收治的共25例手術治療的垂體瘤患者均采用此法壓迫的護理情況探討。結果 25例患者中,23例無并發癥發生于術后7~15天出院,其中1例出現腦脊液鼻漏,1例出現電解質紊亂,均對癥治療痊愈出院。無顱內感染及死亡病例。結論 內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瘤術后用導尿管氣囊壓迫切口,操作簡單易行,有效壓迫止血,且術后并發癥較少,值得臨床推廣。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年2期2018-03-31

  • 性功能障礙可能是長了腦瘤
    長了腦腫瘤嗎?垂體瘤是源于垂體前葉和后葉以及顱咽管上皮殘余細胞的腫瘤,屬于良性腺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居顱內腫瘤的第二位。垂體瘤對患者的主要影響是分泌系統,而性腺功能減退是垂體功能低下最早出現的癥狀。據統計,60%的垂體瘤患者會出現陽痿、性欲下降等性功能低下和性功能障礙。有臨床研究指出,大約32%的垂體瘤患者早期癥狀表現為性功能障礙,76%的垂體瘤患者會出現性欲和性交能力減低或缺乏的癥狀。從垂體瘤生長的位置來看,當腫瘤生長于蝶鞍內,即便腫瘤體積較小,依

    人人健康 2018年3期2018-03-24

  • 以亞急性甲狀腺炎為首發表現的肢端肥大癥1例隨訪并文獻復習
    急性甲狀腺炎;垂體瘤;生長激素;首發癥狀[中圖分類號] R584.1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8)12(c)-0144-05[Abstract] The clinical data of one patient of acromegaly with first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s subacute thyroiditis was fully analy

    中國醫藥導報 2018年36期2018-03-04

  • 猛長個兒,是發育還是疾???
    居然是體內長了垂體瘤引起的。垂體瘤是顱內常見腫瘤之一,多數是良性的,但由于腫瘤發生于顱內人體內分泌中樞——腦垂體,對病人的生長、發育、勞動能力、生育功能等都有嚴重損害。垂體瘤分好幾種類型,周明患的是生長激素型垂體瘤。生長激素型垂體瘤會造成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異常,從而導致身高異常增長和肢端肥大癥(手腳異常粗大,頭顱、面容寬大,顴骨高,下頜突出延長,鼻肥大,口唇增厚等)。目前,臨床上對垂體瘤的治療以手術為主,多數垂體瘤可通過微創手術治療,創傷相對較小,術后恢復較

    現代家長 2018年11期2018-01-05

  • 早期生長反應-1蛋白和第10號染色體缺失的磷酸酶張力蛋白同源物基因在老年垂體瘤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源物基因在老年垂體瘤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黨 帥 張 強1張躍欣 馬進顯(南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9)目的 探討早期生長反應(Egr)-1蛋白和第10號染色體缺失的磷酸酶張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老年垂體瘤中的表達和意義。方法 回顧性收集25例病理學診斷為非侵襲性垂體瘤,10例診斷為侵襲性垂體瘤的老年患者垂體瘤病理組織學樣本及35例正常垂體組織標本。免疫組化法SP法檢測Egr-1和PTEN在老年垂體瘤中的表達,并分析其意義。結果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年23期2016-12-23

  • 神經內鏡與顯微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的對比觀察
    顯微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的對比觀察喬鵬郭孝龍李兵程小兵目的 探討分別選擇神經內鏡以及顯微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對垂體瘤患者加以治療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垂體瘤患者140例作為本次實驗對象,根據垂體瘤疾病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0例,觀察組采用神經內鏡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對照組采用顯微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手術時間以及患者手術后住院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對于垂體瘤患者,臨床選擇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年31期2016-02-16

  • 神經內鏡與顯微鏡在垂體瘤切除術的應用比較
    內鏡與顯微鏡在垂體瘤切除術的應用比較陳文海天津醫科大學靜海臨床學院(天津301600)內容提要: 垂體瘤屬于臨床腫瘤科比較常見的一種顱內腫瘤,此種疾病主要采用手術切除的方式展開救治,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切除術主要有神經內鏡與顯微鏡,而臨床對于神經內鏡的報道較多且得到很多醫生的認可,對于神經內鏡是否可以替代顯微鏡術手術,還應深入研究。因此,進一步探究神經內鏡與顯微鏡在垂體瘤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非常有必要。神經內鏡顯微鏡垂體瘤切除術垂體瘤是顱內比較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6年8期2016-02-04

  • 21例垂體瘤CT和MRI成像特征分析
    )何 徽21例垂體瘤CT和MRI成像特征分析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放射科(廣西 桂林 541000)何 徽目的考察垂體瘤的CT影像形成的病理基礎。方法對21例垂體瘤CT和MRI成像特征進行總結并與術中所見病理結構進行對比。結果術前明確診斷為垂體瘤18例;動脈粘連包裹受侵及海綿竇受侵檢出率100%,假陽性率為42.9%和50.0%。CT及MRI影響可以分辨出壞死、出血、囊變和變形等癥狀,但存在一定的漏診率。顱底骨質受侵檢出率為100%,但具有25.0%的假陽性率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5年7期2015-07-31

  • 垂體瘤MRI診斷價值分析
    人民醫院放射科垂體瘤MRI診斷價值分析汪學松625400四川省石棉縣人民醫院放射科目的:探討垂體瘤的MRI診斷價值。方法: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垂體瘤患者6例,對這6例患者采用MRI進行診斷,并且對其臨床診斷價值進行研究。結果:采用MRI診斷出垂體大腺瘤2例(33.3%),巨大腺瘤1例(16.7%),微腺瘤3例(50.0%)。從掃描方式上看,平掃出4例,增強掃出2例。結論:MRI診斷垂體瘤具有較高的價值,在MRI影像上能夠清晰地看到患者的垂體瘤

    中國社區醫師 2015年5期2015-06-01

  • 低場磁共振對垂體瘤的診斷分析
    莉低場磁共振對垂體瘤的診斷分析余曉莉目的探討低場磁共振對垂體瘤的診斷情況。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疑似垂體瘤患者臨床影像學資料,分別通過低場磁共振檢查和手術證實。結果腫瘤直徑(11.3±6.5)cm,垂體大腺瘤12例,垂體微腺瘤18例。垂體腫塊樣增大17例,上緣均有局限性、不對稱性隆突5例,腫瘤呈現T1WI、T2WI均勻信號14例,4例T1WI信號低,7例T2WI信號高。增強掃描大腺瘤明顯強化,微腺瘤低強化。垂體柄居中者2例,偏移者26例,

    中國實用醫藥 2011年14期2011-01-2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