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繡特色小鎮”的文化傳承

2019-11-06 06:41劉健
人民教育 2019年21期
關鍵詞:蘇繡刺繡奇葩

劉健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鎮湖實驗小學始建于1914年,至今已有105年的歷史。學校所在地鎮湖是蘇繡的發源地和傳統產區之一,被江蘇省政府確立為“蘇繡特色小鎮”。這里世世代代流傳蘇繡技藝,女孩子從小就會跟隨祖母、外婆、母親、姐妹一起上繃穿線,引針學繡,蘇繡成為鎮湖人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的學生就生活在這種特有的蘇繡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感受著蘇繡文化,實踐著蘇繡藝術。2014年6月,學校設立蘇繡教育校外實踐基地,開始了將蘇繡文化作為學校辦學特色的發展之路。

以優質載體弘揚蘇繡藝術

為弘揚蘇繡藝術,學校開發系統特色校本課程。在刺繡工藝大師姚建萍、盧福英等的指導下,學校組織教師編寫刺繡校本課程《繡中奇葩》,請專業教師帶領其他老師一起學習研究蘇繡藝術。蘇繡校本讀本的主要內容包括蘇繡技能學習、蘇繡文化鑒賞等,分為啟蒙篇、基礎篇、中級篇、高級篇四冊。

《繡中奇葩(啟蒙篇)》的使用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主要通過認識顏色、絲線及參加各種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刺繡,接觸刺繡;《繡中奇葩(基礎篇)》的使用對象是四年級學生,主要通過各種蘇繡故事和活動讓學生了解“蘇繡之鄉”的歷史與發展,了解蘇繡名人,學會簡單的針法,初步學習欣賞蘇繡作品;《繡中奇葩(中級篇)》的使用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主要通過地方人文地理知識、歷史故事和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四大名繡,了解蘇繡特點,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掌握蘇繡的常用針法;《繡中奇葩(高級篇)》的使用對象是六年級學生,主要通過故事和活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蘇繡小鎮的發展狀況,掌握單面繡和雙面繡的制作工藝與基本技法,形成自己的蘇繡成果。

刺繡技藝的傳授大多以家庭作坊式的師徒相授為主,缺乏理論基礎,教學方式的落后嚴重阻礙了刺繡事業的健康發展。為傳承和弘揚這一傳統工藝,培養一代新蘇繡人,學校通過勞技課普及蘇繡藝術,在“童真繡趣”社團課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刺繡技藝。蘇繡針法、技法的課堂教學采用“做中學”的方式,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在繃架前穿針引線,不斷練習和提高自己的針法技藝。通過各種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認識、感受、欣賞蘇繡,了解蘇繡的制作過程,進而初步學會蘇繡;同時,讓學生了解鎮湖人為傳承蘇繡文化作出的貢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初步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使他們關注社會,熱愛家鄉?!巴胬C趣”社團所在的蘇繡工作坊是學生學習蘇繡技藝的專用室場,共有30個繃架,可供近60名學生同時學習蘇繡技藝。

現在,學校的蘇繡文化教育已呈現出清晰的培養路徑:全體必修《繡中奇葩》校本課程,培養學生初步的刺繡素養;自由選擇參加刺繡社團,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師生雙向選擇“童真繡趣”社團,鼓勵學生個性成長,實現學生蘇繡藝術素養發展的選擇性、層次性、遞進性。

近年來,學生的許多蘇繡作品從這里誕生,系列作品《二十四節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是學生的代表作。學校還努力搭建兒童畫社團與蘇繡社團之間的教學通道,每學期都有一批優秀的兒童畫作品被選送到蘇繡社團,經過蘇繡社團學生的巧手繡制,成為一幅幅精美的兒童畫蘇繡藝術品。學校戲劇社團的師生自編、自導、自演了蘇繡主題的劇目《一幅繡像》《五女拜壽》《錦繡千年》,學生化身“蘇繡人物”與歷史和現實對話,置身于亮麗精彩的蘇繡文化場景中,感受蘇繡文化非凡的魅力。

每學期都有來自美國、英國等國家的師生來校交流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也開拓了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禮儀修養。2018年,學校研制開發了中英文雙語《蘇繡文化讀本》,用于促進蘇繡文化的國際交流。

以品格提升為目標開展實踐探究

為拉近孩子與蘇繡文化的距離,學校設立蘇繡文化少兒研究院,以“童眼看蘇繡”“童眼學刺繡”為原則,系統整合蘇繡文化的相關資源,為學生學習、浸潤蘇繡文化提供了實境基地。蘇繡文化少兒研究院包含蘇繡的歷史、發展、著名的工藝大師介紹、國內四大名繡介紹、蘇繡制作工藝的過程等,“繡街”“繡館”“繡坊”“繡禮”“繡影”“繡譽”等則全方位展現了鎮湖的繡品街、中國刺繡藝術館、國家級蘇繡工藝大師的工作坊、作為蘇繡的國禮作品、以蘇繡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和蘇繡獲得的各項榮譽等。實物展示既有大師的蘇繡作品,也有學校蘇繡社團學生的作品。在自主實踐與體驗中,學生學習蘇繡的歷史和發展狀況,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傳承蘇繡文化。

為學生奠基幸福人生,學校高度重視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學校以蘇繡文化少兒研究院為基地,引申出“研究院+”課程。在研究院的實境學習和蘇繡坊的實踐操作基礎上,學生走出校園,策劃和開展豐富多彩的尋訪實踐活動,如三年級學生參觀蘇繡工作坊,到各蘇繡工作坊、大師工作室觀摩繡娘們的刺繡制作過程,了解蘇繡的工藝流程;四年級學生尋訪蘇繡名人,到位于繡品街的蘇繡大師工作室與蘇繡工藝大師進行對話,調查、了解工藝大師們創新、創作的過程;五年級學生開展繡品街一日游活動,學生擔任小導游,帶領游客游覽中國刺繡藝術館。為了更好地參與實踐活動,學生到中國刺繡藝術館參觀中國的四大名繡,鑒賞各地不同風格的刺繡精品、藏品,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

學校還定期組織學生參加蘇繡小作品的創作比賽,按照年級和蘇繡的規格、表現手法等將作品分類評比,激發學生學習蘇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學校的藝術展室“樂雅軒”定期展示學生的蘇繡作品,為每個學生頒發精心印制的“收藏證書”,增長了學生對蘇繡文化的熱愛之情。學校的蘇繡文化建設成果還吸引了其他地區和學校的學生前來參與體驗,學校的蘇繡社團成員成為一個個負責的“小師傅”,他們從講解到示范,頭頭是道,有模有樣。

以蘇繡文化為引領的特色校本課程建設,促進了學校文化特色的形成與發展,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特別是藝術素養的提升,更是踐行世遺教育、傳承蘇繡文化的有力舉措,真正使蘇繡文化在校園里生根,并實現文化的再生長。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鎮湖實驗小學校)

責任編輯 錢麗欣

猜你喜歡
蘇繡刺繡奇葩
十指春風,落針蘇繡如畫
淺談我國蘇繡工藝的特點與傳承
傳統蘇繡藝術特色研究
刺繡織成的日本傳統美食
奇葩少年歡樂多
刺繡風尚
【花樣盛年·欲望清單】華美刺繡
刺繡新生
《奇葩說》奇葩樂趣多
奇葩百分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