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國有企業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

2019-11-09 13:41楊洋
經濟研究導刊 2019年27期
關鍵詞:國有企業改革混合所有制私有化

楊洋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國有企業改革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簡要介紹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總結國內學者關于國有企業是否應該私有化的爭論,并得出結論,即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應該實現錯位互補,合作共贏,混合所有制改革才是新經濟體制的正確走向。但怎么才能更好地落實,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關鍵詞:國有企業改革;私有化;混合所有制

中圖分類號:F27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7-0007-03

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國有企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大,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也很突出,但是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國有企業的發展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從國有企業改革的發展歷程來看,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并不能通過私有化來解決。在新形勢下,混合所有制經濟才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正確方向。

一、國有企業改革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經濟體制是從計劃經濟制度逐步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始終保持著“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任何懷疑、唱衰國企的思想和言論都是錯誤的?!痹缭诘谌稳珖I普查中就可以看出,1949年以后,工業總產出中的35%都來自于國有企業,國家利稅收入絕大部分也是來自于國有企業,而且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國有企業還是絕大多數職工的住房、養老金和醫療保險的提供者。因此,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財政收入還需要依靠國有企業。

但是,國有企業憑借公有制背景和行業壟斷地位,取得了較高的營業收入的同時卻忽略了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質量與綜合效益等因素,這樣就導致國企規模較大,但是實力不強。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從1978年逐漸開始,起初,大家的共識是可以通過加強管理,設計競爭機制來提高效率,所以這時的改革政策主要是“政企分開”“放權讓利”,來鼓勵員工和管理人員努力工作。當然,這些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效果,但是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逐漸嚴重,固定資產投資過熱,而回報率卻很低,所以大量資本沉淀,存貨增多,最終只能通過國家來給國有企業注入資金,國企虧損嚴重。這時中共中央認識到了產權改革的重要性,國有企業民營化被提上日程,關鍵行業中的大型國有企業被改制成有限責任公司或者上市公司,小型國有企業則在地方政府的指導下,通過股份合作制或者破產和接管等方式出售給工人或外來投資者[1]。然而,隨著中國發展實力的壯大和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國有企業改革進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改革的走向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國有企業改革的研究爭論

國有企業改革至今,相關研究有很多,關于國有企業是否應該私有化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通過總結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筆者認為,私有化改革并不能解決國有企業存在的尋租活動、效率低下、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應該強調互補性,努力做到合作共贏,混合所有制改革才是新經濟體制的正確走向。

(一)關于國有企業尋租問題的爭論

在過去幾十年,依靠出口導向和低價勞動力以及新市場經濟制度帶來的創業精神,使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如果把過去幾十年經濟的高速增長簡單歸功于政府的強行干預,那么之后的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就無法解釋。事實證明,依靠政府的強行干預的增長不會維持很長時間,并且還有可能導致尋租活動的產生,出現腐敗現象,管理人員為使自己的私人利益達到最大化,增加尋租支出,還將有限的精力用于尋租活動,這不利于企業績效的提高,因尋租活動獲得的政府補貼將造成資源冗余,引發過度投資[2]。當然,民營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尋租活動,但是,尋租的動機卻不同。由于政府在資源配置中存在嚴重不公,民營企業為了彌補資源短缺,緩解融資難的問題,只能通過尋租活動來爭取政府補貼,從而提高企業績效。因此,應該進行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改革。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國有企業的尋租活動可以使國有企業在政府干預的情況下獲取稀缺資源,同時免受敲詐掠奪,還可以降低稅收負擔,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流程[3]。因此,沒有必要將國有企業私有化以解決尋租問題。

筆者認為,要解決尋租問題,還要究其根源,由于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完善,目前仍然存在著一些體制方面的漏洞。資源配置的權力由政府掌握,在分配過程中政府就處于有利地位,在權力操控下的資源配置很難做到公平,從而導致尋租活動頻繁發生,其根源就在這里。所以,筆者認為,將國有企業私有化并不能解決尋租問題,關鍵在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如何實現錯位互補,協同發展。

(二)關于國有企業效率問題的爭論

除了尋租問題,國有企業的效率問題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由于國有企業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經營者和所有者之間存在一種委托—代理關系,委托人和代理人會出現利益不一致的情況。國有企業沒有真正的委托人,就很難選出滿意的、有效率的經營者[4],不論是從設計激勵制度解決代理人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問題,或者委托代理的多層次關系都會導致國有企業效率的下降,這主要是由國有產權制度引起的。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從產權制度入手,將國有企業私有化[5]。

但是,有的學者認為真正使企業有效率的是公平競爭而不是產權問題。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被賦予了許多重任,必須負擔財政、就業等等,使得國有企業存在人員冗余,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信息不對稱問題使得國有企業缺乏公平競爭的外部市場環境,效率低下。所以,要解決效率問題,重要的是創造外部市場環境,改進內部管理體制,而不是進行私有化[6]。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民營企業的效率一定高于國有企業,其實也不盡然,應該說兩者各有優缺點。民營企業大多以盈利為目的,并且從初期的創業投資到后期的盈利或者虧損全部由自己承擔,所以必然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效率,多賺錢。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要做大做強,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有人懈怠,企業內部人員利益不一致的情況,會導致效率低下。而國有企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行業壟斷、規模較大、政府的扶持等方面,但是,國有企業的高效率必須依靠有效的監管,在有效監管下,國有企業可能比民營企業更有效率。因此,更重要的還是怎么處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之間的關系,而不是“一刀切”,將國有企業完全私有化。

(三)關于國有企業創新問題的爭論

國有企業的創新能力也是學術研究的熱門話題。過去幾年里,在沒有了出口導向和低價勞動力帶來的經濟快速增長后,國企的利潤占比呈現持續下降趨勢,基本上沒有賺錢能力,甚至還會虧損。這反映出了國有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沒有做到及時提高創新能力,轉變發展方式,導致在發展中逐漸處于不利地位[7]。研究表明,影響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力資本。因此,要想激發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就要最大限度發揮人才的作用,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調動積極性。但是,由于國有企業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關系,管理層可能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利益,缺乏對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視和規劃,從而影響大家參與的積極性。二是政府資金投入,實證分析發現,政府資金投入比重和技術創新成果呈負相關關系。政府過度投資,國有企業沒有資金周轉的壓力,就可能導致對資金的濫用,技術創新的產出效率就會下降[8]。所以,實現國有企業的私有化很有必要。

而有的學者認為影響企業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分別為市場競爭程度、企業規模和企業所有制?;趯嵶C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市場競爭程度和企業規模的影響更為顯著,市場競爭程度越大,企業規模越大,積極性越強,對創新投資的重視程度越高,越有能力購置研發需要的設備,創新效率越高。而企業所有制在技術創新能力中的作用并不明顯[9],對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改革并不一定能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

大多數民營企業都以盈利為目的,追求能立刻帶來利潤的創新。而國有企業創新的動力主要來自于企業家的意志,壟斷的大型國有企業必須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為國家服務。而致力于經營性活動的國有企業則同樣具有較強的創新動力,去實現相應的經濟目標。所以,筆者認為,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實現錯位互補,比將國有企業全部進行私有化更能提高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

三、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對于國有企業存在的尋租活動、效率低下、創新動力不足、虧損等問題,私有化改革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公有制企業的初衷是為了消滅剝削,不能把賺錢當作唯一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不能太單一,否則就可能會偏離經濟與社會效益協同發展的改革目標,對經濟的綜合發展造成不利影響[10]。就目前的爭論,筆者認為問題不再是國有企業是否應該私有化,而是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如何實現錯位互補,合作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重申“兩個毫不動搖”,說明大家已經普遍意識到混合所有制改革才是新經濟體制的正確走向。

目前為止,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效果也是令人矚目的。廣東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與央企的混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結果不僅使央企的資產增值了10倍,由虧損變為盈利,還使得華訊方舟也獲得了一定的資源優勢?;旌纤兄聘母锏奶岢鰹閲衅髽I和民營企業創造了許多互利共贏的機會。但是具體怎么落實才能發揮最佳效果,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如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十九大報告表明,將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使私營經濟與公有制經濟享有同等的市場待遇。也就是把“公平”放在首位,民營企業現在提供大部分的新增就業和超過一半的稅收,但是目前小微民營企業客觀上仍然存在融資難、進入難的問題,所以首先要把“公平”做好,改革才能更好地落實。其次,由于國有企業實力強,品牌號召力強,有資金優勢,而民營企業在效率、活力上更具優勢,市場敏感性強,機制更靈活,所以,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要實現優勢互補,在不同領域發揮不同作用。國有企業必須在涉及民生、國防和基礎研究的領域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對于能市場化的,就應該積極讓民營企業參與進來?;旌纤兄聘母飵淼臋C會很多,但怎樣才能更好地落實,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張軍.“抓大放小”的經濟學: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策略的評價[J].空軍政治學院學報,1999,(6):63-66.

[2]? 李世剛,尹恒.尋租導致的人才誤配置的社會成本有多大?[J].經濟研究,2014,(7):56-66.

[3]? 楊德明,趙璨,曹偉.尋租與企業績效:“絆腳石”還是“潤滑劑”[J].財貿經濟,2017,(1):130-145.

[4]? 關于國有企業效率的爭論[J].現代國企研究,2014,(13):20-21.

[5]? 劉瑞明.中國的國有企業效率:一個文獻綜述[J].世界經濟,2013,(11):136-160.

[6]?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最新著作——《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J].領導決策信息,2000,(6):32.

[7]? 張維迎.國企是中國成長障礙[N].新京報,2012-03-19.

[8]? 張娜,楊秀云,李小光.我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5,(1):30-35.

[9]? 代碧波,孫東生,姚鳳閣.我國制造業技術創新效率的變動及其影響因素——基于2001—2008年29個行業的面板數據分析[J].情報雜志,2012,(3):185-191.

[10]? 張強,湛志偉,蔣光超.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問題爭議[J].中國財政,2014,(22):54-55.

Reflections on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YANG Y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the increasing of marketization,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form that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SOE).On the basis of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SO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rguments on whether SOE should be privatized in domestic.It is concluded that SOE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sh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achieve win-win cooperation.Mixed ownership reform is the correct trend of the new economy.But it still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 on how to implement it better.

Key words:SOE reform;Privatization;Mixed ownership

猜你喜歡
國有企業改革混合所有制私有化
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路徑研究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資本進入:問題和對策
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發展混合所有制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上市公司私有化:福兮禍兮
國企改革深耕期公司治理機制的主動性設置與調整
焦點·專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