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

2019-11-11 12:25錢新蓉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音樂作品教學活動教學內容

錢新蓉

【摘 要】隨著教育不斷改革,素質教育越來越被學校和家長重視,根據新課改要求,初中音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音樂樂感的培養。在當前音樂教學中,一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理論與演唱技巧,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學生表現不太理想。本文主要針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的培養以及鑒賞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行深入探討,望給我國初中音樂教學活動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097-01

樂感是指對音樂的感知,培養初中生的樂感,不僅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還能為以后學生的音樂創作起到促進作用,這在音樂教育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音樂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學方式,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樂感。

一、初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的發展現狀

在當前的初中教學體系當中,音樂教學越發受到關注,音樂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順應教學體制下的學生實際發展需求,滿足學生發展的客觀需要。對于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樂感的培養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內容,因此也受到初中音樂教師的廣泛關注,加強對學生樂感的培養,是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在教育體制改革的影響下,初中音樂教學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簡單學唱或者聆聽上,而音樂鑒賞也逐漸成為音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音樂鑒賞課的實施與學生樂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是初中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關鍵所在。

1.教學活動有失針對性。

音樂鑒賞課在初中教育體系中的發展,旨在能夠培養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并積極投身于音樂的學習中來,從而有效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通過音樂鑒賞,學生不僅能夠收獲到基本的音樂知識,同時還能夠從根本上使學生建立對音樂的樂感,這對于音樂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就目前音樂鑒賞在初中教育體系中的發展現狀來看,音樂鑒賞課程不夠理想,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還有待于近一步的提升。在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方面,音樂教師往往未能有效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設定教學目標,導致音樂鑒賞課的實效性未能充分的發揮出來;此外,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較為淺顯,與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大相徑庭,導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2.教學內容的單一化。

教育體制改革發展的要求之下,教學效果的提升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工作中必然追求,音樂鑒賞課的發展也不例外。但就目前初中音樂鑒賞課的發展現狀來看,教學內容的單一性是制約音樂鑒賞課發展的主要因素,陳舊乏味的教學內容也無法滿足學生當前發展的實際需求。在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之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較為寬廣,對于音樂的理解也較為前衛,而音樂鑒賞課的學習內容不僅與社會發展出現嚴重的代溝,同時也難以滿足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具體性要求[1]。

二、學生音樂課程樂感培養的有效策略

1.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在當今社會,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音樂形式,雖然沒有高雅音樂的耐聽性,但它節奏明快,能夠表達人們日常生活的情感體驗,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如果完全將流行音樂摒棄在中學音樂教育的高墻之外,無異于采取堙堵之法治水,其結果并不一定如人意。要正視流行音樂對中學音樂教育的沖擊,將其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元素巧妙地引入到中學音樂課堂中來,使之成為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中學生音樂素養貢獻力量[2]。

流行歌曲與正統音樂相比校,則占有淺顯性和易懂性兩大優點,讓他們在新舊的對比中發展美的內涵、美的規律、美的變化,這樣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學生的情緒越高漲,思維越活躍,接受能力也就越強,教學效果也就越好。例如,在教唱現代創作電視劇《孔繁森》中的主題曲《坐著火車去拉薩》等,從多角度讓學生了解藏族音樂的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2.突出視唱練耳的教學。

(1)初中生進行音樂課程的學習,想要有效培養自身的樂感,需要音樂教師能夠充分重視起對于學生聽覺視唱培養,包括聽覺訓練以及視唱練習,在聽覺練習中能夠將音樂通過自身表達出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此外也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能夠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并充分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在接觸一首新的音樂時,以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一二三四歌》為例,教師可以先對學生將歌曲旋律播放一遍,然后對主要部分進行節奏學習,在學生充分熟悉歌曲之后,再對學生展開學唱教學,從而使學生的樂感獲得提升。

(2)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習更是一項長期累積的過程,初中生由于真正接觸音樂的時間還相對較短,因此在樂感的培養方面,應當是一處循序漸進的過程。為此,實踐音樂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收聽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發展音樂中所存在的聲音藝術,了解音樂中各種音調變化的奇幻規律,并善于學習,不斷模仿,久而久之,建立起自身的樂感。此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進行音樂的欣賞中,應當將身心完全的放松下來,調動起自身的多個器官參與到音樂作品的賞析中,感受音樂創作者所表達的心境,使學生能夠感知作者進行音樂創作時的心路歷程,從而加深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3]。

(3)音樂的美妙主要體現在音樂旋律以及節奏感方面,音樂也是體現情緒的有力武器。理解音樂創作者融入于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迸發出欣賞者與創作者的情感共鳴,是音樂欣賞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樂感水平,要求教師能夠將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有效地講解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帶著足夠的情感理解進行音樂作品的欣賞,從而與音樂作品想要傳達的本質意圖更近一步,為自身樂感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進行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長江之歌》的學習中,需要教師能夠將創作者對于長江的熱愛之情有效地傳達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懷著無比的敬意以及飽滿的熱情去歌唱,感知音樂的魅力所在。

(4)將音樂課堂教學逐漸延伸至課下,也是培養學生樂感的一項重要舉措。在課堂有限的實踐中,教師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將教學內容充分的傳達給學生,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文藝演出活動,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促進學生樂感的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在演出活動中受到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感知樂感的影響力[4]。

我們可以通過音樂課與社會環境的結合教學,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從而融入社會、理解社會道德要求。音樂新課改的目標之一就是教育終身化,即學習社會化。

結束語

初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關鍵階段,學生的全面發展更離不開音樂教育。學生在音樂鑒賞中收獲到音樂學習的樂趣,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理念,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

參考文獻

[1]舒惠珍.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方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4):165-166.

[2]張曉.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方式[J].北方音樂,2017(2):135.

[3]彭佳.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程[J].北方音樂,2017(8):211.

[4]黃代娟.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J].中外交流,2017(11):149.

猜你喜歡
音樂作品教學活動教學內容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雷曉偉音樂作品選登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辨其體、感其韻、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樂作品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