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篆額的書法風格淺析

2019-11-12 08:20梁佳琪
藝術大觀 2019年11期
關鍵詞:風格

梁佳琪

摘要:篆書在東漢碑額中風格表現得極其豐富,當時的篆書碑額,代表著碑額書法藝術的巔峰。雖其字數和空間較少,但是無論從線條還是結構都具有裝飾性,夸張又富有變化,達到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本文旨在通過對東漢碑額的概況、書法風格及對后世的影響進行淺析,讓更多的人挖掘其中的藝術美感,從而使得篆書碑額得到相應的審美重視。

關鍵詞:東漢;篆額;風格

東漢篆書碑額在篆書發展史上是極富創造力的,靈活生動,夸張多變,篆額在碑刻的上面,富含實用性又兼具藝術性,起到醒目、莊重、壯觀、裝飾的效果,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一、東漢篆額的概況

碑大概出現在西漢中晚期至東漢初年,在當時碑額很小,并且與碑文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就此可以得出西漢時期的碑額沒有完全成熟,到了東漢時期碑額相對完善。碑額文字出現在碑首,主要以標題的形式出現,用來表示莊重。東漢時期的碑額大多使用東漢的官方文字——篆書,受到隸書的影響,篆書在漢朝雖然不是實用性書體,但也通常被用在一些莊重的場合,厚葬死者,為其樹碑立傳,所以在東漢主要使用篆書作為題銘碑額的首選書體。也有少數用隸書的,但是使用篆書的較多,所以被稱之為“篆額”。本文就篆額的書法風格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東漢時期的碑額篆書受實際創作環境的影響,大多數采用夸張變形的極具裝飾性的藝術處理手法,用線松動,篆隸筆法滲透交替相互使用的情況也十分常見,因此東漢篆額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二、東漢篆額的書法風格

篆書在東漢碑額中風格表現得更為豐富。由于碑額的字較大,刻得也很精細,故其筆法變化十分清晰,有些僅見于記載的漢代書家所做的各體篆書及筆法,可以在碑額中得到印證。碑額因為其位置相對有限,所以整體也必須隨行布局,因此在很多的單個字上常見到有長有扁有圓有方,視覺上給人一種靈活生動,變化夸張,無拘無束的感覺,篆額在碑刻的上面,又起到壯觀,莊重,裝飾的效果,雖與刻石融為一體,但是風格又不相同。因此東漢篆書碑額在篆書發展史上是極富創造力的。從東漢篆額的研究可得其雖然在字數和數量都不多,但是可挖掘的藝術信息卻極其豐富,本人將東漢篆額的書法風格大致歸納為了四類:

(一)“垂露”篆風格

所謂“垂露”篆風格,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理解,是楷書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用筆方法。王愔在《文字志》中說道:“垂露書,如懸針而勢不遒勁,婀娜若濃露之垂,故謂之垂露?!闭f明“垂露”它是一種象形的比喻,傳達的是一種露珠即將滾落、欲滴而止的狀態,在筆畫中代表其收筆處如同下垂露珠,垂而不落的感覺。此類筆畫風格相對較含蓄,運用的是純中鋒行筆,線條質感婉轉流暢,產生一種飽滿的姿態,收筆的地方采用圓點或者半圓點進行修飾。其代表的碑額有《孔宙碑》《華山廟碑》題額等。在兩漢卷中華人德先生云:“《孔宙碑》題額和《華山廟碑》題額充分表現出毛筆的柔軟性,將碑刻中較為單一無變化的篆書用筆,刻成有提按變化,使之姿態豐富,委婉而華美?!犊字姹奉}額收筆處圓潤蓄勢,含而不露正是所謂的‘垂露法”?!犊字姹窛h恒帝延熹七年立,有“有漢秦山都尉孔君之碑”二行十字。結構上工整、對稱,書體風格上呈現的是長方形,結體上緊下松、用筆婉轉流暢,收筆處似濃露微含,此碑額應是當時典型的“垂露”篆風格?!度A山廟碑額》漢恒帝延熹八年立,有“西岳華山廟碑”三行六字,圓筆居多,講究均勻,筆畫雖然很細卻不缺勁健,收筆處如垂露,也是典型的“垂露”篆風格?!按孤丁弊L格說明東漢晚期篆書講求華飾的傾向。這種“垂露”篆風格的出現大大豐富了東漢篆書的創作。

(二)“倒薤”篆風格

兩漢卷中提到了“倒薤書”這一重要概念,在《漢語大字典》解釋:“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磷莖,葉子細長,花紫色,傘形花序,磷莖可以吃”。倒薤書應該就是細長的葉子倒過來時人們看到的圖像,形象格外鮮活,并因其象形而得名。楊頻先生在《碑額志蓋百品》中對“倒薤篆”解釋為:“漢魏雜體三十六種之一,傳為殷湯時隱士務光受風吹薤葉,交偃成文所形成的圖案啟發,乃象為此書,寫太上紫徑三卷,逸遠去,后人偶得其書,亦謂之‘薤葉篆”。此類風格代表有《尹宙碑》題額等。在《中國書法史·兩漢卷》中華人德云:《尹宙碑》題額、《三老掾趙寬碑》《鄭季宣碑陰》題額結體皆上斂下舒,垂筆中截豐滿,結尾出鋒尖細,清峻飄逸,大概“倒薤書”即如此。清代胡澍、徐三庚的篆書就是從此而來。在《尹宙碑額》中僅存“從銘”二字,碑立于東漢熹平六年,字雖少,但是空間富有張力,體勢縱出,筆畫十分飄逸,特別像“倒薤篆”,線條流美,結構上部收緊下部舒展?!暗罐弊L格對清人胡澍、徐三庚的篆書創作有很大的啟發。

(三)方筆篆風格

這類篆書的特點是隸化的跡象十分嚴重,轉折的地方多化圓為方,起收筆也多用方筆,結體較沉穩。蘇會婷在其論文中這樣總結道:“此類篆額有一個共同的趨向,即隸化痕跡較重,常以隸法寫篆意,表現在橫豎多直筆,方筆起,方筆收,除部分保留篆書的圓轉弧線外,方折增多,但又若方若圓,意趣在篆隸之間。稱為方筆篆,取其形象直觀的特點?!边@類風格的篆書碑額有《張遷碑額》等?!稄堖w碑額》漢靈帝三年立,有“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十二字,是東漢碑額中字數相對較多的一品。在《中國書法史·兩漢卷》中華人德提道:“《張遷碑》題額則是漢篆中奇品。此書體應是漢代題寫殿臺宮觀匾榜的署書。漢時筆較小,寫匾榜須將筆畫盤曲以增其大?!稄堖w碑》題額筆畫瘦硬,粗細如一,可見其筆不大,而筆勢起伏屈伸,如龍行虎步,結體亦茂密詭奇,奇幻莫測,堪稱杰作?!睆摹稄堖w碑額》的整體來看,字與字之間是相互呼應的,交錯安置,既奔放又嚴謹,結字穿插緊密,造型扁方沉穩,用筆主要以方筆為主,隸化痕跡極為嚴重,方折增多。劉江先生在《篆刻教程》中對《張遷碑額》評價曰:“此額篆外形方或扁方,而結體線條在方正之中,時穿插一下屈曲流走之線,并展放于基本框之格外,不為陳式所束,…這種自由流走之線,古拙蕩漾,與碑文方正,堅實、樸茂、稚拙、倔強的性格,形成又對立又統一的藝術效果。真是相得益彰。是篆書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薄稄堖w碑額》是整個篆書發展史上無可替代的佳品,得到了金石學家和書法家們的高度贊賞,被后代許多書家孜孜不倦地追慕效仿,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四)典型的漢篆風格

漢篆的風格特點是繼承了秦小篆的筆法,結構外似密而內實疏,在體式上和繆篆最相似。所謂繆篆,是漢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種篆書體,形體平方勻整,頗有隸意,但是筆勢由小篆的圓勻婉轉演變為屈曲纏繞。這類碑額在風格上與典型的漢篆《袁安碑》《袁敞碑》相差甚微,其代表的篆額有《景君碑額》《袁博碑額》等。如《景君碑》碑額,因為在當時通行隸書,人們對篆字比較陌生,所以嚴重受到隸書的影響,碑額中也會出現粗細提按的變化?!毒熬~》為東漢漢安二年所立,額字“漢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共計十二字。此碑以方筆為主,圓轉和方折交替使用,線條細勁沉穩,單個字極具生趣,整體上又對照工整,給人以一種樸實、渾然天成的感覺。與秦小篆的修長相比略顯方正,與典型的漢篆相差很小。此碑額看似信手寫來,實則讓人回味無窮。

筆者對東漢篆額的書法風格大概分了四類,并沒有做到對當時所有碑額進行一個總體概括分類,只是對其中一小部分進行風格的淺析。東漢碑額篆書在中國篆書發展史上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因碑額篆書的莊重、壯觀、裝飾性的特點,使得碑額篆書與一般的篆書不同。本人旨在通過對碑額篆書的風格進行整理分析,梳理出這些碑額的書體特征和風格特征,希望讓更多的人挖掘其中的藝術美感,從而使得篆書碑額得到相應的審美重視。

三、東漢篆額對后世的影響

由于東漢篆額非常稀少,在清代以前并不會受到特別重視,就連拓工也很少會去拓及碑額。到了清代人們開始對漢碑重視從而也帶動了對漢碑額的重視,所以漢碑額真正地對書法及篆刻產生很大影響是在清代金石學興起及碑學興起之后。又因為東漢篆額有眾多的風格和獨特的面貌,是對秦篆的一種突破,因此極大地啟發了后學。其中鄧石如因為生活在大興碑學的時代,所以他的篆書大多得力于碑額,從而真正成為了篆書的解放者,并且他把小篆和碑額運用到他的篆刻中去,從而提升了他的篆刻,開啟了自己獨特的新面貌,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鄧石如之后還有很多的名家也受了漢代碑額的影響,例如: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吳昌碩等等。他們都是在某些方面吸收了東漢篆額的養分,從而開始了張揚自我,并且形成了新的表現方式,從而獲得了與以往不相同的美感。

四、結語

東漢碑額篆書在中國篆書發展史上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雖其字數和空間較少,但是無論從線條還是結構都具有裝飾性,夸張又富有變化,達到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碑額篆書的醒目、莊重、壯觀、裝飾性的特點,使得碑額篆書與一般的篆書不同,更加靈活多變、夸張生動。通過對篆書碑額風格的整理分析,梳理出這些碑額的書法風格特征,讓更多的人挖掘其中的藝術美感,從而使得篆書碑額得到相應的審美重視。

參考文獻:

[1]華人德.中國書法史·兩漢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2]劉天琪.隋唐墓志蓋題銘藝術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9.

[3]徐利明.書法史學教程[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7.

[4]呂叔湘,丁聲樹.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5]楊頻.碑額志蓋書法百品[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

[6]孫伯濤.兩漢刻石碑額[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7]蘇會婷.漢篆奇葩—碑額書法藝術[J].文學界(理論版),2012(12):290.

[8]高文.漢碑集釋[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5.

[9]劉江.篆刻教程[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

[10]楊清揚.兩漢碑額書法藝術試論[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2004(6):130-133.

[11]楊頻.飛騰夭矯:東漢碑額書法藝術賞鑒[J].《書法》雜志,2008(8):81-84.

猜你喜歡
風格
裝飾中的禪意風格
淺析極簡主義設計對海報設計的影響
淺析企業網站的吸引力
論陸游詞的“太白之風”
非“舞”之舞
淺談日本浮世繪設計藝術風格
電影視聽藝術中的影像色彩表達
解讀木刻版畫在動畫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