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學科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學科地位

2019-11-14 11:30鄒采芳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音樂學科中小學

鄒采芳

【摘 要】音樂學學科負責基礎音樂技能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滿足。對音樂學科的重新審視和重新定位,有利于學科的良性發展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音樂專業人才。本文從音樂學的角度闡述了音樂學對其他學科的滲透與合作,從而反映出中小學音樂的學科地位。

【關鍵詞】音樂學科;中小學;學科地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031-01

一、音樂學科對其他學科的滲透

1.營造語文課歡快、活潑的氣氛。

音樂和文學是息息相關的,中國歌曲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無一不體現音樂和文學的關系,例如,當欣賞古琴曲“流水”時,可以先了解一下“流水”的典故,伯牙遇見知音的故事,據說這是古琴歌曲“流水”的起源,說到這,學生們自然而然地想要欣賞古琴音樂流水,使語言和音樂融為一體,給學生留下一個想象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提升他們的欣賞能力,創造能力和對美的感知。

2.改變英語課枯燥乏味的狀態。

英語課堂上的英語歌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英語詞匯,語法和發音,培養他們的英語語言學習能力,這對提高他們的整體英語水平非常有幫助。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簡單的英語歌曲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他們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和樂于學習。例如,在上小學三年級第六單元的Happy Birthday這一首歌,當改變課堂教學方法,教大家唱英式歌曲時,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歌曲吸引,然后學生們輕松掌握課程。

3.培養科學課探究體驗的興趣。

科學課程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課程,也是培養學生聰明才智的課程。然而,許多學生發現學習科學很困難。所以就不是很喜歡。因此,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從生活中尋找科學,積極探索,已成為科學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在《聲音的產生》課程中,可以先讓學生聽聲音,讓他們去分析音樂中出現的樂器聲音,制作方法以及模仿它們。面對如此有趣的問題,學生將非常熱情并立即進入學習狀態,使教師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快速進入學習探索的狀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在解決這些科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體驗成功和幸福。

4.幫助美術課創設完美的情境。

將美妙的音樂穿插在藝術課上,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他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藝術之美,讓他們在音樂氛圍中陶醉,伴隨著積極的想象和強烈的審美情感,讓他們體驗過程感知與緊密結合,加深了對美的理解。有了這樣的知識和理解,學生的視野得到了擴展,精神得到了豐富,感情也得到了升華。例如,在《熱帶魚》課程中,我們可以將兒童歌曲《三條小魚》作為突破點,將音樂融入藝術教學,通過可愛的動畫和優美的歌曲創造美麗的海底世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二、音樂教育在中小學的學科地位

1.廣泛的內容和教育方式的多樣化。

音樂不同于其他學科,最重要的特征是他廣泛的內容和多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學形式。當音樂老師巧妙地設計教學方式,精心準備課程,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想,用各種教學方法來影響和改變學生,讓他們享受音樂,全心投入美妙的音樂世界,會激發他們的熱情,培養他們的感情。

2.音樂教育有利于開發智能。

近年來,隨著對素質教育的進一步認識,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培養人類智慧,人們情感,鼓勵人們爭取進步的特殊工具,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更有孩子擁有加入了學習音樂的行列。根據現代醫學專家的研究,人們認識到左腦具有邏輯思維功能,右腦具有想象思維功能,甚至一些科學家稱右腦為“音樂大腦”,這與創造性思維密切相關。音樂教育在發展右腦,培養人的想象力,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鬃?,愛因斯坦,托爾斯泰,歌德等,他們不僅是音樂藝術愛好者,而且對音樂研究也有很深刻的造詣。正是由于音樂對他們的意識和思想的作用,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基礎上,音樂教育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觀察,想象力和創造力。

3.音樂教育有助于身心健康素質的培養。

優秀的音樂可以使精神愉悅,并通過聽覺器官進入大腦皮層,發揮更強的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促進消化,緩解疲勞,改善健康。開展各種音樂課外活動,例如校園團體舞蹈,配合節奏做健康游戲,練習唱歌,學習樂器等形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學會減輕壓力。凈化思想,教育情感,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合作能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用的。

4.借助教材,讓學生感受美。

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的最佳刺激因素是對教科書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但事實上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有音樂愛好,學生往往會不斷感受和鼓舞,對此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音樂的美感,旋律,節奏等方面,以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感受到美感:(1)感受旋律。旋律是音樂的靈魂,他將音樂的所有基本元素有機地結合成一個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從而表達出一定的思想感情。(2)感受美的節奏。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沒有節奏的旋律會失去光彩。(3)與現實聯系,讓學生欣賞它。音樂以其獨特的表現喚起人們的情感,在培養人們的高尚情操和審美情趣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審美感受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式”和“比較式”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審美關聯評價,實現教育目標。

結語

音樂教育不是可有可無的,是學生教育中不可替代和被忽視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的情感需求強烈,但他們的情緒不夠成熟,不夠穩定。因此,通過音樂教育提高綜合素質尤為必要。中小學音樂課可以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易琴.淺談音樂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民族音樂,2010(3).

[2]殷劍鋼[1].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之我見[J].北方音樂,2017(37):220.

猜你喜歡
音樂學科中小學
簡析音樂學科與小學足球教學的整合
情商教育在小學音樂學科中的師生互動實踐
論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運用信息技術,讓音樂課堂活力紛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