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019-11-14 11:30謝靜晚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有效性課堂教學

謝靜晚

【摘 要】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歷史學科的重要性也在凸顯,只有更好的了解歷史,才能對我國的未來發展有更好的認識。歷史課程是初中新設課程,如何能夠讓剛步入初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歷史知識,是歷史教育工作者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被應用到教學中,現在筆者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反饋,對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176-01

自從初中歷史新課程實施以來,歷史老師們開始轉變原有教學理念,對現有教學方式不斷進行創新,圍繞新理念,認真組織教學,發揮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一、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意義

初中歷史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為目標。對于學生而言,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獲取、理解、掌握更多歷史知識,有利于學生建立歷史知識網絡,最終提升學生的歷史成績。對于老師而言,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可以有效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使學生學習變得簡單且高效,從而有效實現教學任務。

二、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當前社會飛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歷史學科作為初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越來越得到老師們的重視。然而,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目前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即使對所學歷史知識點完全掌握,依然不能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因此,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們去重視的一個問題。

1.轉變教學觀念,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重要性。老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和引導者,對于學生的學習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可以這樣說,老師的教學觀念好壞與否,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并決定了歷史課程的教學優劣和最終的教學質量。傳統教學觀念中,老師是課堂的教學主體,控制整個課堂的走向,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課就可以,老師講學生聽,所謂高質量的教學就是學生將老師講的知識一字不落的記了下來。真正高效的教學課堂不是看學生記了多少,而是看學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樹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教學觀念,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改變原有的枯燥呆板的教學模式,通過真摯融洽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的有效互動。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時間,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2.課前巧妙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原始動力,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導入是一門有效的教學形式,方法很多,需要歷史教育工作者根據教材內容,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巧妙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課時,可以在開始講課之前,用多媒體播放開國大典的影像,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主席的雄偉氣魄,讓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油然而生,從而更容易理解這堂課要表達的內在含義[1]。

3.優化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效率。

眾所周知,教學設計非常重要,可有效提升課堂效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隨之提高。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優化教學設計,把教材內容變的更生動更形象,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除此之外,優化教學設計應以課標為基礎,從實踐中可知,學習歷史課程記憶是最基本的,要求學生能夠正確記憶所學的基本史實。因此,老師需要幫助學生去有效記憶,引導學生總結記憶的方法,以達成教學要求。在記憶層次基礎上,學生還需要對所記憶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從而對歷史問題形成初步的認識。老師可以強化訓練實戰,結合識記結果,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運用所掌握歷史知識來分析歷史問題的因果關系。老師對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就是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所學內容進行再創造,最終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

4.有效利用電子互動白板教學系統。

歷史知識都是已發生過的事件,年代久遠,地域空間概念強,錯綜復雜,且比較抽象,學生在生活中很難獲取直接的生活經驗來進行驗證。所以,老師可以借助白板教學系統,把抽象的歷史知識變得更為具體化,把陌生的知識變得熟悉,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且更方便感受。例如:在教《張賽出使西域》這堂課時,可以把電視劇《大漢天子》里面所有的有關張賽出使西域的視頻截取下來,組成一個完整的張賽出使西域的視頻;另外還可以利用拍照功能,把那些感人的畫面拍下來,在光、聲、色的多重刺激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更感性的認知,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2]。

5.實施合作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每位成員都能認識到自己與小組其他成員是一個整體,要積極與其他成員互幫互助,共同努力。老師可以通過分配學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習《南方經濟的發展》這堂課時,老師講完課堂基本知識后,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都有哪些?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談談人口流動、地區交流對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笨梢宰寣W生分組進行討論,最后老師進行點評。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之后,教育行業對于老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如何能更有效的改善當前的教學質量是每位老師都在思考的問題。初中歷史老師們也在不斷探索和總結,不斷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不斷在課程設計思路上進行創新,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化和重組,從而實現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曉莉.試論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2019,(31):71.

[2]王興萍.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散文百家(下),2019,(6):270.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有效性課堂教學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