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

2019-11-14 11:30周曉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閱讀小學語文應用

周曉

【摘 要】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是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過程中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引入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開展的同時進行寫作方面的訓練,通過以讀促寫的方式,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讀后感寫作豐富情感體驗,在仿寫中學習寫作技巧,通過續寫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要注重學習文章中的語言表達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14-01

引言

閱讀是人們運用文字來獲取信息、發展思維、認知世界的主要途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對學生的學習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閱讀與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二者相輔相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

一、進行文章讀后感寫作,豐富情感體驗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感悟課文中深厚的思想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實現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通過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開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深入挖掘潛在的深厚情感,研究作者的表達方法,通過寫讀后感的形式做文章,將自身的真實情感和想法記錄下來,進一步增強情感體驗。并且還應該對那些優秀的文章提出表揚,這樣學生寫讀后感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寫作欲望會更強,也能夠更加自由暢快的表達自己,實現語文能力的不斷提升[1]。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閱讀之后就會對文中這個小女孩的悲慘遭遇產生同情心,這么冷的天一個人孤單的在外面,無依無靠,流離失所的,再聯想到自己的現實生活,幾乎也是這么大的年紀卻能夠享受溫暖和愛,可以坐在教室里讀書,必然會感慨生活的來之不易,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進步,努力成長為未來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想到了類似的人或事,情感得到了熏陶和升華,又通過寫讀后感抒發出來,這樣的學習顯然是高效率的。

二、仿寫優秀作品,學習寫作方法技巧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的很多課文都是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運用了多種寫作方法,完成了對整篇文章的構思和寫作,可以說是能夠為學生的作文創作提供規范化的藍本。很多小學生都會覺得自己不會寫作文,不具備有效的寫作方法,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作者的表現方式和表達手法進行摹仿,有目的進行仿寫,這樣可以有效鍛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2]。比如當講解《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時候,作家贊美了桂林山水的美,每位學生對桂林山水的美景充滿了向往。因此在閱讀中,學生會細致地閱讀,發現作者從山、水這兩個方面描寫桂林的美景,將桂林山的奇秀險、漓江的靜清綠描繪出來。另外,課文中還用到排比手法,將桂林山水的特點淋漓盡致的刻畫出來。當老師帶領學生分析完此篇文章后,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本篇文章結構、寫作手法、表達方式等仿寫一篇文章,主題學生自選,可以描寫自己的家鄉,也可以描寫曾去過的地方。

三、嘗試續寫文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雖然處于初級階段,但是想象力卻很豐富,這其中就閃爍著創新的火花。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能夠根據課文性質適當的將課文情節外延,讓學生發揮想象,開展續寫,達到讀寫結合教學的目標。例如對于《坐井觀天》,就可以引導學生先了解這篇寓言的內容,然后對情節進行延伸,思考當青蛙跳出井里看到外面的世界之后,會有如何的反應,這樣的寫作學生也有很濃厚的興趣。再例如講解《幸福是什么》這篇課文的時候,當學生明白了作者筆下的幸福是什么之后,要鼓勵學生再進行續寫,挖掘作者的內心世界,同時融入自己對“幸?!边@個詞的個性化理解。續寫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也會更有閱讀和表達的興趣,當他們能夠出色地完成這些學習活動以后,從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了作品的創作[3]。

四、學習語言表達手法,提高知識應用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人類的思維活動主要借助語言來進行。而小學生學習經驗、社會經驗較少,語句的積累明顯不足。例如,在作文課上,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明明有新穎的立意和巧妙的構思,但仍然無法寫出較為滿意的文章,這正是由于學生語言積累不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強調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因而,教師可以采取讀寫結合的方式,以寫作幫助學生積累素材,靈活運用學過的語句知識,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為實現學生語句的靈活運用,教師也可以運用所學文章中的語言表達手法,要求學生進行形態轉換,幫助其體驗不同句子形態的不同效果,使其語言、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4]。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閱讀教學中,五壯士為了保護部隊主力和人民群眾將生死置之度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其中的一段文字,要求學生在不改變原本語句含義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修辭方式,將句子形態轉換描寫,學生在寫作練習中,會在教師引導下運用夸張手法、反問手法、比喻手法等,有效實現所積累語言的靈活運用。如此以來,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進而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開拓學生知識視野,豐富學生寫作經驗的重要途徑,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還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壽宗.讀中學寫以寫促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2(12):23-25.

[2]張金娟.淺析讀寫結合在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7(13):113-114.

[3]姚源和.“讀—寫—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5,5(29):97-98.

[4]陳慧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7(01):50-51.

猜你喜歡
閱讀小學語文應用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