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校外課程資源,提高音樂教學魅力

2019-11-14 11:30秦莎麗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中學音樂現狀

秦莎麗

【摘 要】開展中學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心智,培養學生的樂感和音樂天賦,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學生可以在不同的音樂中享受快樂,緩解學習壓力,放松心情,體會音樂文化的內涵。本文將探索中學音樂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策略,希望可以為中學音樂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音樂;校外資源;現狀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72-01

正課程資源是課程實施的背景和條件。課程內容的整合性、目標的開放性和實施過程的動態性必然需要豐富的課程資源作為載體和支撐。新課標指出:音樂課的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教師既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要善于挖掘校內校外音樂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散發魅力。

一、中學音樂課程開發的意義

課程資源從廣義上說是指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支持教學活動的各種資源。課程專家認為,課程資源的豐富程度,課程資源的開發和運用水平,直接決定著課程實施的范圍和水平,意義重大。積極開發、利用音樂課程資源是由中學音樂課程的性質決定的。音樂課程的教材編寫具有局限性,難以體現地方特色的差異性,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彌補了課本教材的局限性。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蘊涵著豐富的地方文化和歷史內涵,所以音樂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社會生活中涵蓋著豐富的音樂資源。要我們教學融入到社會生活的大課堂中,吸收社會資源,拓展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中學音樂的教學現狀

1.音樂課程教學地位不受重視。

當前在音樂的教學實踐中,音樂課程的教學地位得不到重視,很多人對音樂課程的開展意義認識不到位。在很多學校中,除了藝術生的特殊學習之外,大多數的中學生是沒有多少時間去接觸音樂的,將全部的教學時間都應用與應試教育的考試科目中,這些現象都嚴重阻礙了中學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

2.音樂課程形式單一內容匱乏。

當前在音樂的教學實踐中,音樂課程的形式單一且內容乏味,學生缺少參與的熱情和興趣也是不可忽視的突出現象。根據權威調查研究顯示,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可以分為行為參與認知參與和情感參與這幾種,其中保證學生的情感參與是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獲得有效性的關鍵。但是當前在很多的音樂課堂上,教師還是普遍采用學生聆聽教師講授的傳統教學方式,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流行音樂對于音樂教學產生沖擊。

中學生比較時尚,喜歡聽流行音樂與歌曲,很多學生為了學習流行音樂付出許多的時間與精力,但是對音樂學習卻并不是十分的感興趣,嚴重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與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4.音樂教學設備不完善。

音樂教學及其需要一定的教學設備來支持,而現階段大部分中學對于音樂教學的不重視,導致在音樂教學設施這一方面遠遠達不到音樂教學的需求,像音樂教室、音響設備等音樂設備的缺失,讓學生沒有進行音樂欣賞課的條件,自然嚴重影響了中學音樂教學的效果。

三、運用校外資源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1.大力開發,利用校外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于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知識的共同構建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1)大力開發、利用校外藝術課程資源。指導學生去圖書館,收集相關的VCD光盤、收看相關的音樂電影、電視、上網查詢鄉土資源。通過這些方法來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和創新能力。

(2)將師生的生活和經驗融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傳統的音樂教學,如鋼琴、小提琴等,總是一個老師對一個學生,老師永遠處于主動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年齡較大的學生能夠接受,而對較小的學生來說就太壓抑了。我們可以利用故事法、創設情景、游戲法、體態律動、表現法、創作法等綜合為一體,讓每一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都有機會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老師也是其中的一員,師生一起吹拉彈唱。這樣,老師和學生更容易溝通,同時,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表演家。在這種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人的潛能可以自由發揮,無論是身體的協調性、肢體的表現力、音樂的創造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借用影視,拓寬音樂教學資源。

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我們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圍繞美育來進行。而如果僅僅靠聽錄音或老師唱,那樣的感受絕對是蒼白無力的,很難讓學生真正的從心靈獲得共鳴。音樂教學心理和音樂感知心理研究也證明,音樂感知活動不僅僅是一種聽覺感知活動,而是多種感知通道的協同活動。人在感知特定的對象時,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對特定對象的把握就越全面、越精確、越豐富,越深刻。

影視節目因其精美的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它能在短時間內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處與音樂情感相和諧的氛圍中,很快與之發生情感上的共鳴。由此可知,如果教師能精心準備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影視節目,不僅能調動起了學生學習、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還能引導學生更深刻、更直接的感受和體會教材內容。尤其是音樂電視,它使音樂更加形象化、直觀化。這對缺乏音樂想象力、音樂感受能力的中學生而言,興趣更濃、感受更直接、體驗更深刻。

3.利用網絡媒體,開發利用信息化課程資源。

在網絡經濟的時代,各種知識信息撲面而來,它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不同以往的獲取知識的辦法。網上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可供享用,其中也有許多音樂教學方面的資源。教師就應該利用這一方便快捷的途徑,優化音樂課堂教學。

這一方式尤其適用于學生不熟悉的教學內容。如欣賞《快樂的啰嗦》,我干脆把音樂課堂搬進了電腦室。學生通過網頁瀏覽了解了彝族的居住環境、服飾、風俗人情及火把節夜晚的歡樂這后,再欣賞音樂學生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音樂所表現的情緒、內容和場景。另外,隨著許多教學網站的陸續開通,許多同行的論文、教案、課件都在網上進行交流。甚至還可進入教學論壇、聊天室得用QQ等方式進行教學心得交流,互傳信息、資源。這樣音樂教師就能掌握信息動態、熟悉了解課程改革的態勢,使自己始終處于教學的前沿。

由此不難看出,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和共享性為今天的音樂教學提供了非??旖莺捅憷臈l件,無論是音樂家的介紹,歌曲、樂曲的分析,音響資源的豐富都大大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在課堂上充分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不僅僅可以使學生大量的接觸音樂和音響資料,加強課內外學習興趣和能力,同時優化了我們的教學工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時代的進步促使我們的音樂教育也要不斷地發展進步,將校外課程資源應用注入滲透于中學音樂教學開展中具有一定的現實發展意義,教師應當勇于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局限,勇于在現實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不斷嘗試探索,更好的挖掘發現運用;從多元化的音樂類型展開教學的設計,符合學生所處年齡階段心理特征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音樂教學開展的教育意義,提升強化學生自身的音樂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身個人的音樂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楊諶.淺談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1):25.

[2]周嵐.音樂對中中學生心理素質的潛在影響[J].教學與管理,2012(7).

[3]徐梅.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J].福建藝術,2012(21).

[4]陳戎.素質教育視域下的校外音樂教育探討[J].北方音樂,2014(10):94.

猜你喜歡
中學音樂現狀
淺談中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