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民族地區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2019-11-15 03:49余文興
學生之友 2019年1期
關鍵詞:民族地區家庭教育

余文興

摘 要:民族地區家庭教育對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以及學習風氣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對其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的生活習慣、語言、行為等首先是從家庭中形成的,孩子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從這里萌芽和滋長。孩子的成長和學習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有著緊密的聯系,并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關鍵詞:民族地區;家庭教育;素質提高

一、家庭環境對學生素質提高的影響

(一)沒有良好的家庭氣氛

黔西南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所占比例較高,好多孩子都來自偏遠的農村,隨著父母到城里租房子讀書,父母就在城里找一份工作,上班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很多時候,父母上班,根本管不了孩子的學習。還有的是父母租好房子,送孩子到城里讀書,讓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來帶,這樣的學生有很多,自然就談不上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和閱讀環境

現在,大多數少數民族的家庭,父母的文化層次還比較低,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不講漢語,而是全用本民族語言,并且也不看報、看書,也不會給孩子買各種書刊讀物,從而使孩子接觸漢語晚,幾乎要到上學,才開始學習漢語。這樣使孩子失去了良好的閱讀環境,導致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差,閱讀能力低下。

(三)少數民族有良好的舞蹈、繪畫、音樂藝術環境

少數民族擅長用舞蹈、繪畫、音樂來表現勞動場面這一傳統特點為少數民族孩子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藝術環境,使孩子從情感的真實的表現,手眼的配合,對周圍事物的理解,創造性的發展都得到了鍛煉。所以在學校,少數民族學生音樂、舞蹈、是佼佼者,在社會上涌現了不少靈敏民族音樂、舞蹈藝術家。

二、少數民族家庭代間傳承性對學生素質的影響

代間傳承性是指父代所保留的原有的行為品質,不自覺的被子代繼承,延續下來。父子代間傳承性是在潛移默化中必然進行的,發生具有必然性。少數民族地區由于計劃生育的照顧性與不徹底性,導致一個家庭有多個孩子的家庭結構。把這種家庭結構與獨生子或雙生子家庭結構比較不難發現,獨生子家庭結構一個家庭只負責一個孩子的教育,那么,父母對孩子的投入是精力充沛的,投入情感是豐富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照顧到,關心到。但對于一個家庭多個孩子的結構來說 ,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少之又少,微不足道。因此,兩種家庭培養出來的學生在正方向的素質上是不同的。

許多少數民族的父母,由于受封建思想、封建家教的影響,仍把我國封建家庭和子女關系的準則——“父為子綱”作為今天的教育指導思想。父母和子女的關系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父母享有特權,子女要絕對服從,不得違抗,這樣父母對孩子管束過于嚴格,孩子都要按父母的意志行事。這種封閉的模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只要離開父母,來到遠離家鄉的學校里上學,他就象出籠之鴿,要任意放飛自己,去尋找自己的自由。結果就出問題了,孩子來學校里什么都想試一試。這一試就導致許多社會問題的產生,所以說對孩子管束過嚴,不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權利和余地,不給孩子分辨是非的機會,不讓孩子自己體驗,自己在實際中鍛煉自己,檢查自己的封閉教育模式對孩子的行為品質是有極大的影響的。

三、少數民族家庭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對學生素質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家長)對有特定關系(血緣關系)的受教育者,通過特定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實施的一種教育。家庭中的成人承擔著傳播道德行為、傳授一定的文化生活知識的任務,家長必須履行對子女教育的義務,用所具有的知識、技能、行為以及所掌握的社會規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受到父母文化素質影響所形成的家庭微環境、個性心理環境將影響孩子的成長。父母文化素質的高低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影響深遠。

文化水平低,教育觀念滯后是造成少數民族地區家庭教育同學校教育脫節的根本原因。在家庭教育中,沒有意識到教育具有隱性,想不到自己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言行,行動魯莽,語言粗俗,在孩子面前沒有表現出家長的風范。受父母影響,孩子慢慢也滋長了一些不良的想法并體現于言行舉止上。在家庭中,家長沒有起到榜樣作用,沒有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表現在,認為教育則是學校的責任,因而家里不提供學習的機會,帶著孩子忙于干家務農活類,使學校教育得不到延續,學生家庭作業完不成,這對長期生活在身邊的孩子影響甚大。從教育實踐中發現,凡是非常優秀的學生與家長高尚的品德、文化基礎有關。如今的家庭教育中,還表現出家長嗜好賭博迷信活動,對孩子的學習過問太少,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四、少數民族家長外出務工對學生素質的影響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化,當前農村的經濟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有較大的轉變,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及其沿海一帶。特別是在我州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很多人選擇了“打工”這條路。在學生中有絕大多數的家長終年在外務工,子女有的被寄托給親戚,有的委托給家中年邁的老人,有的甚至是孤身一人。每當要求學生請家長時,得到的回答要么是“父母打工去了”,要么是“我的爺爺和奶奶在家,他們來行嗎?”

家長為了生計而長年奔波在外,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緩解了一時的經濟困難,基本上滿足子女上學所需的花費,可他們忽視也忘記了更重要的事情——對子女的教育。家長片面地認為,只要滿足了子女對金錢的需要,孩子就會好好學習,自己也盡到了責任??伤麄儾恢サ募彝ソ逃菬o法用金錢彌補的,孩子被扭曲的心靈和形成的孤僻、任性、倔強的心理已很難矯正,“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思想觀念在孩子的大腦中萌芽,要靠金錢、溺愛來補償給子女只會適得其反。這些孩子大都學習成績差、紀律觀念淡薄、經常與社會上的不良人員來往,沾染了社會上的惡習。

參考文獻:

[1]祁萬良. 淺談民族地區學生家庭教育問題及其解決的措施[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1, 08(1):128-128.

[2]賀光明. 淺談民族地區農村高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 讀書文摘, 2016(2).

猜你喜歡
民族地區家庭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見
論猶太人的金錢觀教育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民族地區城鎮規劃現狀淺析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