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關系

2019-11-16 09:01王蘭英殷德年
中華心臟與心律電子雜志 2019年4期
關鍵詞:支數穩定型心絞痛

王蘭英 殷德年

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紅細胞體積異質性的重要參數,相關研究已證實,RDW 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危險因素之一,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預測價值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但其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如病變支數、狹窄程度)的關系,還有待進一步探討[1]。 糖尿病作為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可使患冠心病的風險提高2 ~3倍。 有研究發現,冠心病與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關系密切,血液中HbA1c水平每上升1%,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即增加25%左右[2]。 但是,目前關于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清RDW、HbA1c 與血管病變嚴重程度關系的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選取膠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4 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探討血清RDW、HbA1c 水平與血管病變嚴重程度的關聯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膠州市人民醫院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4 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6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冠心病患者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療程指南更新》[3]中不穩定型心絞痛診斷標準,排除周圍血管栓塞性疾病者、陳舊性心肌梗死者、合并內分泌系統疾病或腫瘤者、具有多發性大動脈炎或血管炎等其他可能引發血管狹窄病變者。 女48 例,男36 例;年齡36~81 歲,平均(56.12±5.24)歲;冠狀動脈血管造影發現血管病變支數為:單支19 例,雙支39 例,三支及以上者26 例。

1.2 血清RDW、HbA1c 水平檢測方法

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離心取血清,用低壓液相色譜法檢測血清HbA1c 水平,用全自動細胞分析儀檢測血清RDW 水平。

1.3 觀察指標

冠狀動脈病變支數、冠脈狹窄程度、血清RDW、HbA1c 水平。 用計算機密度測定法評定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完全阻塞記為100%,狹窄率76%~99%為重度狹窄,50%~75%為中度狹窄,≤49%為輕度狹窄,0 為無狹窄。 分析冠狀動脈病變支數、狹窄嚴重程度與血清RDW、HbA1c 水平的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多組數據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冠狀動脈病變支數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較

不同冠狀動脈病變支數患者血清RDW、HbA1c水平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隨著冠狀動脈病變支數的增加,患者血清RDW、HbA1c水平逐漸升高(均P<0.05)。 見表1。

表1 不同冠狀動脈病變支數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較(±s,%)

表1 不同冠狀動脈病變支數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較(±s,%)

冠狀動脈病變支數 例數 RDW HbA1c單支 19 13.38±0.94 4.62±0雙支 39 14.23±0.83 6.37±1三支及以上 26 14.92±0.79 7.83±2 F 值 18.302 20.837 P 值 <0.001 <0.001.51.64.13

2.2 不同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較

不同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患者血清RDW、HbA1c水平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隨著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加重,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逐漸升高(均P<0.05)。 見表2。

表2 不同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較(±s,%)

表2 不同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患者血清RDW、HbA1c 水平比較(±s,%)

冠狀動脈狹窄程度 例數 RDW HbA1c輕度 23 12.73±0.72 4.15±0中度 19 13.42±0.31 5.82±0重度 35 15.83±0.84 6.63±0完全阻塞 7 16.23±0.31 8.13±0 F 值 125.195 95.592 P 值 <0.001 <0.001.52.43.82.64

2.3 冠脈狹窄病情與血清RDW、HbA1c 水平的相關性

血清RDW、HbA1c 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支數呈正相關(r=0.543、0.746,均P<0.05);血清RDW、HbA1c 水平與冠狀動脈狹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r=0.472、0.641,均P<0.05)。

3 討論

不穩定型心絞痛以冠狀動脈狹窄、閉塞為病理基礎,主要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碎裂、脫落引起,而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病理機制之一就是炎癥反應,炎癥細胞分泌的白細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多種炎癥因子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進展,加重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 尋求一種簡單可靠、方便快捷的方法預測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是臨床研究的熱點。

近些年,隨著細胞生物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疾病發生、進展過程中的一些血清因子水平變化逐漸受到臨床關注。 相關研究已經證實,RDW 與不穩定型心絞痛疾病過程中的炎癥反應密切相關,認為炎癥因子可通過以下作用機制或途徑影響RDW 水平:炎癥因子可影響紅細胞生成及細胞膜的可塑性,進而增加紅細胞的可塑性;炎癥因子可影響細胞內鐵代謝及促紅素生成而影響RDW;炎癥因子能影響骨髓幼稚紅細胞的合成及釋放而影響RDW[4]。 RDW水平高低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而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的過程也是炎癥反應過程,因此血清RDW 水平可反映冠狀動脈病變程度。 本研究通過觀察發現,隨著患者冠狀動脈病變支數的增加及狹窄程度的加重,血清RDW 水平逐漸升高(P<0.05),說明血清RDW 水平對預測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具有一定價值。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血糖異常的患者比例較高,HbA1c 是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較為客觀的指標。 有學者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HbA1c 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群,且患者血清HbA1c水平隨著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加重而上升,這可能與冠心病患者高代謝狀況及糖代謝異常有關[5]。 但是,HbA1c 如何在冠狀動脈病變過程中發揮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可能是因為HbA1c 可增強血管內皮素活性,激活內皮素-A 受體,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促使血管痙攣收縮,激活單核細胞、淋巴細胞遷徙至血管壁,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最終轉化為泡沫細胞生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血清HbA1c 水平升高,可促使血清IL-1、CRP、TNF-α 水平也上升,參與冠狀動脈病變早期內膜增生過程。 本研究發現,隨著冠狀動脈病變支數及狹窄程度增加, 血清 HbA1c 水平也逐漸升高(P<0.05),說明血清HbA1c 水平對判定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具有一定意義。 本研究通過Pearson相關分析發現,冠狀動脈病變支數、狹窄嚴重程度與血清RDW、HbA1c 水平呈正相關,說明血清RDW、HbA1c 水平與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通過檢測其水平變化,可指導臨床診治。

綜上所述,血清RDW、HbA1c 水平與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通過檢測其水平,可指導臨床診治。

猜你喜歡
支數穩定型心絞痛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醫證型與血脂和炎癥指標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冠心病心絞痛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的效果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
32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對慢性穩定型冠心病的臨床診斷價值
股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鋼板與PFNA治療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較
心絞痛
降低A牌號細支卷煙含梗簽煙支數
企業債與信用債市場下的擔保增信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臥位性心絞痛
烏斯特讓檢驗紗線支數測量更精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