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木偶表演藝術的突破與創新研究

2019-11-16 06:45賴英
青年時代 2019年27期
關鍵詞:藝術創新木偶戲文化傳承

賴英

摘 要:木偶表演的發展見證了我國歷史的發展和朝代的更替。迄今為止,木偶戲已有數千年歷史,作為我國非物質遺產中的一枚瑰寶,木偶戲的傳承、發展與創新,是與每個文化人都息息相關的事情。木偶戲的創新和突破離不開新鮮元素的諸如,也離不開文化人的探究和摸索,無論是木偶的制作還是戲劇的編排都要與當下主流文化所契合,也要保留木偶戲的傳統特色,既做到文化傳承,又要兼顧文化創新。本文結合了木偶戲發展現狀以及當前文化發展趨勢,深入分析了推動木偶戲創新、發展的關鍵點。

關鍵詞:木偶戲;文化傳承;藝術創新

一、木偶表演的發展現狀

提到木偶表演的發展與創新,離不開木偶劇團的努力,在分析木偶戲生存現狀的時候,也需要深入了解我國當前木偶演出行業的現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民間劇團的生存現狀

我國現存的木偶戲多發源于廣西地區,在這一地區有超過二百個民間劇團。民間木偶表演有著更為濃厚的鄉土氣息,在重大節日、活動中,各個家庭都會邀請民間表演者到自己的家里演出木偶戲。民間劇團主要是以家族為單位,規模最小的劇團是夫妻二人搭檔表演,一人負責音樂,另一人負責控制木偶。而大一點的劇團則是以家族里的幾代人或者是幾個家庭之間組成的團體。規模較大的演出團體在木偶控制上有著更細致的分工,可以演出劇情較為復雜、人物較多的木偶劇。

民間團體除了表演人員數量不足以外,道具的制作也比較簡陋,劇本的更新速度很慢,甚至部門團體是沒有創新的,因為他們日復一日演出的是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劇情,而且節假日、婚喪習俗保持不變,就更不需要調整演出內容或者是制作新的木偶形象了。民間木偶表演缺乏專業的培訓,而且演出規模較小,但是他們在演出過程中使用的木偶形象都是由團員們手工制作的。在剪裁和切割上更加細致,而且木偶形象的顏色也更加細膩、濃厚,結合了本地風俗的木偶形象,在制作的時候不僅僅有著本地的文化色彩,也飽含了手藝人的情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但是隨著當代文化的不斷沖擊,也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民間團體表演的次數也在逐年減少,而木偶制作的手藝也難以得到傳承。家族中年輕一代基本在外務工,在養家糊口和手藝傳承面前,他們更多的是選擇了前者,這就導致民間手藝面臨著失傳的威脅。

(二)專業劇團的生存現狀

各個地區的專業木偶劇團面臨的不僅僅是文化沖擊這一問題,大量的從業人員進入到了老年階段,其身體狀態和家庭壓力難以允許他們繼續從事這一工作。而劇團中的主力人員也面臨著無演出、無職稱的尷尬局面。少部分劇團由于本地政策、演出市場等方面的因素,也出現了人員數量銳減、經費不足等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難以保證演出的正常展開,也難以對現有的木偶資源進行維護,藝術創新對于這樣的劇團來說更是天方夜譚。如果說限制民間劇團發展的是強烈的文化沖擊,那么限制專業劇團發展的是人員的流失以及演出市場萎縮等原因。我國各個地區每年的木偶演出場次正在逐年銳減,專業劇團的演員具備極強的業務能力,對于演出節奏的把握也相當專業,但是觀眾們對于木偶表演的不理解和不感興趣,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演出無法得到正常排期。

二、藝術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木偶表演的生產現狀并不理想,而我國的藝術創新也陷入了一定的誤區,想要推動木偶表演的發展,不僅僅要意識到木偶劇發展遇到的難題,也要對藝術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所謂的藝術創新指的是在現有的藝術文化基礎上,通過改變演出形式、引入新元素等方式,為現有的文化藝術注入新鮮血液,使其恢復生命力,從而適應現階段的文化發展趨勢。也就是說,文化創新并不是要拋棄現有的文化,去創建新的文化藝術,而是要對傳統文化或者是現有藝術形式進行繼承,在繼承的基礎上融入新的內容。每次提到藝術創新,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拋棄舊文化,創造新文化,但是這是一種與文化傳承相背離的理念。文化創新的目的在于為傳統文化帶去生命力,使得傳統文化可以在文化發展的大環境下不被淘汰。

三、木偶戲的突破與創新

想要讓木偶戲得以發展和延續,不僅僅需要從演出內容、木偶形象設計等內部因素中入手,觀眾群體、演出規模等外部因素也會影響到木偶戲的生存和發展。國家可以通過整促扶持木偶戲發展,但是想要真正將這項藝術普及開來,也需要大量的經費作為支撐,以保證各個環節可以順利展開。

(一)面向兒童觀眾進行創新

木偶戲起源于民間,也發展于民間,是一項獨特的文化藝術。在當前的文化環境下,木偶戲如果想要發展、普及,可以借助兒童藝術表演的發展來實現自身的突破。在我國兒童文化藝術中,木偶劇占據了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兒童木偶劇的發展也陷入了瓶頸期。在制作木偶劇的時候,可以引入現代元素,將現代兒童文學引入到木偶劇的劇本題材中。

想要吸引更多的兒童群體關注木偶劇,首先要對木偶本身進行全新的設計,結合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制作出更加生動、形象的木偶人物。傳統的木偶形象制作都是以人為主,將劇中每個人的特點刻畫的淋漓盡致,但是在引入了現代文學藝術和兒童影視作品后,我們會發現在這些作品中,動物形象占據了主要地位。動物形象的制作,可以提升整部木偶劇的吸引力,而且動物形象的制作難度要遠低于人物形象的制作,降低了木偶制作成本。

除了引入新的木偶形象以外,在劇本制作和選擇的時候,也可以結合當下在兒童群體中比較熱門、流行的動畫作品或者是文學故事,讓兒童們可以在木偶劇中接觸到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如果木偶劇的主題不能夠吸引觀眾,那么觀眾也無法沉下心來去欣賞演出,更不能做到對木偶表演產生興趣了。因此,借助當下熱門題材吸引更多的兒童以及父母,讓他們可以感受到木偶劇的獨特魅力,實現木偶劇在群眾們的中的傳播。

(二)提升木偶表演的制作水準

現階段木偶制作以及演出編排還存在一些小問題,為了吸引到更多的觀眾,也為了向觀眾們展示更好的演出效果,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提升制作質量,以呈現出盡可能精美、生動的表演。木偶的制作可以分為手工制作和機械制作兩種,前者的制作效果最好但是耗費的時間也比較長,很多國家級的木偶演出,為了保證木偶質量以及形象的還原性,都會采取手工制作。但是隨著批量生產的普及,現在很多劇團也會選擇機械制作,既保證了制作效果,又能夠節省經費,而且機械化生產可以制作出更多當下熱門的角色,為劇本的編排帶去便利。

在劇本編寫、演出編排的時候,要注重故事的流暢性,也要引入新元素。一味再現經典作品,可能導致觀眾們產生厭煩情緒,時間長了也就不再關注木偶表演了。木偶劇的背景設計、每一幕的銜接都要自然、流暢,一場精心設計的演出,加上木偶本身的人物魅力,是足以打動現場觀眾們的。

(三)讓木偶表演走進生活

木偶表演的創新和發展不僅僅與文化趨勢、國家支持有關,也和普通民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將木偶表演打造成受觀眾們喜愛、感興趣的藝術,可以提升木偶劇的國民熱度,為其發展和創新帶去了一定的推動力。除了提升演出質量,改進木偶人物制作以外,有關部門也可以通過開展講座、社區活動等方式,讓木偶表演可以走進觀眾們的生活中?,F如今網絡媒體十分發達,可以通過設立公眾號、微博等方式,借助互聯網的影響力將木偶文化宣傳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各個地區,可以開展木偶制作的活動,并為學生和廣大市民們提供參與到木偶表演制作、演出等環節的機會。當民眾們以另一種身份,從另一種角度去接觸、了解木偶藝術的時候,不僅僅會被這一文化藝術所吸引,也會為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國家政策扶持

除了民眾和演出人員的努力外,國家應對各個地區的民間劇團提供政策扶持,或將其收編到專業劇團中來。不僅僅保證了木偶制作手藝得到傳承,也可以為民間藝人帶去生活保障,減少后顧之憂以便可以進一步的推動木偶演出文化的創新和發展。而對于各個地區的專業劇團,則應注重工作人員職稱評定審核效率,確保他們的工作能夠得到認可和鼓勵。木偶表演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木偶表演者、制作者的努力,而保障他們的生活,也是在穩定木偶演出的發展動力。同時,也需要為木偶劇演出的場次和場地安排作出努力,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針對門票定價制定補貼政策,以便吸引更多觀眾。

四、結束語

木偶演出的創新和突破不僅僅局限于演出本身的創新,也要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讓觀眾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接觸到木偶表演,而不是將這項藝術禁錮在舞臺上。通過提升劇本質量以及木偶制作的水準,可以讓觀眾們在欣賞演出的時候看到傳統文化的與時俱進,在生活中普及這項傳統文化,可以讓更多沒有接觸過木偶表演的民眾們產生興趣,從而自發的加入到傳統文化的普及隊伍中,有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眾的宣傳和傳承。

參考文獻:

[1]陳佑.在繼承中尋求突破——廣東木偶制作的傳統繼承與改革創新[J].南國紅豆,2009(4):82-83.

[2]魏明華.木偶表演藝術的突破與創新[J].大眾文藝,2013(12):174-174.

[3]張靜.木偶表演的繼承與創新[J].藝海,2010(6):38-38.

猜你喜歡
藝術創新木偶戲文化傳承
木偶和木偶戲
傳統戲劇——木偶戲
木偶戲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及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