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課“專業定制”教學探究①

2019-11-19 06:40于希勇
關鍵詞:思政課準則思政

于希勇

(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定制”(customized)本為商業用語,意思是為客戶量身剪裁。因其符合當今時代人們追求品質和個性的心理,被一些未來學者預測為“改變未來的十大技術”。本文借用“定制”這個名詞“客制化”“個性化”“契約化”等內涵,將“思政課”教學的“專業定制”界定為:在尊重新時代大學生專業特性、思想個性的基礎上,發揮教師教學特長,從而實現“教”與“學”的契合,教師教學特長和學生專業特色的耦合,從而有助于展開思政課教學的“深度學習”。

一、高校思政課教學“專業定制”之意義

(一)課程意義:有助于統整“課程思政”元素

高校思政課“專業定制”,意在實現在專業課中有思政元素,也在思政課中體現專業元素,從而打通思政課與專業課之間的“梗阻”,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相融性。雖然無法窮盡專業與思政課的契合點,思政課也有其自身的課程體系不容拆解。但是,如果能在一門思政課中找到幾個可以和專業契合的“亮點”,那么就有助于幫助該門課成為與學生的美好約定,讓思政課程在整個高校課程中留下一道風景。風景,不僅是外在美麗的象征,還表征著一種超越教材而與學生現實相聯結的精神關聯。

(二)教學意義:有助于“教”與“學”之間的意義建構

美國教育家查理斯·西爾伯曼在《教室的危機》中指出了一種教學“風險”,即教學內容的正當性與學生自我意義建構的分離:“學者知道學生應當學習什么,但潛藏著一種危險:他們不過問學生想要什么。他們不考慮學生的特點、興趣、要求,僅僅著眼于專門科學的知識結構、理論系統去構成學科內容?!蔽鳡柌诖颂岢隽苏n程是否適合學生的教育“適切性”(relevance)問題。以“專業定制”為突破口,旨在擺脫思想政治理論課某種程度的“意義危機”。

(三)教育意義:有助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轉“識”成“智”

思政課要避免成為“水課”而成為“金課”,就要真正“入耳”“入腦”“入心”“入眼”。對高校思政課而言,“教材”是統編的,但“學材”應允許差異性。針對不同專業背景和知識儲備的學生量身定制具有特色的思政課,在尊重學生鮮活個性、專業特性的基礎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僅不會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反而有助于提升教育實效性,生發出教學智慧。實踐表明,具有契合專業課特色的創意性“思政課”上法,也符合“00后”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

二、高校思政課教學“專業定制”的理論基礎

(一)“泰勒原理”:重視學生的學習經驗選擇

以美國著名教育學家、課程理論專家、評價理論專家拉爾夫·泰勒(Ralph W. Tyler)命名的“泰勒原理”(the Tyler Rationale),表述了課程編制與課程開發四個不可或缺的原理,并關聯著課程編制與開發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四個“問題”:第一,要求學生達到何種教育目標?第二,準備以何種教育經驗去達到這些目標?第三,這些教育性的經驗如何加以有效地組織?第四,如何判定這些目標達成與否?其邏輯過程是:確定教育教學目標—選擇學習經驗—組織學習經驗—實施教育評價?!疤├赵怼钡幕驹?,就在于邏輯地進行課程編制中的這四個階段的內容分析。

后繼課程學者與教學專家惠勒(Wheeler)、蔡斯(R.S.Zais)等提出構成課程過程或教學設計元素的多種方面,都強調目的(aim)、學年、學科目標(goal)、教學目標(objective)的選擇,要有達到這些目的和目標的計劃化的學習經驗,選擇提供了某種類型經驗的教學內容(教材),學校與課堂內教學過程的學習經驗與內容的組織與綜合,關心學生的需求與興趣的信息,關切社會變革、技術變革與意識形態變革等現實問題,以理想的路徑選擇組織符合學生獨特認知邏輯結構的教學內容等。并重新界定了“學問”:產生教師與學生適當經驗的教育源泉。

“泰勒原理”的啟發意義在于:學生、社會、學科是制訂思政課教育目標的“目標源”;同時,還要根據教育哲學和學習心理進行過濾,從而制訂特定化的思政課教學目標。

(二)教學“意向性活動”:從教師意向到尊重學生意向

史密斯提出課程編制的“五大準則”——(1)系統知識準則(the Criterion of Significance to an Organized Field of Knowledge)。(2)歷久尚存準則(the Criterion of Surival)。(3)生活效用或社會效率準則(the Criterion of Validity)。(4)興趣需要準則(the Criterion of Interests and Needs)。這個原則以學習者當前的興趣與需要為著眼點。(5)社會發展準則(the criter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這個原則是對“學生本位主義”“興趣中心主義”的矯正,將個人利益與幸福感和社會制度與社會發展相關聯。

思政課教學要真正提升實效性,必須根據“學生規范”重新定義科學的教學概念,在“系統知識準則”“歷久尚存準則”“生活效用準則”的基礎上,將興趣需要準則與社會發展準則相結合。研究發現,一些思政課堂學生“抬頭率”之所以不高,固然與思政課教師的水平有一定關聯,但是期待所有思政課教師都能通過個人魅力來吸引學生“抬頭率”是不現實的。從根本上講,應在以思政課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前提下,尊重學生的“學習意向性”。將思政課堂學習創造性地轉換為學生行使民主學習權利、履行社會責任的“場域”。這就要求在課程編制及教學設計過程中,學習者的個人興趣、個性化需要等得以體現。

思政課要真正發揮學生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第一,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態度應該是主導學生進行“積極學習”。學習應該是積極的,因為當學生以有意義的方式學習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時,他們容易形成“興趣點”與“興奮點”。第二,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思政課教師應鼓勵學習者確立自己的目標,通過不同的途徑達到目標并評定自己在達到目標過程中獲得的進步。第三,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效果應體現為學生學習效果。學習者必須從事自我監控、自我測試、自我檢查等活動,以診斷和判斷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設置的目標。思政課教師必須學會面對動態的、持續的、不斷呈現的學習過程與學習者的進步。

三、高校思政課“專業定制”路徑探尋

(一)面向思政課學習者探究“專業可能”

思政課的“本真教育”不僅要回歸現實“生活世界”,還要面向未來“可能世界”?!翱赡苁澜纭本褪且饬x豐富、五彩繽紛的現實生活世界,回歸、面向生活世界的思政課也就是“本真教育”。有學者指出:“道德教育的根基在本真教育中。本真教育是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和技能,又導人以生存的意義和價值;既使人懂得何以為生,又使人懂得為何而生,擁有人所特有的意義世界?!?/p>

教學空間是現實生活世界的折射,是為“可能世界”提供各種“可能”的平臺,思政課教學空間是搭建“意義世界”的舞臺。思政課教師雖然不是“專業課教師”,但要有學科大視野,會講學科故事。譬如,面對理工科(機械類等)的大學生,可以通過將“中國導彈之父”“兩彈元勛”“中國核潛艇之父”等人物故事勾畫為一個教學系列,整合到“基礎課”“概論課”等章節的教學板塊中;也可以從國家精品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慕課、“愛課程”等資源庫中,乃至從“抖音”等新媒體資源庫中,發掘契合所教專業的相關資源,進行“菜單式”的教學設計。

(二)在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中實現教師教學特長和學生專業特色的耦合

在筆者團隊推進“專業定制”課堂教學改革的教學探索過程中,把“畫說”“家鄉美”“讀寫議”“時政評議”等“專業定制”路徑與教材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并進行系統化梳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業元素以及教學理論與學習行為等融為一體。譬如,通過藝術設計傳承“紅色記憶”。在教學實踐中,要求學生在藝術作品表現中突出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通過手繪、視頻、動漫等形式,深入闡釋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及元素。同時,結合新時代大學生專業特性,在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的基礎上,發揮教師教學特長,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把教師的教學特長和學生的專業特色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教”與“學”的契合、教師教學特長和學生專業特色的耦合,在思政課程中融入專業元素。示例如下:

表1 高校思政課“專業定制”示例表

(三)在個性化學習場域中融貫“思政課堂”與“專業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的“八個統一”,其中一條是“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學改革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個性特點,實施精準化教學,使思政課真正打動學生的內心,在“意義世界”中營造育人空間。從而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價值信息”,建構出富有意義關聯與命運勾連的“學習場域”。

從中觀層面來講,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整個框架可以分為三層結構:社會實踐課程、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這三層課程又可區分為學力形成與人格形成兩大部類。作為基礎課程,思政課往往被認為與人格形成相關;作為專業課程,往往被認為與學力形成相關。然而,“學力形成”與“人格形成”不是彼此割裂的兩個過程,而是伴隨著大學生專業成長與人格提升的融貫過程。因此,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也不應是兩種教育教學的分野,而應相互借鑒、相輔相成。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思政課是培養學生人格而有著一定專業(知識)含量的“基礎學力課程”。

總之,高校思政課“專業定制”應用到教師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實現專業特色、教師專長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統一,將課堂教學時間濃縮為“金課”時光,讓課堂教學充滿“閃光點”“興趣點”“興奮點”。如是,教學過程變成富有內在生命彰顯與溝通的“我—你”關系發現之旅。

猜你喜歡
思政課準則思政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大學交互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IAASB針對較不復雜實體審計新準則文本公開征求意見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小三明治式”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學學準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