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訓練在高校運動訓練中的作用及應用策略

2019-11-25 12:34郭佳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灌籃 2019年10期
關鍵詞:心理素質體育運動心理

郭佳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隨著國家對于高校體育運動課程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尋求提高體育運動教學課程效率的方法。而心理訓練作為一種特殊的訓練方式,成為了高校運動訓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將會對心理訓練在高校運動訓練中的作用及應用策略進行分析。

一、心理訓練的解析

心理訓練是指通過特殊的儀器和手段,來改變被訓練者的心理狀態,最終達到將被訓練者調試到最佳狀態目的。心理訓練最初是適用于醫療方面的領域,現在也被運用到體育訓練教學中。心理訓練不僅可以改變,被訓練者的心理狀態還可以使其達到自我掌握控制的程度。在高校運動訓練中投入心理訓練教學,會對運動訓練產生極大程度的積極影響。心理訓練具有針對性的特點,針對于不同的訓練內容,可以有不同的訓練手段。此外,心理訓練也具有個性化的原則。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來制定個性化的訓練策略[1]。

二、心理訓練的作用

(一)完善學生心理素質

首先,對于學生而言,心理素質不夠完善是在運動過程中存在的較大的問題。緊張的運動訓練帶給了學生極大的壓迫感。而在比賽中,如果學生不能控制這種緊張的感覺,則會對比賽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在籃球比賽中,學生不僅需要有靈敏的反應能力,還要及時迅速的對比賽中的過程和情況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此外,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也會給學生疲憊的感覺。那些心理素質較強,可以克服比賽中困難的學生往往會取得比較好的比賽成績。通過心理訓練這個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體育活動訓練中,教師要重視對于學生心理的訓練。通過科學的心理訓練方式,來提高和完善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心理素質的提高可以有效的減少學生在比賽中失誤的發生[2]。

(二)提高學生體育運動成績

由于學生具有個性化的性格特點,在運動訓練中,不同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習慣,采取不同的訓練方式,而那些無法正確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的學生,則會與其他學生產生較大的成績水平的差異。這些差異,并不是由自身的能力影響的,而是主要由訓練方式的不同決定著的。在此時,心理訓練方式會給予這些學生一定程度上的幫助。例如可以改善學生的興趣特征,使其具有某些專業運動員具有的運動品質,促進這些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特殊能力的形成。體育運動成績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心理素質以及臨場發揮的能力決定的。而心理訓練會在最快條件下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緩解學生在比賽氛圍中緊張的情緒,以此達到提高學生體育運動成績的目的。只有保持學生心理和生理能力的均衡,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得到發揮。同時也能使體育活動的戰術方略得到發揮的最大化,進而取得最理想的成績[3]。

(三)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恢復

在體育訓練和比賽中,學生會消耗大量的體力,極易產生生理和心理雙方面的疲憊。而心理訓練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這短的時間內消除疲憊,恢復體力,使得學生能夠快速地投入到訓練和比賽中去。例如,在經過長時間大量的訓練之后,學生的體力會受到極大程度的虧損。然而,如果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則會能讓學生在最快的條件下恢復體力。心理訓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水平,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調節心理狀態和運動狀態,消除疲憊。

(四)增強學生參與訓練的動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于抵抗挫折和困難的能力。正確的心理訓練方式會增強學生對于運動訓練的積極性。例如,通過激發學生對于競賽獲勝的欲望,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運動訓練中去。運動訓練并不僅僅是教師一人可以完成的,這個過程也需要學生的配合。如果學生能對運動訓練充滿激情與興趣,不僅能增強教師對于教學的熱情,也能有效推動教學策略的應用。

三、心理訓練的現狀

心理訓練是一種心理干預方式。通過改善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狀態來達到自我約束的目的。與其它運動訓練方式不同,心理訓練者需要通過特殊的教育和實訓方式,才能了解和掌握心理訓練的精髓。因此心理訓練并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然而,雖然有些高校增強了對心理訓練的重視,但是由于信息具有時效性和滯后性的特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對心理訓練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因此了解掌握心理訓練方面的渠道比較短缺。這便直接導致了心理訓練相關方面人才力量的匱乏。此外還有部分高校并不能接受心理訓練這一訓練方法,因此,心理訓練的教學地位處于比較低落的位置。此外,由于傳統運動訓練方式地位比較穩固,不易被動搖。心理教學也會受到壓迫與排斥。

四、心理訓練在高校運動訓練中的應用

心理訓練在高校運動訓練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實施心理訓練不僅有助于運動訓練任務的完成,而且對于將來可能從事教學訓練方面的工作學生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由于我國大多數的足球運動員心理素質水平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足球運動事業的發展。心理素質水平的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運動員專業水平和技術的發揮[4]。

(一)注意力訓練

對于要參加比賽的學生而言,能否在賽場上集中注意力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比賽成績。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注意力的訓練。例如,在排球運動訓練中,教師可以采用特殊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兩兩分組進行撿球和扔球的訓練。一個學生負責,撿球,一個學生負責扔球。在這個過程中,兩個學生的注意力都需要最大程度地集中。這便使得學生無法在訓練中出現走神的情況。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水平,還可以有效地推進運動訓練的進行。

(二)意向訓練

意向訓練是指學生運用大腦中形成的動作來進行訓練。換而言之,就是把大腦中的想法付諸于行動。意向訓練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學會排除外界干擾,放松自身。意向訓練就像運動會之前進行的彩排一樣,對尚未發生的事情進行預演,使得學生對于接下來的內容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在面對這是賽事來臨之時,不會因為沒有心理準備而影響學生技術能力發揮。

(三)自我暗示訓練

暗示訓練是指通過自我催眠來達到改變行為和經驗的手段。如同在考生考試前進行的自我鼓舞“我能行”“我可以”一樣,體育運動訓練也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法。自我暗示相當于自我激勵和鼓舞??梢栽谄渌潭壬显鰪妼W生的自信心。防止學生因為存在自卑的心理現象而對訓練產生消極逃避的態度。在自我暗示訓練過程中,就是要注重對于學生的支持與鼓勵。自我暗示是一種思維意識性活動,通過這種方式,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堅韌的品質。

五、結束語

心理訓練并不是一個簡單就能完成的過程。這便要求教師需要具有較強的教學水平和心理素質。心理訓練教學的難度較強,在心理訓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訓練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對教學方式及策略進行調整和完善。高校運動訓練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面的配合。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不能為了取得良好的成績,而對學生產生壓迫性行為。心理訓練的目的就在于改善學生在運動訓練過程中產生的疲憊心理以及面對困境的反應能力。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于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也要重視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這教學。

猜你喜歡
心理素質體育運動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本期話題:如何有效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體育運動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淺談心理素質課程的重要意義
幼兒心理素質與良好行為習慣、問題行為的關系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現代體育運動創始人
地方高校學生干部心理素質提升探析
呆呆和朵朵(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