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行為意識初探

2019-11-25 12:34劉經貴江西師大附中
灌籃 2019年10期
關鍵詞:品德運動體育

劉經貴 江西師大附中

培養學生健康行為意識對于學生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要做好這個工作,體育教師和學校起決定性作用,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教師要充分理解體育與健康的學科核心素養三要素的關系

體育與健康的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三個方面: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這三者內容指向三個不同維度的目標,同時這三個目標又是彼此相互滲透,不能割裂的,共同促進學生成長。運動能力是培養健康行為、塑造體育品德的手段和途徑;健康行為是運動能力發展和體育品德形成所指向的終極目標;體育品德是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實踐健康行為的保障。

學生通過運動技能的學習和體能的訓練,為今后打下良好基礎,健康行為的養成又有助于學生更好參與體育鍛煉,豐富情感體驗,了解健康知識。

健康行為是體育品德的外在表現,健康行為能夠強化內在的體育品德;促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習慣。

二、教師要將健康行為教育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

首先,教師要將體育健康觀念作為體育教學的一部分,推動體育教學的改進。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只停留在運動技能層面的教學,學生很難有自我保健的經驗或意識,這顯然不利于學生長久的體育學習與提升。教師應該將健康行為穿于教學活動始終。在體育課上,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手段進行健康行為教學。

比如在耐力跑的教學中,當學生在跑之前,教師要強調耐力跑練習的注意事項,可以對肺活量知識進行講授,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肺活量,如何提升肺活量。練習結束后,可以給學生講解運動后科學補水的知識,讓學生掌握科學補水。還可以給學生講解耐力訓練后的恢復原理、方法等。在戶外教學中老師只能用語言來描述,教師可以通過雨天的室內課,通過ppt、掛圖的形式詳細進行講解,并讓學生真正理解。

再如,教學中要加強培養學生的運動方法和運動的習慣的傳授。在日常教學中,老師比較注重練習的組織,很容易忽略運動方法和運動習慣的傳授。如急行跳遠教學,動作環節較多,教學難度大,老師在教學中主要注重了技術的教學,而忽略了運動方法和運動的習慣,學生以學習跳遠而跳遠,教師以教會跳遠而教學,這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教學。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進行下肢力量練習的方法,進行運動習慣養成的教育,正所謂:授之以漁。

三、教師要調整教學策略,進行健康行為教學

以往,教師在教學中,也會經常用到情境教學,通過情境教學,學生的練習不再顯得枯燥無味,學生的練習熱情也高了,練習效果也得到提升。到老師往往在情境設計中,容易忽略健康行為的情境設置,喪失了應有的功能。因此,老師要在調整教學策略,設置情境進行健康行為教學。

比如,在接力跑競賽中,有的小組因為某位同學的失誤而丟掉棒,本應得到的勝利丟失了,失誤的同學十分沮喪,還有個別同學對失誤的同學有抱怨情緒,指責同學。老師發現這個問題之后,就應該對失誤的同學進行引導,教育其失誤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不應過分自責。同時對抱怨的同學要進行引導和教育,要信任同學,支持同學,幫助同學,這樣才能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最后還要對失敗的小組進行總結,讓學生正確面對失敗,樹立信心,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四、學校要強化健康行為教學

首先,學校要把認真組織好體育教學工作,要對體育老師提出明確要求,除了做好運動能力和體育品德的教育引導外,要加強學生健康行為的引導,要明確健康行為教育的課時量或授課時間,從頂層設計上推進健康行為教育。

其次,學校要利用上級有關部門的資源,組織各種形式,加強學生健康行為教育。各市、區都有體育教研室,教研員對學生的健康行為教育理論了解比較透徹,學??梢越洺Q埥萄袉T經常到學校跟體育教師和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講座,拓寬視野。學校也可以將老師送出去,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讓老師多接觸學術前沿的思想、理論等,促進教師專業理論的提升。

最后,學校要利用學術家長的資源。學生家長中有很多是從事醫學、體育理論研究和體育愛好者的人員,可以充分利用家長的資源,組織各種形式的家長特色講座,加強學生健康行為教育。

五、結語

進入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健康無疑是美好生活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校和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高度重視學生健康行為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新時代合格人才。

猜你喜歡
品德運動體育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武文寶:品德傳承三晉文化 精心釀造善美智愛
不正經運動范
我們的“體育夢”
品德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