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語言的錘煉

2019-11-26 13:13
兒童大世界 2019年7期
關鍵詞:淵博阿長強者

趙 祺

(吉林省通榆縣蒙古族學校,吉林 白城 137200)

新課標關于寫作中明確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薄斑\用語言文字”“創造性表述”,這無疑在提示我們:寫文章不是機械陳述,它需要對語言文字進行加工錘煉!是的,錘煉語言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要想寫好 一篇文章,必須在錘煉語言上下功夫。

一、督促學生多積累

1.語文課本中有非常豐富的詞匯,每學完一篇文章,可以讓學生熟記,并連詞成句,甚至成段,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才能真正理解這些詞,并知道什么樣的語境下可以使用,為以后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課文中的佳句也讓學生積累下來,在相應的作文訓練中,根據需要提醒學生靈活運用。

2.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成語、名言警句如同一顆顆耀眼的明珠??梢宰寣W生每天記一條成語、一則名言警句,并以課前演講的形式將其具體化,不但豐富了知識,還訓練了口語表達,可謂一舉兩得。

3.引導學生多讀一些課外名篇名著,并做好筆記。記什么,怎樣記,需要老師指導到位。當然,需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三個年段要有梯度,由詞到句,再到篇,甚至整部作品。

凡事貴在堅持,如果學生真的做到了,那么對他們來說,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學生作文中詞匯貧乏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

二、點撥學生多感悟

1.準確。準確,就是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觀現實?!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中有這樣一段話:“不知從哪里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魯迅的原稿中沒有“畢竟”一詞。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合作探究,為什么后來又加了上去?最后讓學生懂得:之所以加上“畢竟”一詞,是因為阿長對于童年時代的魯迅來說,雖說夠淵博了,但和東方朔比較起來,顯然是相形見絀的。所以,“畢竟”一詞,準確地反映了阿長的實際情況。

2.鮮明。鮮明,就是語言簡練扼要,分明而確定。我們不妨以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為例。據有關資料介紹,起初歐陽修寫滁州四面環山時用了數十個字,幾經修改,最后只留下“環滁皆山也”五個字,一個“環”字把四周概括了,一個“皆”字省去了許多山名,卻絲毫沒有影響文章要引出醉翁亭的目的。學習此文時,順便可以將其點出。

3.生動。所謂生動,就是語言活潑,富于形象性,富于感染力??鬃釉疲骸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語言生動優美的文章,使人讀后如飲醇酒,回味無窮。當然,“生動”應是在準確、鮮明基礎上的生動。

三、帶動學生多品文

下面,筆者以一篇學生習作為例,作一點嘗試。

我不做牛。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牛就特別感興趣,因為牛是一個勤勞而富有獻身精神的動物,是“忍”與“耐”的象征。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像牛那樣“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和血”;畫圣齊白石看中了牛面對一方熱土長年耕作不息的吃苦精神,自號“耕硯?!?;郭沫若也曾以牛的獻身精神自勉,作《水牛贊》;畫家李可染一生酷愛畫牛,為畫室取名“師牛堂”……我也很佩服牛不怕吃苦、任勞任怨,更不用說那不惜付出一切的獻身精神。

但是,我不做牛。

因為我不喜歡牛的性格,雖然那據說是美德。千百年來,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一片泥土翻了千遍萬遍,卻從不曾嘗試改變什么。這就是勤勞?是的,這是勤勞,不過,是那種愚昧無知、不求進取不思創新的勤勞。如果我們的先輩就是這樣勤勞的話,那么直到今天,我們仍將過著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生活。

我不做牛。因為我不能接受牛那奴隸般的生活。被鐵環套著鼻子牽來牽去,這便是善良?我卻認為這是軟弱,是奴隸般的馴服!我也不認為這是“忍”、是“耐”,因為這種人格的侮辱是不可忍受也不該忍受的。生命可以被剝奪,自由卻不能喪失。要讓我被人奴役,我寧可去死千次、萬次!

我不做牛。還因為像牛這樣的人在現代社會中將無法生存,至少他將不可能取得成功!眾所周知,在這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只有強者才會勝利。優勝劣汰,牛一樣的人注定要被鄙棄。

我不做牛。我要做豹,因為豹勇敢,敏捷;我要做獅,因為有那永不服輸的王者氣概;我甚至要做一只老鼠,因為老鼠有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這些,都是一位強者所應具備的。擁有這些,加上勤勞、獻身精神和創新,就一定會成功。

無論如何,我不做牛。因為我不是圣人,不是太陽,我不可能做到只付出不收取,我也不是機器人,不可能日日夜夜勞作不息。然而,最重要的是,我要進取,我要創新,我要成功。

總之,我不做牛。

這篇文章,單就語言方面來看,寫得相當有氣勢,有魄力??梢院蛯W生共同探討、品味:

首先,對牛的性格概括準確——勤勞和獻身精神。

其次,觀點鮮明——我不做牛,我要做強者。

第三,語言鮮活。1.大量修辭的運用:排比、反復、反問、設問、對比。2.句式的變化:肯定句與否定句,長句與短句,駢句與散句。3.復句的使用:因果、遞進、轉折、并列、假設、條件、選擇等。

總之,語言是作文的羽衣,積累錘煉了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生的作文將會熠熠生輝。

猜你喜歡
淵博阿長強者
強者和弱者
高鐵阿長過生日
World Reading Day
阿長買《山海經》
強者對話
再生資源行業持續整合 龍頭企業強者恒強
詞語聚焦
哲理漫畫
魯迅《阿長與》的真情之美
與孩子們共勉:做個強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