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羽毛球教研團隊建設的成效與建議
——以蘇州科技大學為例

2019-11-26 17:14江小牛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9年10期
關鍵詞:羽毛球青年教師教研

江小牛

前言

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定與一個優秀的團隊息息相關,團隊的發展依靠每個人的力量,個人的進步不能脫離團隊,個人融入團隊,不僅可以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和價值,更可以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的優勢。當今世界,不管是大型規模的企事業單位、中小型的公司、微小型企業等無不處處體現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無論是產品研發團隊、企事業管理團隊、教學團隊等,都從各自的領域體現了以相互協作為基礎的團隊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

1 教研團隊的內涵

目前國內對教研團隊建設方面的研究較多,如鄒鳳華、張宏等人的《應用型高校專業教研團隊建設研究》一文中提到,高等院校的教研團隊是高等學校履行“人才培養、發展技術、服務社會”職責任務的主體力量。以教研團隊建設為平臺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升師德教風,孕育高水平研究成果,已成為院校提升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徑[1]。如朱旬萍《談高等學校教研團隊的建設》一文中指出,教研團隊是以教書育人為共同目標,以課程教學與教學研究為主要內容,為共同的教學研究目標而分工協作、相互承擔責任并能產生知識與技能互補作用的個體所組成的群體[2]。不同的專家、研究者對于教研團隊內涵的解釋稍有不同,但從文字描述方面進行理解是基本一致的,即教研團隊是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一個組織和群體,通過組織和群體的形式把個人與個人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以達到某種預期的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書籍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為本次研究做好資料收集等準備工作。

2.2 訪談法

通過與專家、資深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咨詢有關羽毛球教研團隊建設的意見和想法,以期為教研團隊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提供新思路。

3 羽毛球教研團隊建設背景

3.1 濃厚的羽毛球運動氛圍

蘇州科技大學羽毛球運動氛圍較好,是羽毛球教研團隊成立的必然趨勢,也有利于羽毛球教研團隊的建設和發展。良好的羽毛球氛圍主要體現在:(1)羽毛球是蘇州科技大學的特色體育項目,自2011年開始招收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至今在省級、全國性的比賽中多次獲獎;(2)學校配備專業的羽毛球場地24片,每年主辦、承辦大中小型羽毛球比賽較多;(3)學校每年舉辦教職工、學生羽毛球比賽;(4)學校配備高級教練員、專業醫療團隊,有羽毛球專項教師數10名、羽毛球國家級裁判員2名、一級裁判員數名等。

3.2 羽毛球教師的共同愿望

成立羽毛球教研團隊是各位專項教師共同的愿望,也是教研團隊建設的內在動力,更為教師的緊密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契機。共同的愿望具體體現在:(1)專項教師有共同的授課項目和興趣愛好,希望形成齊頭并進的凝聚力;(2)期待形成專業知識、技戰術能力的互補;(3)希望充分發揮團隊力量大于個人能力的協作精神。

3.3 校領導的支持

學校多次舉辦、承辦江蘇省大學生羽毛球競標賽、江蘇省運會羽毛球比賽、在蘇高校羽毛球比賽等,校領導通過參加賽前動員會、致辭等形式充分說明了領導的重視程度,在此基礎上,成立羽毛球教研團隊變得順理成章,也同樣得到了校領導、體育部領導的大力贊賞和支持,以此為契機,希望羽毛球教研團隊的成立能更好的為學校服務、為羽毛球高水平隊伍服務、為選項課的學生服務,更為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服務。

3.4 青年教師教學和科研的內在訴求

實踐和理論的辯證關系告訴我們,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能夠反作用于實踐;科學的理論是人們在實踐中不可缺少的,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理論必須和實踐相結合。如果把教師的教學看作實踐、科研看作理論,那么教學和科研也應該相結合。教研團隊的成立有利于青年教師的進步和提高,高校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還包括提升科研水平,因此成立教研團隊也成為青年教師發展的內在訴求。

4 羽毛球教研團隊構架

4.1 以羽毛球學科帶頭人為核心

教研團隊的每一位教師無論技能強弱、學識如何,都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任何形式的團隊都需要領軍人物。因此羽毛球教研團隊也需要一個出色的學科帶頭人作為教研團隊的核心,帶領團隊成員向著更加明確的方向、目標而堅持不懈、相互協作的努力。

蘇州科技大學羽毛球教研團隊的學科帶頭人有正教授、副主任各一位,在老師們心中有較高的領導能力和學術素養。

4.2 以羽毛球骨干教師為主、青年教師為輔

骨干教師威望較高,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知識和經驗“最接地氣”,在全體教師中也是最有發言權。因此,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正向引領作用,發揮骨干教師的幫、扶、帶作用,提升團隊能力,培養一批新的骨干教師[3]。本團隊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教師3位,青年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多向老教師請教、學習。

4.3 以羽毛球專業教練員為后盾

羽毛球專業教練員除了進行普通生的羽毛球教學外,還承擔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從小接受過專業化的訓練,曾也是國家羽毛球隊的成員,技術水平、戰術素養較高,因此,在教研團隊中可以充分發揮其專業素質能力,并擔當教研團隊的堅強后盾。

5 教研團隊建設的成效與建議

5.1 教研團隊建設成效

5.1.1 成功申報課題

教研團隊成功申報《蘇州科技大學課程教學綜合改革項目立項》,教研團隊的所有教師也參與了羽毛球教學改革研究。教師不僅有教育者的身份也充當了研究者的角色,對于羽毛球專項教師來說,共同承擔一項課題研究意義重大,同時也是提升教研型團隊凝聚力的重要途徑。

5.1.2 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青年教師經驗、學識等方面不如資深老教師,科研自信心不強,不懂得尋求體現自身價值的切入點,缺少成長動力。但青年教師有活力、有沖勁,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毫無保留的為教研團隊付出。因此,教研團隊成立后,利用學科帶頭人和資深教師的經驗等優勢點燃了青年教師的教學與科研熱情,從而讓青年教師恢復了自信心,科研意識得到增強,也為教研團隊注入了新的活力。

5.1.3 教研活動頻繁,教師互動增多

教師互動增多,教研活動更加頻繁高效,每周定期的對羽毛球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目標、評價體系等有了更深入的探討。如對學生高遠球、發高遠球評分和四點步法進行期末成績考核評價,之前每個老師都會根據自己的要求去指導學生,同樣的學生通過不同的老師進行評分后存在一定差距,那么通過組織教研活動,相互商定統一評價標準,就很好的解決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評價不一致的現象。

5.1.4 提高了教師的實踐能力

教研團隊中有學科帶頭人、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高水平的羽毛球教練員等,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讓教師之間有了更多相互交流的機會,大家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自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通過實踐從而豐富理論,理論知識的積累更有助于教師更好的在教學中進行實踐。如羽毛球技戰術水平相對欠缺的教師,通過與高水平教練員的交流和學習,技術水平和理論教學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5.1.5 教師羽毛球裁判理論得到提升

教研團隊中有專業的羽毛球國家級裁判員,雖然團隊的每位教師都是從事羽毛球教學工作,對裁判有較深的理解和掌握,但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很多教師沒有專門學習詳細的羽毛球規則和最新出臺的新規則,因此,則需要專業裁判員進行裁判理論指導,通過相互交流學習,教師們的裁判理論知識和臨場操作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5.1.6 省講課競賽獲獎

為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提升教師運用所學知識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教研團隊的青年教師參加了江蘇省學生體協蘇南分會體育教師說課比賽,在團隊其他成員的協助下,最終獲得一等獎,也充分說明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通過教師之間互助、互學,對于全面提升青年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學校整體體育教學質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5.2 建議

教學環節是學校的核心工作,科研不能只靠滿腔熱血,合理、可持續的教研團隊才能更有利于教研工作高效率的開展,因此對于教研團隊如何可持續和高效的開展工作,在此提以下幾點建議:(1)建立健全穩定的教研團隊管理制度,如定期的例會、教學研討、學術研討等,加強教研團隊的制度建設,有利于進一步形成融洽的團隊精神、良好的學術創新氛圍和更積極向上的凝聚力;(2)建立積極的教研團隊激勵機制,如經費投入機制,對教學、科研、微課比賽等方面有獲獎的老師給予適當的獎金獎勵,不僅可以增強教研團隊可持續發展水平,更有利于充分調動團隊成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3)高校教研團隊的高效運行與可持續發展,僅靠教研團隊的內部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學校及其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要善于與校領導、體育部領導及相關領導做好溝通工作,爭取更多、更積極的支持,如開展教研活動所需的經費、場所等的條件保障。

猜你喜歡
羽毛球青年教師教研
重視“關鍵事件” 助推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羽毛球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結合能動專業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青年教師“赴考”
打羽毛球
多措并舉,助力青年教師實現教育夢想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飛行的羽毛球
關注教研活動提升教研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