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人為先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點滴看法

2019-11-26 23:59于天江
兒童大世界 2019年5期
關鍵詞:品德思想品德教師應

于天江

(山西省懷仁市親和寄宿制小學,山西 懷仁 038300)

育人為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當代社會賦予思想品德教師的主要使命。糾正學生錯誤思想,發揮課程的德育作用,將學生培養成有道德的人是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將敘述如何改善教學方法,將育人融入到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

一、將育人為先的思想融入課堂

課堂是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主要時間,教師應著重注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育人。思想品德教材上不乏教育學生思想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對書中問題的詮釋,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

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放映文章、圖片、短片等,借此教育學生。在課堂上,放映感動中國人物、最美鄉村教師等熱于助人的人物事跡,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幫助他人的重要品性,以此激勵學生熱心幫助他人,進而養成樂于助人的品德。

二、將育人貼近學生生活

育人不能只是口頭教育,還應該讓其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學生只有在生活中具有良好品德,才是真正達成了教育中“德”的要求。為此,教師應將學生日常生活融入教學當中。在教授《公共場所拒絕危險》時,可以讓學生列舉他們經常去的公共場所,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最后介紹場所中采取的安全措施。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安全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引發學生思考,將安全意識牢牢記在心中。

三、與家庭教育結合,共同育人

只有學校教學難以使學生完全理解思想品德的內容,結合家長,家校結合,共同教育才能真正完善學生的品德。教師要聯合家長,共同培養學生的思想。通過溝通家長,讓家長教育學生,教給學生做人重要的美德和正確的三觀。家庭教育,這一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要一環應當引起廣大教師和家長的重視。

四、結束語

以育人為目的,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引導人格尚未完全得到發展的小學生產生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通過合理教學,使學生心理健康,使其受益。

猜你喜歡
品德思想品德教師應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成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實踐探索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初中思想品德翻轉課堂教學的困惑與思考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解題技巧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品德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