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如何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性

2019-11-26 13:13金偉杰
兒童大世界 2019年7期
關鍵詞:獨立思考交流探究

金偉杰

(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第一小學,浙江 臺州 317000)

小學數學主要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增強學生的數感,逐步提升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互動交流中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目標。

一、改變師生之間的互動模式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的互動,可以啟迪學生智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比如由教師發問改為學生提問,由教師講課改為學生講課等,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教師提出問題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由預習效果好的學生來講解某一個知識點,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讓他們整理思路、組織語言,其他學生認真聽講,講解結束后,教師詢問學生是否有需要補充的地方,當學生回答沒有后,教師再詢問全體學生的意見,讓他們來評價,最后教師總結。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二、給學生自由交流的空間

每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小學生的自律意識不強,課堂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自由交流的時間,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懸念,讓他們自己去探究知識。比如針對教學難點教師開展小組討論的形式,確定討論的主題以及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探究答案,教師從旁指導,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這樣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讓學生掌握了不同的解題思路,有效地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三、重視課堂教學的指導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中,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發展。教師要改變這種現象,就要把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教師做引導教學,提升學生的質疑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了解他們遇到的問題,及時地和學生溝通,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接觸,指導他們掌握學習的技巧,拉近師生關系,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互動,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運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互動意識,使學生在有效的互動中獲得數學知識,逐步提升學生靈活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發散性思維的形成。

猜你喜歡
獨立思考交流探究
教育的目的是獨立思考的培養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談獨立思考
談獨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