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歧視下的民營企業融資行為及策略選擇研究

2019-11-27 02:25廖石云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9年18期
關鍵詞:策略選擇民營企業

廖石云

[摘 要]民營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民營企業在促進企業發展、科技進步以及實現GDP增長的過程中也在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民營企業的發展其實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其中最為值得關注的便是融資難的問題,這已經成為了制約大部分民營企業實現轉型發展的首要障礙。尤其在“金融歧視”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想要完成融資必然要受到各方的阻礙,而這類問題也影響到了其融資策略的具體原則。因此需在明確金融歧視背景的前提下對這類問題展開分析探究,助力于民營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金融歧視;民營企業;融資行為;策略選擇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20世紀90年代末的經濟蕭條和金融危機使銀行等金融機構所掌握的資金逐漸轉移向了“高凈值”業務。為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發展目標,一批批資金開始從偏遠地區以及附加值低的業務中撤離,金融資源正在向富裕地區以及高附加值產業集中。由此而造成的金融歧視使市場經濟活動中的部分個體難以獲得切實有效的金融支持,對民營企業來說,它們無法通過“正規途徑”獲得資金支持,只能選擇“鋌而走險”。而這卻影響到了民營企業對于市場的適應能力。

1 現階段國內民營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

1.1 國內民營經濟發展所面對的問題

結合相關行業的實際發展現狀分析,以數量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已無法滿足民營經濟的實際發展需求。面對整體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國內民營經濟未來的發展重點主要體現在“在保持數量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加快有實力民營企業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實現整體行業素質的全面提升”。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過去在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的民營企業也需要面對技術、人才、質量、信用資質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競爭。而國企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也強化了其參與市場競爭的活力及適應能力,本就“后續乏力”的民營企業在國內市場中正在面對著國有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的聯合絞殺,未來究竟該如何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1.2 民營企業融資難的主要表現形式

首先表現在融資渠道單一、狹窄之上?,F有的融資格局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遠沒有在民營企業的融資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目前民營企業融資主要是通過擔保以及抵押貸款等方式來完成的,缺少可以滿足其資金需求的金融產品。因為宏觀政策、金融市場經營運作模式以及信用評級制度不完善等問題的影響,民營企業很難通過參與資本市場進行資金募集。雖說部分地區已經建立起了扶持該類型企業上市的中小企業板,但能夠滿足上市條件的企業真的是少之又少。對民營企業來說,要想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就必須要擴大企業規模,而擴大企業規模則必須要注入資金。這一環節中產生的矛盾已經成為了國內絕大部分民營企業經營發展所面對的限制因素。另外在為國有大型企業、行業標桿企業服務的資本市場中,適合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機制尚未建立起來,主要包括各類產權交易市場、場外交易所、創業板市場以及投資基金,所以民營企業的融資仍舊異常艱難、坎坷。

其次是由于所有制以及規模歧視而造成的融資成本較高的問題。在中國,政府部門在制定經濟政策時主要參考的是所有制、規模大小以及行業競爭等標準,綜合上述標準之后,很多政策都會偏向公有制的大型企業。說到底還是那個“企業單位究竟是姓公還是姓私”的問題,這種“抓大放小”的工作思路為民營企業的投資、生產經營增添了很多政策性障礙,它們不僅無法獲得參與市場競爭的資格,更沒有抓住擺在面前的發展機遇。銀行在審批貸款時通常會將貸款對象的所有制形式當作是否放貸的考察標準,而民營中小企業、合資企業以及非國有企業在其中也無法受到平等對待,大部分資金都流向了國有以及“三資企業”,這一現象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金融歧視。此外,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其融資難問題的影響。出于降低用人及管理成本的目的分析,民營企業財務部門內的工作人員主要完成的是數據核算工作,主要是為了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轉,由此而造成的賬目信息殘缺、信息透明度較差等問題也會使其在貸款資質審查中“備受重視”,同樣會為其融資增加困難。

2 民營企業融資行為及策略的具體選擇

2.1 發展早期的內源性融資與發展壯大的外源性融資

民營企業的融資行為會隨著自身的經營發展不斷由內源性融資向外源性融資過渡。企業創立之初,因為市場及生產規模的限制,所以民營企業無法負擔高額的負債成本,因此以自由資本積累為主的內源性融資方案才是最合適的。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并避免其過度負債經營。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內源性融資為主的融資模式終究會難以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這時外源性融資模式將會占據主流。在選擇融資策略時,企業需要做好風險防控,尤其要控制好企業的負債比率,以免進入高負債經營的惡性循環。對民營企業來說,在金融歧視尚無法得到有效改變的前提下,內源性融資是外源性融資的保證,而外源性融資的規模及風險也必須要通過內源性融資來控制。如果人為將內源性融資與外源性融資割裂開來,企業必將會陷入擴張與穩定的發展矛盾之中。

2.2 適合民營企業的幾種外源性融資途徑

結合實際分析,民營企業可供選擇的融資方式主要包括內源性融資以及外源性融資兩種。而民營企業的經營發展特點則決定了只有間接融資才能夠滿足其融資需求,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民營企業都無法滿足直接融資的信息透明度要求。信息越不透明,就代表資金持有者所需要承擔的風險越高,當然能夠支付高昂資金使用成本的企業也必然是那些高利潤、高收益的企業。以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的業務范圍及運營模式決定了其難以支付高昂的資金使用成本,于是債權融資也就成為了其不得已的選擇。

民營企業的債權融資需要承擔“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而這也在無形中影響到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對商業銀行來說,在經營企業借款業務的過程中他們會形成這樣的認識,“最有可能還款的企業不會前來銀行借款,而只要借款的企業都會存在不按時還款的風險”,于是在審核貸款企業資質時他們就會主觀屏蔽掉風險大的企業,所以民營企業等于是被“逼”承擔了很多本不應由他們承擔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最終將體現在利率以及是否提供借款抵押等內容之上。綜上,即便負債融資可以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其過程避免也是“漏洞百出”的,未來商業銀行還是應專門開辟適合民營企業的普惠性質的金融業務。

除了債權融資之外,股權融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具體可將其分為公開市場發售以及私募發售兩種類型。因為民營企業難以達到上市公開發行股票的標準,因此私募發售便成為了其主要的外源性融資策略。再者,對民營企業來說,通過私募發售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既可以獲取資金,又可以吸納新的合作伙伴?;诤暧^層面分析,這可以為民營企業的轉型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3 總結

現階段,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依舊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已經成為了影響其轉型發展的關鍵問題。以上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劉一凡.論民營企業的社會融資及融資結構問題[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6).

[2] 龍文平.論財務環境對中小民營企業融資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9(11).

猜你喜歡
策略選擇民營企業
2019上海民營企業100強排行榜
2018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2017上海民營企業100強排行榜
2016上海民營企業100強排行榜
淺談商業銀行如何提升高端客戶服務價值
從《破產姐妹》看美劇字幕翻譯者的限制與選擇
論音樂欣賞課提升學生聆聽質量的策略選擇
民企參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策略選擇
關于我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現狀與對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