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三弦與戲曲三弦異同之我見

2019-11-29 04:25付青天
活力 2019年20期
關鍵詞:三弦民樂音高

付青天

(河南省商丘市豫劇院,商丘 476000)

引 言

“三弦”是我國本土古老樂器,在長期的發展中,三弦經歷了多次變革,發展到如今專門用于為演唱伴奏的樂器“如為曲藝、戲曲伴奏”及專門用于器樂獨奏或民族樂隊合奏的“俗稱民樂三弦”。那么戲曲三弦和民樂三弦在演奏上、功能上、風格上,各有什么異同點?本文試圖從以上幾個方面著重分析戲曲三弦及民樂三弦的不同,為今后的演奏及教學提供理論基礎。本文將重點剖析民樂三弦與京劇三弦的演奏技法異同。

一、戲曲三弦與民樂三弦在樂隊中以及音樂形式里的作用

(一)為戲曲音樂伴奏

從我國戲曲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元雜劇的盛行至今,三弦就一直是為戲曲音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在有些劇種中,三弦還被作為“四大件”伴奏樂器之一,緊隨唱腔。如京劇、秦腔、眉戶、越劇、昆曲、晉劇、漢劇、粵劇等,特別在京劇的傳統伴奏中,由于三弦等樂器的加入后,伴奏形式被稱為“五音連彈”。在戲曲音樂的伴奏中,多采用小三弦或中三弦,被人們稱之為曲琴。如在昆曲當中,在演奏技術上對三弦的要求很高,較好的三弦演奏者能按照小宮調的1-5-1 一次定準三弦音高,在演奏中不改定弦,能翻彈七個調。在伴奏時不必在樂譜的旋律上和把位上花費心思,而是要與歌唱絲絲入扣,要全神貫注于曲情的表達。據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記載三弦的伴奏技法與特點,閃中眼、撮頭、喚頭、滾頭、鉆頭等等,可見昆曲對三弦演奏者的演奏技術與伴奏技巧要求很高,要根據喜劇內容的要求來運用,時而烘托氣氛,時而配合身段表演動作。

(二)三弦在大型樂隊及交響樂中的表現。

三弦由于有著其它樂器難以比擬的特殊音色,常作為色彩性樂器使用。在各項樂隊的合奏伴奏中,以及交響樂隊中也有著不可缺少的一席之地,都能較理想地起到點綴和豐富樂曲色彩的作用。如三弦在《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歌劇《江姐》、《白毛女》、《劉三姐》,舞劇《小刀會》,電視連續劇《鐵嘴鋼牙紀曉嵐》等音樂,它都以獨奏和主奏出現,對介紹背景、烘托氣氛、揭示人物、營造氣氛等,均收到良好效果;如在芭蕾舞《白毛女》、《紅色娘子軍》,三弦則作為反面人物登場,聽到它的聲響就看到了黃世仁、南霸天的陰險惡毒的形象,給人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三弦在大型交響樂隊的伴奏下,更顯示出獨特風韻和極強的穿透力。

(三)三弦獨奏

三弦除在合奏、伴奏中被廣泛的使用外,在獨奏方面也能得到充分地發揮和施展,而且風格獨特。如用三弦來彈奏的《大浪滔沙》、《餓馬搖鈴》、《霸王卸甲》、《梅花調》、《打虎上山》等我國器樂曲中的一些文武敘事套曲。

三弦彈戲結合京劇三弦和民樂三弦的演奏方法及特點,既有欣賞價值又有研究價值。豐富了三弦的演奏技法與技巧,為日后在樂隊中發揮其特殊音色的特點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二、戲曲三弦與民樂三弦在演奏技巧及風格上的異同

(一)戲曲三弦與民樂三弦的定弦

定音是指三弦空弦的音高,三弦作為伴奏樂器在曲藝音樂、戲曲音樂中被大量使用,在這些以聲樂為主的表演形式中,三弦定音的音高往往取決于演唱者嗓音的高低,常常是隨著演唱者嗓音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三弦沒有一個固定的音高。然而,作為器樂藝術門類的三弦,它是一種獨奏的或與其他樂器合作的樂器,無論是出自于對演奏技法訓練的要求還是對演奏音色的考慮,三弦的定音都需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音高。鑒于三弦的特點、琴弦張力以及彈奏手感等的考慮,三弦的定音被確定為G dg,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三弦演奏家們在演奏實踐中所形成的共識,也是一個能較為理想地發揮三弦音色、音量的定音規范。

但是作為獨奏和樂隊中使用的三弦,必須在定音的固定音高不變的條件下,依賴于指法的組合和變化來完成各種器樂作品的演奏。經過長期的演奏實踐,三弦的規范定弦被確立為:在G-d-g 音高上的首調為1-5-1。這種定弦法似乎是公認的黃金組合,因為這種定弦法不僅具有手感好、琴弦的張力適中、琴體的共鳴和發音質量優良等優點,而且在保留了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又適應了樂隊演奏的需要。

京劇三弦的定弦不同于民樂三弦的固定音高定弦法,而采用的是“首調音高定弦法”。一方面,它的定弦是依據演員嗓音高低的不同行當、不同板式的板腔體唱腔結構所定,因此京劇三弦的定弦音高幾乎沒有統一的、固定的標準,它在演出中的定弦是在不改變定弦方式的前提下改變定弦的音高,以完成伴奏任務。另外京劇三弦的定弦根據地區的不同、對音樂理解的不同,對樂器熟悉程度的不同等,定弦方法有很多種,如:5-6-3、3-63、3-7-3、等等。另一方面在演出中京劇三弦的定弦是根據京劇伴奏樂隊中的主要樂器——京胡的定弦而定。

(二)戲曲三弦與民樂三弦在演奏中左右手技巧及演奏方式

戲曲三弦與民樂三弦在持琴方式上都采用了架腿式、平腿式兩種,區別在于演奏京劇三弦時右手需壓琴鼓,左手托琴桿才能穩定在腿上,左右手負擔較大;民樂三弦在琴鼓下方增加一附件“琴架”,以解放左右手,為右手的演奏技法創造了條件,右手可以根據演奏的需要任意離開琴鼓而演奏,如掃弦、琶音,還可以任意變換彈弦位置以開發各種音色的變化,還可使右手高度松弛以演奏弱音等;左手沒有托桿的負擔后,換把排除了阻力,音準的可能性增強了,揉弦也不會受托桿影響,是揉弦隨音樂的需要而變化,使至有可能取得各種揉弦的效果,才能表現民族音樂豐富而不可缺少的韻味。左右手解放后就有可能吸收一些其它樂器的演奏方法。如琵琶、古箏、大提琴的部分手法。

無論是戲曲三弦或是民樂三弦都是我國器樂發展史中的一支奇葩,它們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許多異同之處但同時也有共性。上文是在我學習工作的近二十年中的一些拙見,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及專家批評指正。三弦作為一門冷門樂器,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讓它在實踐中探索、發展、與時俱進。

猜你喜歡
三弦民樂音高
想和你們聊聊民樂
喬治·克拉姆《螺旋的銀河系》的鏡像世界
里蓋蒂《小提琴協奏曲》中的“雙律制音高組織”研究
民樂國祥
云南少數民族三弦分類研究
——基于黃金分割比例
品味三弦渡鄉音
莫頓·費爾德曼20世紀70年代后的縱向和音音高研究——以室內樂《我生命里的中提琴Ⅰ》為例
論高平鋼琴奏鳴曲《浮影》中縱向音高組織的邏輯運用
左手握右手
中國民樂的“世界民族音樂”化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