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及策略

2019-11-30 04:04劉穎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8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互聯網+互聯網

摘 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重要專業,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環境藝術設計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為了培養更多全面性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還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加強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探討了基于“互聯網+”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及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策略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廣泛普及,推動了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對于學科教學也是如此,基于“互聯網+”開展課堂教學,更新課堂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科教學水平。環境藝術專業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在我國已經設立多年,課堂教學模式已經趨于成熟,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為此可以采用基于“互聯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教學,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學習效果,培養更多全面性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一、基于“互聯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主要目的是加深學生的深度學習。而想要實現這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要依托于互聯網,運用“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課堂教學優勢,改善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旌鲜浇虒W模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使得學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進行學習,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需要注意的是混合式教育過程中,線上教學是必備活動,線下教學則是基于線上教育,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二、“互聯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的可行性

(一)符合現代化要求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進入了各行各業,并且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項的重要技術手段,而且目前互聯網在學生中越來越普及,在此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運用“互聯網+”開展混合式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提高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水平,也符合現代化教育的新形勢。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互聯網+” 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圍繞課堂上的主要內容,在課下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在遇到問題時,利用網絡在線與其他同學、老師進行討論與交流,初步完成對課堂內容的了解和學習,為課上的學習奠定良好好的條件。在課堂上,教師主要解決重難點內容以及學生自主學習時存在的問題,實現了深度學習,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互聯網中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所以開展基于“互聯網+”的混合式教學,可以圍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置優質教學資源庫,包括在線學習平臺、校級精品課程、習題資源庫、視頻資源庫等等,教師可以從教學資源庫下載所需要的教學資料,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實現在線學習,從教學資源庫找到更多的學習資源,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進一步加強學生學習效果。

三、基于“互聯網+”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混合式教學策略分析

以住宅空間設計為例,對基于“互聯網+”環境藝術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分析,改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水平,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具體策略分析如下:

(一)線上學習

在住宅空間設計過程中,教師使用了云課堂APP,在正式上課之前,將有關住宅空間設計理論以及實踐案例等資料進行上傳,學生登錄云課堂APP,下載住宅空間設計理論和實踐案例等相關資料,并進行自主獨立的學習。教師搭建在線交流平臺,學生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在線向教師提問,教師及時的進行解答,與此同時也可以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學生可以結合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住宅空間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也可以向教師請教,學生設計完成后,將自己的設計成果提交給教師,教師觀看學生的設計作品,對學生設計作品進行分析評價,總結學生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所有的設計作品中,挑選出優秀的設計作品。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線開設微博、貼吧,可以向學生分享一些住宅空間設計的小技巧以及設計經驗,通過跟帖、回帖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為學生答疑解惑。

(二)線下學習

在線上學習過程中,首先教師在線上學習過程中,播放學生設計作品,對學生的住宅空間設計作品進行評價,指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應播放優秀設計作品,教師對學生給予鼓勵,這樣既可以提升這幾名學生的自信心,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激勵。教師還應在課堂上強化學習的重難點,讓學生明確設計流程。其次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具體的案例,并圍繞案例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對住宅空間設計案例進行分析以及討論,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住宅空間設計中。再次教師針對空間中存在的不足,讓學生提出具有的改進方案,并將方案提交給教師,教師對學生的設計方案進行進一步點評和指導,完善學生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強化教學重難點,加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

(三)課外實踐

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教學過程中,還應增強課外實踐,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此教師可以以真實的案例作為命題,讓學生設計完整的住宅空間設計作品。由于這一個環節比較有難度,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注重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完成設計作品。在具體的作品設計過程中,學生應嚴格按照流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首先學生應找一名真實人物,作為“業主”,并通過調研等方式,了解“業主”的需求,然后結合具體的房屋情況,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住宅空間的設計,應突出設計亮點。這樣通過課外實踐的實施,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環境藝術設計人員需求逐漸增多,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為了滿足現代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還應加強環境藝術設計人員的培養,不斷提高環境藝術設計人員的綜合水平。為此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基于“互聯網+”,開展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教學,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學習效果,培養更多全面性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從而促進我國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不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曹志明.面向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視覺素養培養的混合式教學實踐模式研究[J].美與時代(上),2017(11):107-108.

[2] 高瑩.“互聯網+”環境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分析——以藝術設計教學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8(05):51+53.

[3] 梁照,余鈺,張桂力.基于SPOC環境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07):215-216.

[4] 趙春燕,馬驍驊.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藝術設計類課程中的實踐分析[J].大眾文藝,2019(09):211-212.

[5] 高天方.論互聯網思維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商業攝影課程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03):126-127.

作者簡介:劉穎(1991.11- ),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及其理論。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模式互聯網+互聯網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