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其對策探究

2019-11-30 04:04李桃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8期
關鍵詞:心理輔導大學生

李桃

摘 要:從當前的就業形勢來看,大學生就業難度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業心理問題不斷凸顯。在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包括如下幾種:對就業市場的認知問題、不能進行積極的情緒調控、攀比問題突出等。造成這些就業問題的原因就在于學校的教育缺乏系統性,心理輔導不到位,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等。所以,應該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來幫助學生構建起完善的心理教育機智,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指導,更好地應對大學生的就業難題。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心理輔導

當前,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各個領域,諸多主體關注的一個重點,學校、社家長等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于此,因為大學生就業事關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就業事關整個社會的發展,事關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由于大學生表現出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解決的難度越來越大,不少因素都導致了他們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輔導員與學生的接觸較多,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情況比較了解,如果能進行高水平的指導就會引導學生的心理向著良性的方向發展,這對于高校和學生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當前社會,大學擴招使大學生數量激增,他們在畢業后面臨就業選擇時往往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有的是進行自主創業,還有的學生是實施雙向選擇,這使他們面臨的就業機會增多,但同時面臨的壓力也是巨大的。所以,一些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面臨著難以排解的心理壓力。從大學生就業的實際情況來看,總的趨勢是好的,他們的心理素質普遍比較健康,不過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就業認知有偏差

在面對各種職業選擇時,一些大學生不能明確地進行自我判斷,對于崗位的要求、環境的選擇與自我的需求沒有形成一種明確的認知,因而,他們很難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這對他們的職業選擇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而很容易帶來各種心理問題。他們對于就業有較高的期望,期待著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的起點,有時甚至會顯得有些盲目和浮夸,這對職業的選擇十分不利。還有一些學生自認為能力不足,因而在求職時會感覺到自己的能力難以與用人單位的要求相符,所以表現得十分不自信。

(二)情緒調節能力弱

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有些學生無法調整自己的心態,因而他們會給自己施加更多的壓力,不能以平和的態度對待擇業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各樣的難題。有的學生甚至會產生不良情緒,這極大地阻礙了他們的就業選擇。此外,一些學生還會特別焦慮,這其實是十分正常的一種現象。面對人生的一個重要的選擇,學生在面對殘酷的就業選擇時往往會表現出較強的不適應性,他們無法得心應手地處理各種工作難題,因此精神會高度緊張,尤其是在屢屢受挫之后更是表現得十分消極。學生如果不能尋找到合適的方式來排解這種焦慮,就無法順利地進行求職,這對未來的職業規劃都會產生不必要的影響,有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三)從眾攀比心理作祟

有些學生從小受到家庭環境或者社會觀念的影響,他們在擇業時往往比較局限,有時會將自己所選擇的崗位與同學的崗位進行對比,因而無法把握更多的就業機遇。還有的學生沒有個人主見,因此他們在擇業時比較盲從,更喜歡選擇那些大家都喜歡的崗位和熱門職業,表現出明顯的功利主義傾向。他們也因此對自己沒有明確的認知,導致擇業的挫敗感上升。

二、導致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成因

(一)認知教育不完善

當前的大學生沒有形成系統化的職業認知體系,這也直接造成了他們心理問題的層出不窮。大學生涉世較淺,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因而面對就業時往往表現出較強的不適應性。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也無法實施科學的評價。究其根本就在于學校對于相關的認知教育不完善,很少開展各種各樣的職業測試。導致大學生沒有形成對自己的準確認知,不能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有的輔導員自身就缺乏過硬的教育知識,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因此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而對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心理輔導不系統

就業心理一直以來都是高校關注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是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心理輔導工作尚未得到較好地開展,未來仍有較大的開展空間,系統性也有待進一步完善。其一,在相關心理教育課程的設置上,課時普遍較少,同時輔導的內容與實際需求相差較遠。有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零散地涉及一些心理輔導的小問題,輔導的系統性較差,無法真正幫助更多的學生做好就業的心理準備。其二,心理輔導沒有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過多地進行知識的講授而很少有機會進行實際訓練,缺乏必要的心理調節技巧傳授。

(三)就業指導不到位

大多數高校都構建起了系統完善的就業指導機制,同時還專門配備了專職工作者。但是,由于種種外界因素的限制,加之高校不斷擴招的影響,不能實施專門化的針對性指導,直接的結果便是相關工作的“缺失”問題突出。一些輔導員自身的就業知識就不是特別充分,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指導的效果無從保證,加之一些學校本身在課程設置上就忽視了大學生職業教育這一重要的內容,學生接觸到的職業規劃知識自然就是不健全的。這樣,他們在大學生活中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就比較迷茫,求職時不能將自身的優勢與喜好結合起來充分考慮,失去了很多合適的機會。在未來的就業指導中,高校應該重視這一方面的有效指導。

三、實施大學生就業心理指導的對策

(一)加強學生認知教育

大學生如果能對自己有明確的認識,對自己進行科學的評價,就能夠擇業時主動進行情緒的調解。其一,應該指導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與興趣有比較明確的認知,不斷進行自我教育,提升自己對于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能力,同時,必要的時候還要進行一些相關的性格、興趣等的測驗,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性格、氣質、興趣與職業愛好等,對自己有更加明確的了解。其次,學生在擇業的過程中不僅應該考慮待遇、工作環境以及工作要求等,同時還應該考慮自我發展的需求,這才是更為重要的一個內容,能夠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貫穿自己工作的始終,這無疑是十分有價值的。

(二)構建心理輔導機制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需要輔導員發揮應有的作用,他們應該不斷豐富心理輔導的形式,廣泛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主要包括主題班會、個別輔導等,進而探索更加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管理體系。對于輔導員而言,應該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緊緊圍繞《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進行知識的講解,引導學生明確就業可能面臨的心理困境,提升應對就業難題時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學生學會勇敢面對壓力,及時調整自我的心理。輔導員還應該增加學生接受技能訓練的機會,探討豐富的培養模式,比如展開討論、角色扮演等,讓學生結合自我發展的需求,學會運用各種方法,比如沉思法、自我調適法、合理宣泄法等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節。

(三)豐富就業指導內容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高效工作的分工越來越精細。正是因為這一特點,就要求輔導員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有更加細致的了解,同時,由于輔導員與學生的接觸最多,因而要能夠探索更加多樣化的就業指導模式,滿足學生的擇業需求。注重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讓他們對自己的專業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更加明確的認知,這樣才能使他們面對各種就業選擇時不過分迷茫,明確職業發展的基本方向,樹立科學、準確、合理的職業生涯目標。

參考文獻

[1] 馬菲菲.從在一起到再出發——分析高校輔導員如何幫助畢業生緩解就業心理壓力[J].教育現代化,2018(9):11-12

[2] 王志浩.當前形勢下應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7):8-9

[3] 鄭大剛.基于就業心理資本的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途徑研究[J].科教文匯,2019(3):78-79

[4] 顧天宇.職業生涯規劃全程化視角下的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心理引導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8(8):54-55

[5] 馬祖銘.基于大學生就業心理視角下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探析[J].智庫時代,2017(3):44-48

[6] 馮玉梅.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與指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3):15-16

[7] 鄭成宇.提高農村籍大學生就業滿意度的途徑與策略——基于東西部地區10所高校大學生就業心理資本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3):41-42

[8] 張谷旻.貧困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8(3):65-68

猜你喜歡
心理輔導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
淺析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中的運用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當代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方法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