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文化產業發展與職業教育課程設置的雙向影響

2019-12-06 06:26高洋
商情 2019年47期
關鍵詞:互聯網+互聯網

高洋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職業教育課程存在諸如課程設置過時、人才培養質量低、人才培養與文化產業發展相脫節等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互聯網+”背景下文化產業發展與職業教育課程設置不相符的問題,并基于職業院校與社會需求雙視角探討文化產業發展與職業教育課程設置的雙向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文化產業發展;職業教育課程設置

文化產業屬于綠色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將推動文化產業實現升級轉型,并成為我國整體經濟升級轉型的重要構成部分?,F階段,“互聯網+”與文化產業的統一發展帶動文化消費空前發展,消費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文化產業發展還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它與職業教育課程的雙向互動將是關鍵一環。

一、“互聯網+”對文化產業與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相較于傳統互聯網概念,“互聯網+”不僅可以發揮通訊、營銷、搭建產業平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實現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形態的改變,即深層次改造產業?!盎ヂ摼W+文化產業”將是新興業態,成為文化產業的升級。

“互聯網+”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為職業教育課程設置提供明確發展方向。研究表明,文化產業從業人數逐漸呈直線上升,對“互聯網+”專業人才需求量逐漸擴大,需要更多優秀的具備良好的互聯網思維的技術性人才。

二、基于社會需求視角分析文化產業發展與職業教育課程設置的雙向影響

據統計,至2016年,我國“互聯網+文化產業”發展規??涨?,占文化產業的七成比例,顯著推動文化產業實現新時代新發展。社會對技能型、高素質人才需求日益擴大,尤其是需要具備良好“互聯網+”思維的技術人才,但是高校、高職院校輸出人才尚難以滿足崗位需求。如近年來,文化產業發展衍生出諸如SEO、SEM等新興職業,而職業院校還未設立相應的職業教育課程,這類職業的人才大多由機構培訓、職員自學、企業學徒制等達成。同時,文化產業部分傳統職位也增加了新職責和新技術要求,如網站記者還需要掌握網絡營銷、新媒體等技能。時代發展帶來新職業、新職責,而職業院校未設置相關課程,導致勞動供給與人才需求嚴重不匹配。

基于上述現狀,職業教育必須與文化產業開展雙向互動。首先,根據用人需求,文化產業應對職業教育提出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要求,并積極參與相關課程的設置,以確保人才培養真正滿足企業人才需求。其次,職業教育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搭建信息平臺,與企業加強合作,深入了解企業文化以及用人需求,掌握企業發展動向,保持雙方長效溝通,及時更新教育知識與課程內容,以體現職業教育課程的現時價值與未來價值,為企業輸出符合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進而提升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率。

三、基于職業院校視角分析文化產業發展與職業教育課程設置的雙向影響

職業院校是為文化產業提供中高端產業人才的重要陣地,是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實現科技創新的關鍵的供給側改革。為了協同發展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與文化產業,職業院校應做好培養職教師資和加強校企合作兩方面工作。

(一)培養職教師資有助于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教師是課程教學的實施者與領導者。在“互聯網+”背景下,職教師資面臨新的考驗與挑戰,要求教師拓展實踐經驗、更新教學知識。有數據統計,在2017年,相較于其他類型的教育,職業教育的學生與教師規模居首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亟待被擴充。文化產業課程需要提升師資隊伍教學水平,文化產業的發展也為這項工作提供的基礎支持。

職業院??梢酝ㄟ^以下幾種方式提升職教師資水平:其一,積極培養高素質學科帶頭人,充分發揮這部分人群的榜樣示范作用。其二,強化“雙師型”教師培養,即教師通過身兼數職來緩解職業院校教資壓力,彌補教師空檔。2018年我國“雙師型”教師約有133萬人,仍無法滿足師資需求。其三,職業教育應適時采取教師外聘的措施,聘請文化產業精英人士擔任相關職教,這是補充精英教師的有效途徑。但是,由于外聘成本高、精英人才少等因素,外聘優質教師具有一定的難度,大多外聘教師是高校畢業生,教學經驗不足,因而,職業院校亟待擴充文化產業相關職業教育課程教師隊伍。

(二)校企合作為鍛煉學生實踐能力提供有利條件

根據課程設置形式區分,職業教育課程包含理論與實踐兩部分課程,而目前,實踐課程可設比例較小。據教育部統計,我國中職院校職業教育實踐課程占比僅有14%,學生明顯匱乏實踐能力培養,動手能力不足,難以滿足互聯網時代文化產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在“互聯網+”背景下,職業院校與文化產業構建校企合作具備較為成熟的條件與環境,“互聯網+”可為雙方的合作搭建實時共享信息平臺,以促進雙方深入交流,有效互動,更好地開展實踐課程教學。同時,實時共享平臺能夠高效整合教學資源和企業資源,方便企業給予職業學院學生直接的在線幫助,更新教學課程內容,實現理論與實踐統一發展。近年來,校企合作實踐基地數不斷增長,一方面實現企業與學生的正面互動,使得學生直觀認識企業用人需求,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教師參與人才實訓,有助于其深刻認識職業教育課程的不足,以不斷優化課程設置,為教學改革尋求實例支撐。提高校企合作積極性應引起職業院校與相關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劉陽彤.產業融合視域下高校文化產業復合型人才的有效培育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7):131-132.

[2]唐士亞.文化產業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機制研究——以少女偶像組合為視角[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19(1):22-28.

[3]張德利,尹維增,李誠剛,朱峰.資源稟賦與文化認同:區域體育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基于安徽體育產業發展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9,40(3):74-79,93.

[4]王英全,焦立濤,趙玉福.傳媒文化產業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協同發展路徑探究——以山東省高校多媒體專業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3):126-128.

基金項目: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職業教育促進宜昌區域經濟支柱產業快速發展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8G655)。

猜你喜歡
互聯網+互聯網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