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一步完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檔案建設

2019-12-10 01:39張慶善
中國藝術時空 2019年6期
關鍵詞:非遺檔案

張慶善

【內容提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作為近年我國在非遺保護方面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進一步完善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檔案建設,既是建立在對保護對象認真、系統、科學的認識基礎上的“保存”,又為今后的研究、傳承留下了“根”和“種子”,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非遺 代表性傳承人 記錄工作 檔案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是近年我國在非遺保護方面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意義重大?!皣壹壏俏镔|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是一項怎樣的工作?為什么我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經取得很大成績的時候,還要啟動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記錄工作?這次記錄工作我們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這次記錄工作與以往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保護的措施有什么不同?我榮幸地參與了這項工作的驗收專家委員會,參加驗收工作兩年多來,有一些感受和體會。

大家知道,在世界上,中國并不是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最早的國家。我們比起日本、韓國都晚。日本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制定了保護“無形文化財”的法律。韓國則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而我國,晚得多,直到本世紀的2011年才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雖然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起步晚,卻發展得很快。在世界范圍內,中國的非遺保護工作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一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部門都是充分肯定的。能做得好,做得快,主要原因是國家重視。我們非遺保護工作是舉國體制,是政府主導,力度是很大的,這也是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優勢。

從黨中央到國務院以及各級政府,對非遺保護工作一直非常重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處提到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要“加強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保護”,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等。這些年來,非遺保護工作確實成績很大,四級名錄體系建設、傳承人保護、文化生態區保護等等都有很大的進展。尤其對傳承人的保護,采取了很多舉措,包括資金、政策等等,這一系列舉措都有力地推動了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你可能要問,既然我們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了,既然我們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工作做得很好了,為什么還要做“搶救性記錄工作”呢?原來我們不是都做了很多資料工作嗎,包括錄音錄像等等。的確我們原先已經做了不少工作,為什么還要做“搶救性記錄”?回答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是為了進一步完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檔案建設。

2017年2月23日,《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發布,系統闡明了“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方向、主要任務和重要舉措。規劃把“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要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進一步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以人的培養為核心,以融入現代生活為導向,切實加強能力建設,提高保護傳承水平,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深入發展”;提出到2020年,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基本形成”的發展目標等。

我們正是根據《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按照統一的標準規范,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流變過程、核心技藝和傳承實踐情況進行全面、真實、系統的記錄,對其中部分瀕危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抓緊實施搶救性記錄,并加強對記錄成果的傳播和利用”。

以前我們是有記錄的,但那時主要是為了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或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要求和今天不一樣。申報國家非遺項目的申報片只有十分鐘,對其它資料的要求標準并不高。而且十年前的條件下,我們的困難很多,資金有困難,設備不夠好,技術比較落后,經驗也不夠,對非遺項目的認識也不夠。記得當年除了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省市非遺經費還比較多以外,很多省市的非遺經費都不多。在一些西部地區,每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每個月只能補助四五百元錢,基本上是維持生活。當年我到西部一個省調研非遺保護工作,他們的縣長對我說,知道非遺保護工作很重要,知道傳承人保護很重要,但縣里的教師都發不出工資,哪來的錢保護非遺呢?當年非遺保護工作確實困難重重。從今天的眼光看,當年的工作已經很不容易了,但無疑不夠全面、不夠系統、不夠細致。從宣傳的層面,我們做的工作是夠了,但從傳承、研究、教學等層面看,當時的記錄就遠遠不夠,基本上沒有建立起完整系統的檔案。而今天我們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年齡越來越大了,當年我們做得不夠,現在要補上這一課,再不及時搶救,就可能失去珍貴的絕技,所以要進行搶救性記錄工作。

有人稱之為這是一項進入倒計時讀秒的工作,的確這樣。據統計,我國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3068人,已經有超過400位離開了人世,搶救他們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確實是刻不容緩。這方面,我們的教訓是很多的。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藝術研究院搶救性地錄制了一批戲曲珍貴資料,其中有幾個小時徽戲的錄制,到2000年,安徽成立徽學研究中心,發現有一些老的徽戲隨著老藝人的去世,再也看不到了,只好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復制這幾個小時的珍貴資料。編撰十大圖書集成,是被稱之為一項文化長城的工程,成就巨大,功德無量,為我們摸清家底,搶救珍貴的文化遺產,做出了歷史性的重要貢獻。但也有許多遺憾,就是因為當時我們國家經濟的落后,技術上的落后,使得許多珍貴的資料只能用文字記錄,而不能錄音錄像,比如一些民間舞蹈、民間音樂的資料,今天只能是看文字了,看不到活態的錄像。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指導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睘槭裁词恰皳尵鹊谝弧?,就是因為我們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生存已經到了瀕臨消亡的“最危險”的境地,再不搶救就來不及了。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保護傳承人是關鍵。因為一位傳承人的失去,就可能帶走一項絕技、一個項目,甚至是一個民俗活動。而我們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普遍年紀較大,當年在申報國家級傳承人的過程中,還沒有等到文化部的批準,有的申報人就去世了。記得有一年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錄,有好幾個名字畫上了黑框,有記者問,不是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強調活態傳承,怎么還有去世的傳承人上了名錄呢?我們告訴他們,這些畫黑框的名字,在申報的時候還都建在,但在通過了評審,在等待文化部批準的時候去世了。所以,這些去世的名字是要上名錄的,同時它又在提醒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搶救工作真是“刻不容緩”的,我們真是在與“時間賽跑”。

今天我們的情況不同了,我們不缺少資金,不缺少設備,不缺少技術,更不缺少政府的重視。因此我們的搶救性記錄工作,具有充分的條件,如果我們做不好,真是愧對祖先,愧對后人了。我們每一位參加搶救性記錄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提高認識,真正認識到我們在做的這項工作的重要性、重要意義。這幾個月,我參加了搶救性記錄工作的驗收評估工作,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有了更為深切的認識。

我們這一次搶救性記錄工作,說得好聽一點,是完善檔案建設。說得不好聽一點,是“補課”。我認為,我們現在做的搶救性記錄工作,一定要做成一次不留遺憾的工作。

這一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指導思想明確,部署周密,先是2013年,文化部選取31個項目的50位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搶救性記錄試點工作。2015年4月,文化部印發了《關于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的通知》,同時下發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規范(試行稿)》,全面啟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2016年,文化部非遺司委托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起草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操作指南》,并進行了培訓,最后還委托該中心組織專家驗收評估。在評估驗收工作中,既有非遺專家參與,又有技術人員、文獻方面的專家和紀錄片的專家參與。這一系列部署,計劃性、針對性都很強,效果也是好的。

實踐證明,啟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是在新的形勢下對非遺傳承人保護采取的一項重要的舉措,是很及時的,很必要的。

關于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有明確的闡釋,指出:“‘保護指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命力的各種措施,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特別是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睉撜f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保護”的規定內容是很具體了,這也是各個國家在非遺保護實踐的總結和歸納,是行之有效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無疑是在新的形勢下對傳承人采取的一項有效的保護舉措,準確地說是“保存”。流逝的的時間我們無論如何也留不住,傳承人的年齡一天比一天大,我們擋不住,我們能做的就是與時間賽跑,留住傳承人掌握的技藝,這個“留住”,就是“保存”。這個“保存”很有必要,很重要,這是一種原真的、活態的保存。它首先是建立在對保護對象認真、系統、科學的認識基礎上的“保存”。其次,它又為今后的研究、傳承留下了“根”,留下了“種子”。正如文化部文件中強調,開展代表性傳承人的搶救工作刻不容緩。對傳承人開展搶救性記錄,將傳承人對文化傳統的深刻理解與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藝,通過數字化多媒體手段全面、真實、系統地記錄下來,保留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為后人傳承、研究、宣傳、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寶貴資料,對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次搶救性記錄工作的目的和目標,就是通過數字化多媒體手段全面、真實、系統地記錄下來,保留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為后人傳承、研究、宣傳、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寶貴資料。我們搶救性記錄下來的資料,要為傳承、研究、宣傳、利用服務。第一是保存好,要不斷豐富完善,建立起完整的傳承人檔案。第二要利用好。首先是為活態傳承提供范本;其次是為培訓教學提供真實可靠的教材;第三是為深入研究提供第一手可靠的完整的資料。真正做到“合理利用,傳承發展?!?/p>

如果我們的搶救性記錄下來的資料,能為傳承、研究、宣傳、利用提供可靠的豐富的內容,如果通過我們這一次搶救性記錄建立起完整系統的傳承人檔案,才可以說,我們的搶救性記錄工作的目的達到了。文化和旅游部領導要求,這一次搶救性記錄,要提高記錄方法的科學性,提高記錄時量和效率。要確保記錄一個,成功一個。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一次的搶救性記錄不是以往記錄工作的復制,而是一次具有更高標準的記錄工作,是一次不留遺憾的記錄工作。

這次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在《工作規范》和《操作指南》中,對記錄有非常具體的要求和標準,涉及搶救性記錄的理念、對傳承人和非遺項目的深刻認識、口述史、影像設備及其技術要求、文獻的收集整理編輯等等,需要技術專家、非遺專家、文獻專家和專業的拍攝團隊等共同參與??梢哉f是現今條件下全方位的調動一切手段進行搶救性記錄。與以往的記錄是認識不一樣、手段不一樣、技術不一樣、要求標準不一樣。

搶救性記錄要求很明確,分為文獻片、綜述片、工作卷宗三大塊。要求很具體,有時感到是不是要求得過于死板了?不是這樣,這都是為了保證搶救性記錄工作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文獻片包括口述片、項目實踐片、傳承教學片等三方面??谑銎囊笫?,訪談質量高。細致全面講述非遺項目實踐與傳承,完整講述傳承人人生經歷,內容深入、細節豐富。訪談時間不少于5小時。項目實踐片的要求是:完整記錄非遺項目實踐全過程,對所有步驟和細節均進行細致展示,能夠體現其特色。除核心內容外,還記錄了豐富的相關內容,有較高的說明性和參考性。傳承教學片的要求是:就不同的項目和學生情況,有針對性、系統性地詳盡記錄傳承人的教學過程,能充分體現出傳承人的特色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能補全在口述片中和實踐片中無法充分展現的技藝細節和傳習精要。而綜述片的要求是,出色地運用文獻片中素材,并加以補充,能夠充分體現出記錄工作的成果,表現以傳承人為核心的非遺項目的特色和魅力,能夠完整展現傳承人非遺傳承的精彩歷程。再有,工作卷宗的要求是,具有較高史料價值、文獻價值,能全面反映傳承人及非遺項目各方面特點及信息,種類豐富、全面等。

除以上對文獻片、綜述片、工作卷宗內容的要求外,對包括影像設備及其技術、文獻的收集整理編輯等等都有具體的標準。因此要完成好這些記錄,需要技術專家、非遺專家、文獻專家和專業的拍攝團隊等共同參與??梢哉f,這是在現今條件下全方位的調動一切手段進行記錄。

為了保證記錄的質量,對記錄成果進行嚴格的驗收,則是這次記錄工作整體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驗收就是檢查記錄工作的成果,總結經驗,更好地推動下一步工作。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托承擔了驗收工作。驗收人員的組成包括:技術人員、非遺專家、紀錄片專家和文獻專家。

技術人員負責審核項目,包括綜述片、文獻片和工作卷宗;負責審核記錄成果是否符合《工作規范》要求的完整度和基本技術標準。審核內容包括綜述片和文獻片的時長、分辨率、碼率和外掛字幕等技術指標;如審核口述片,是否缺項、時長、數量等技術指標是否達標。

非遺專家主要是負責記錄成果的整體內容與學術水平的審核。如綜述片的信息是否正確,是否達到了學術水準,是否出色地運用了文獻片中的素材,并加以補充,是否能展現出傳承人和項目的特色與魅力,以及文獻片和工作卷宗是否達到了一定的學術質量等等。這些審核要掌握的標準,就是記錄工作要達到的標準。比如對傳承人的采訪、錄音錄像,一定要注意原生狀態。方言唱、方言講,只有這樣才是原汁原味的。還要注意傳承人唱、講,或是展示手藝時的環境、生態。不能刻意擺拍、表演。

驗收結果分為優秀、通過和不通過三種。其中,通過又分為直接通過和修改補充后通過兩種情況。由于部署了驗收的工作,對保證記錄工作的質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去年這項工作還稱之為“搶救性記錄工作”,今年改為“記錄工作”,雖然少了“搶救性”三個字,不等于說不堅持“搶救第一,保護為主”的工作方針了,而是從以前“記錄工作”強調“搶救性”,到現在轉為記錄工作的“常態化”,我認這是非常重要的轉變。一些年高體弱的傳承人要進行搶救性記錄,而對其他傳承人的記錄也不能忽視。因為我們的目標是進一步完善所有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檔案建設,目的是為后人留下最完整最真實最系統的文獻資料。這不是權宜之計,也不是一勞永逸,而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下去的基礎性的工作。

作為這項記錄工作的參與者,兩年來我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有很深的感受,感到這項工作不做是不行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是在做“補課”的工作。以前我們沒有做好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檔案,有認識問題,有條件不具備的問題,如設備、技術、資金的欠缺。而今天我們已經具備了更好的條件,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檔案建設的更系統、更科學、更完備。實踐證明,這項帶有基礎性建設的記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對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深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高舒)

猜你喜歡
非遺檔案
非遺視角下探析豫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策略
致力非遺保護,實現文化傳承
拓展節能檔案數字化利用的探索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芻議供電單位檔案管理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淺談北京衛視《檔案》的敘述方式
新常態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