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獻計量學的葡萄座腔菌研究動態分析

2019-12-14 14:10冀志蕊遲福梅周宗山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
關鍵詞:文獻計量學

冀志蕊 遲福梅 周宗山

摘要 為客觀分析國內外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研究動態,利用CNKI和Web of Science檢索平臺,對1995—2018年收錄的文獻進行文本挖掘,統計并分析文獻的研究內容、出版年份、作者、研究機構、出版刊物、被引頻次。結果顯示,在WOS數據庫中來自53個國家的1 293名作者參與發表研究文獻436篇;CNKI數據庫中1 379名作者參與發表研究文獻共計696篇。美國是發表文獻量最多的國家,其中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是刊文最多的機構,河北農業大學是國內文章刊載量最多機構。國內外對該菌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存在較大差距,國際文獻偏重于基礎性研究,而我國關于該菌引發病害的綜合防控及其應用技術研究的應用型文獻較多。

關鍵詞 文獻計量學;葡萄座腔菌;Web of Science;CNKI

中圖分類號 S-05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9-0243-05

Abstract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research dynamics on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both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 the publications about B. dothidea between 1995 and 2018 in the Web of Science and CNKI databases were retrieved,the main parameters like the research contents, publication year,authors,research institutions,journals and cita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436 articles by 1 293 authors from 53 countries in WOS,and 696 articles by 1 379 authors in CNKI were searched. California University and Davis,are the institutions with the most articles in the world and Hebe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in China. However,the research depth and breadth for the B.dothidea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Articles included in WOS database focus on basic research , by contrast, CNKI database includes more articles abou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and it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Bibliometric;Botryosphaeria dothidea;Web of Science;CNKI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Botryosphaeriaceae Theiss.& Syd.)隸屬子囊菌門座腔菌綱葡萄座腔菌目,科內記載28個屬,1 400余個種,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眾多果樹及經濟林木的致病菌[1-2]。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是Botryosphaeria Ces.&De Not.屬中最重要的一個種,可侵染至少12個科20個以上屬的果樹[3],引發包括蘋果輪紋病、梨樹輪紋病、藍莓枝枯病、桃樹流膠病、葡萄潰瘍病等重要病害。目前,我國對B.dothide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該菌流行發生規律及其所致病害的綜合防控技術方面,因此及時全面掌握其國內外研究動態對我國果業和林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獻計量學基于文獻事實,有效運用數量分析手段,能夠真實、全面地展示學科研究動態,比較并揭示研究內容和研究水平差異,已被廣泛應用于醫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4-6]。在果樹病害研究領域,我國學者完成了蘋果樹腐爛病[7]、蘋果輪紋病[8]及蘋果樹褐斑病[9]的國內文獻和柑橘黃龍病[10]國際研究動態分析;在農作物病原菌研究領域,我國學者完成了玉米小班病菌[11]、蠟蚧輪枝菌[12]、菌根真菌等國內研究動態分析。為了全面解析B.dothidea的研究動態,筆者對1995—2018年Web of ScienceTM(WOS)數據庫和中國知網CNKI中收錄的文獻進行統計,并分析文獻的研究內容、出版年份、作者、研究機構、出版刊物、被引頻次等 [14],全面揭示了國內外對該菌的研究動態,為菌物研究者掌握最新研究動向進而制定研究策略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美國科學情報所(ISI)開發的Web of Science TM Core Collection(WOS)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檢索時間范圍為1995—2018。

1.2 研究方法

采用高級檢索方式,在WOS數據庫中以檢索詞TI(Title)=“Botryosphaeria dothidea”或者TS(Subject)=“Botryosphaeria dothidea”進行檢索。CNKI數據庫中設定檢索詞為篇名=“Botryosphaeria dothidea”或者“葡萄座腔菌”或者“蘋果輪紋病菌”或者“梨輪紋病菌”[15]或者“楊樹潰瘍病菌”[16]或者“茶藨子葡萄座腔菌”[17]或者“美國蘋果白腐病”[18]或者“阿月渾子枝條枯萎病”[19]。利用Excel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各庫重復出現的機構、作者、出版刊物等進行剔除綜合,對文獻的出版年份、文章作者、研究機構、出版刊物、被引頻次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文獻出版年份分析

經檢索去重、篩選,在WOS數據庫中檢索到文獻436篇,CNKI數據庫中檢索到有效文獻696篇,各年度刊文量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1995—2018年間,國際上關于B.dothidea的文獻量總體呈波浪式,2011年刊文總量最多,達31篇。國內相關研究呈緩慢上升趨勢,自2011年后發文量上升明顯,至2018年我國作者參與的刊文量達最高值(22篇)。研究發現,我國對該菌的研究開展較晚、發展速度較快,近年來發文量上升明顯與該菌所致病害,尤其是蘋果輪紋病、梨輪紋病發病日趨嚴重及相關科研項目支持相關。

2.2 文獻作者分析

通過對B.dothidea文獻的檢索,WOS數據庫中涵蓋53個國家的1 293位作者,CNKI數據庫中涵蓋作者1 379名。由圖2可知,隨著發表文章數量的增加,對應的作者數量明顯減少。WOS數據庫中,發文量≥10篇的作者10位,CNKI中參與發文≥10篇的作者19位,依據檢索結果,以上 29位高產作者均屬于核心作者。WOS數據庫中10位核心作者分屬于比勒陀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Pretoria,South Africa)、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USA)、威斯特迪克真菌生物多樣性研究所(Westerdijk Fungal Biodiversity Institute,Holland)、加拿大農業部(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Canada)、里斯本大學(University of Lisbon,Portugal)6個不同的研究機構,表明南非、美國、荷蘭、加拿大、葡萄牙5個國家對B.dothidea的研究水平較高。CNKI數據庫中檢索到的19位核心作者分屬于10個不同研究機構(包括河北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3所大學,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植保所、山東省果樹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等7個研究院所),按照作者研究方向可劃分為蘋果輪紋病研究與楊樹潰瘍病研究2大類。

2.3 研究地區和機構分析

對WOS數據庫中文獻涉及的研究地區、機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來自53個國家423個研究機構刊發了有關B.dothidea的研究文獻。由圖3可知,美國、中國和南非刊文總量排名前3,刊文量分別為122、114和50篇,這3個國家的總發文量占國際總發文量的65.60%。

對發文機構統計顯示,WOS數據庫中排名前10的機構刊文總量191篇,占比43.81%;CNKI數據庫中,排名前10的機構刊文總量213篇,占比30.60%(表1)。國際各研究機構間發文量差異相對較大,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USA)發文量最多,高達44篇,其次是比勒陀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Pretoria,South Africa),發文量34篇,2個機構刊文總量占比達17.89%。國內排名前10的各機構間刊文量差異較小,河北農業大學刊文量最多,高達30篇,山東省果樹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6個機構刊文量均達到20篇以上;按照地域劃分,10個研究機構分別屬于山東、北京、遼寧等我國開展果樹、林木種植較早的地區,開展相關病害研究較早且具備延續性,文獻水平普遍較高。

2.4 文獻出版核心刊物分析

統計分析結果顯示,B.dothidea相關研究文獻分別刊載于159個國際刊物和165個國內刊物上。由表2可知,WOS數據庫刊文前10的期刊刊文總量219篇,CNKI數據庫刊文前十的期刊總刊文量263篇,分別占所在數據庫刊文總量的50.22%和37.46%。WOS數據庫中,《Plant Disease》刊文量最多,高達77篇,占比1766%,研究內容涉及B.dothidea的新寄主報道、病原菌分類鑒定、病害發生和流行規律等方面。CNKI數據庫中《河北果樹》《果樹學報》《北方果樹》《煙臺果樹》的刊文量居前3,分別為54、33、32、32篇,文章內容為殺菌劑藥效實驗、病害防控技術報道等。核心出版刊物業內認可度較高,通過對核心刊物的文獻類型和文獻刊載量統計分析能夠明確研究領域的研究動向。2個數據庫對比發現,B.dothidea文獻刊載的期刊相對集中,WOS數據庫中的文獻側重于基礎研究,而CNKI數據庫文獻以應用技術研究為主。

2.5 文獻被引頻次分析

數據分析顯示,WOS數據庫中被引頻次排名前10的文章單篇被引頻次為109~451次,最大相差342次;排名前5的文章被引頻次均高于200次,研究內容涉及病原菌分類鑒定、環境與病害發生關系兩方面(表3)。在CNKI數據庫中,被引頻次排名前10的文章單篇被引頻次為56~114次,被引頻次最大相差58次,單篇被引頻次最高的3篇均為綜述性文章(表4)。2個數據庫中,被引頻次排名前10的文獻分別發表于6個刊物,其中WOS數據庫中,《Mycologia》刊載4篇文獻,總被引頻次最高,達674次;CNKI數據庫中,《果樹學報》收錄4篇文獻,總被引頻次最高,達239次。文章被引頻次可以反映文章的社會展示度,是學術影響力和學者關注度的展示。2個數據庫中,單篇文獻引用頻次最高的作者機構分別為威斯特迪克真菌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和中國農業大學,這2個機構是從事該菌研究的權威機構。

2.6 文獻研究內容分布

將WOS數據庫和CNKI數據庫中收錄的文獻按照研究內容進行分類,可大致分為病原菌侵染流行、致病力測定及寄主范圍研究;病原菌與寄主互作相關的細胞學和基因功能研究;病原菌分類、演化和基因組學研究;病原菌防控技術應用研究及其他5類(圖5),前3類屬于研究型文獻,第4類屬應用型研究。文獻研究內容比較顯示,國際和國內研究內容差異較大,且WOS中收錄文獻的研究內容配比更均衡。

WOS數據庫中涉及病原菌侵染流行、致病力測定及寄主范圍研究的文獻量最多,刊文量達140篇,占比3211%,其中病菌新寄主的首次報道45篇,病原菌在特定作物上的侵染流行規律48篇;其次為病原菌分類、演化和基因組學研究,刊文量131篇,占比30.05%,其中涉及該病原菌分類的文章90篇,占該類文獻的69.23%;病原菌防控技術的文獻量113篇(其中生物防控文章最多,為38篇;其次為病害綜合防控及應用技術研究,為19篇),占比25.92%。CNKI數據庫中有關病原菌防控技術的占比最大,總刊文量342篇,占比49.14%,以化學防控為主,文獻量209篇,生物防控類文獻以2006年為時間節點劃分,近年來文獻刊載量上升較快,截至2018年總刊文量達60篇。

3 結論與討論

目前,文獻信息學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科研領域,該方法集數學、統計學于一體,能夠快速總結學科研究發展的趨勢與動向、適合投稿刊物、研究機構和研究團隊等信息,在研究人員正確確定科研選題和選擇合作研究團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4]。

筆者利用WOS和CNKI 數據庫,檢索并分析了近24年關于B.dothidea的研究文獻,比較發現我國的文獻數量增長較快,但整體研究深度和廣度仍與國際水平有很大差距。從研究廣度比較來看,B.dothidea是果業和林業重要的致病菌,擁有廣泛的寄主范圍,但我國關于該菌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蘋果、梨、楊樹等幾種作物。對比2個數據庫中的文獻,結果顯示CNKI數據庫中有關蘋果輪紋病或蘋果枝干輪紋病的文獻432篇,占比62.07%,而WOS數據庫中有關文獻53篇,占比12.16%,兩者差異較大,結合文獻核心作者和研究機構區域分布,分析國內外數據差異較大的原因與我國感輪紋病品種富士的大面積栽培和蘋果套袋措施后導致蘋果枝干輪紋病日趨嚴重有關[20]。從研究深度比較來看,WOS數據庫中有關B.dothidea文獻以基礎研究為主,美國、南非、荷蘭等國家研究水平較高,研究內容涉及病原菌侵染流行與防控、病原菌與寄主互作、病原菌分類演化和比較基因組學等多個層面。CNKI數據庫中文獻以應用研究型為主,偏重于病害防控方法的研究,各地植保站、病蟲測報站、農技推廣中心等基層工作者發表的文獻數量較多,內容多為防治經驗的總結。2006年以來,我國對B.dothidea的研究水平提升迅速,開展了生防菌篩選、病原菌分類、病原菌-寄主互作等方面的工作,在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WOS數據庫中關于B.dothidea的研究機構主要以大學為主,而我國除大學外,各類研究院所的研究水平也相對較高,其文章數和引用率均與大學持平。各研究機構間高度重視合作研究,合作發文量高于獨立發文量,發文合作率高達6509%,但合作內容局限于理論研究機構間或應用研究機構間的合作。

對B.dothidea的文獻計量學分析為相關研究者正確認識我國與國際研究水平差距,有的放矢地開展科研工作提供數據支持。我國關于該菌的基礎研究相對薄弱,因此應繼續加強B.dothidea的基礎研究,拓寬該菌寄主研究范圍,充分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研究手段開展病原菌鑒定、寄主-病原物互作研究、抗性品種篩選鑒定等工作。加強大學、研究院所和地方植保部門間的聯合,有助于制定和推廣適合區域范圍的高效、低毒防控策略,針對B.dothidea導致的重要病害,尤其是蘋果輪紋病、楊樹潰瘍病、梨輪紋病等重要林木和果樹病害,在明確其致病成災規律的基礎上,應積極開展生防菌篩選、工程生防菌改造、弱毒性真菌病毒利用等研究,同時注重新防治技術和防治方法的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MARSBERG A,KEMLER M,JAMI F,et al.Botryosphaeria dothidea:A latent pathogen of global importance to woody plant health[J].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2017,18(4):477-488.

[2] 李文英,李夏,解開治,等.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系統學和多樣性探討[J].生物多樣性,2017,25(8):874-885.

[3] 王璠,黃俊斌,李國懷.葡萄座腔菌屬(Botryosphaeria)引起的果樹病害及研究進展[J].植物保護,2013,39(6):7-13.

[4] 陳翀宇,甘代軍.國內醫學化研究現狀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9,32(5):83-86.

[5] 關騰飛.1986-2017檔案信息管理文獻計量學分析[J].檔案管理,2019(1):68-69.

[6] 張桂巖.《經濟與管理研究》學術影響力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6):126-128.

[7] 王樹桐,張鳳巧,曹克強.我國蘋果樹腐爛病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5):13802-13804.

[8] 修建冰,呂全,趙嘉平,等.基于文獻計量學的中國蘋果輪紋病研究分析[J].落葉果樹,2013,45(1):18-22.

[9] 林燕.我國蘋果褐斑病研究現狀文獻計量分析[J].河北果樹,2015(5):1-2.

[10] 張娟,王寧,張以民,等.基于Web of Science的國際柑橘黃龍病文獻計量分析[J].果樹學報,2014,31(6):1139-1146.

[11] 林國良,張德偉,江滔,等.基于中國知網數據庫的玉米小斑病研究文獻計量學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8(15):152-154.

[12] 任平,阮祥穩,冉淦僑,等.基于文獻計量方法的我國蠟蚧輪枝菌研究現狀分析[J].現代農業,2017(9):85-88.

[13] 莫揚海.1999年-2008年菌根真菌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2,24(4):74-77,81.

[14] 孫麗娜,李艷艷,張懷江,等.基于文獻計量學的蘋果蠹蛾研究動態分析[J].植物檢疫,2017,31(1):1-6.

[15] ZHAI L F,ZHANG M X,LV G,et al.Bi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four Botryosphaeria species isolated from pear plants showing stem wart and stem canker in China[J].Plant disease,2014,98(6):716-726.

[16] ZHOU Y M,LIU H,ZHAO J L,et al.Poplar stem blister canker 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 by plant extracts[J].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8,24(8):1579-1584.

[17] 馬健.楊樹(Populus spp.)與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互作中SA和H2O2的信號轉導特征[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2.

[18] VASIC' M,DUDUK N,VICO I,et al.First report of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causing white rot of apple fruit in Serbia[J].Plant disease,2013,97(12):1659-1659.

[19] MORGAN D P,DRIEVER G F,FELTS D,et al.Evaluation of two disease warning systems for botryosphaeria panicle and shoot blight of California pistachio and efficient control based on earlyseason sprays[J].Plant disease,2009,93(11):1175-1181.

[20] 李保華,王彩霞,董向麗.我國蘋果主要病害研究進展與病害防治中的問題[J].植物保護,2013,39(5):46-54.

猜你喜歡
文獻計量學
《廣西民族研究》創辦30年來刊發文章的回顧與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