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道家哲學對企業內部控制執行的啟示

2019-12-18 01:34程曉東
新營銷 2019年14期
關鍵詞:道德經道家制度

□ 程曉東

(國網西藏阿里供電有限公司 西藏 阿里 859000)

一、引言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精神命脈和文化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于我國春秋時期老子所創立的道家學派。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為“道”,其學以自然為本,強調返璞歸真,以柔弱不爭、道法自然作為宗旨。千百年來,道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刻影響著國人的民族心理和人生態度。由于道家文化深受所產生年代社會政治的影響,若以當今的世界觀、價值觀來衡量,無疑有局限性的一面,但其核心理念仍然會給今人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很多有益的啟迪。企業內控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無形之中也會受到道家文化的影響。如果能夠深刻領悟,用心體會,則道家哲學思想對企業探尋內控建設的有效路徑,勢必會產生積極影響。

二、道家文化對企業內部控制執行的啟示

(一)內控執行要行“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是道家文化中“一以貫之”的管理思想?!兜赖陆洝范聦懙溃骸笆且允ト颂師o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贝颂幍摹安谎灾獭辈⒎遣徽f話之意,而是特別強調“身教”,強調“正己化人”。企業的內控制度,需要“自上而下”推行,即需要由管理層首先遵循和推行,以自身行為教育、感化下屬,為所有員工做出表率,則制度推行會“水到渠成”,容易得多。有些企業管理層僅僅將內控制度視為約束普通員工的工具,而忽略了自身也是內控制度的“被約束者”。他們期望員工都能遵循制度,而自己卻對規則“不以為然”,甚至私下違背。在這一點上,也許是受了儒家“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影響,將自身看做比普通員工“高人一等”,從而擁有搞“特殊化”的權利。例如有的企業高管號召員工節約成本,自己卻用公款高消費,甚至中飽私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結果只會導致員工逐漸產生逆反心理,對貫徹執行制度產生極大的消極作用或破壞作用。因此《道德經》中強調:“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即能夠戰勝別人是有力量的,但能夠戰勝自己、克服自身弱點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強者。內控作為企業的一種自我約束行為,與法律法規監管等外部控制相比,屬于一種典型的“弱控制”。如果企業管理層和員工不能克服私心,齊心協力,內控執行是很難取得預期效果的。

(二)內控執行需要適度“無為”

“無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兜赖陆洝诽岬健暗莱o為而無不為”,指的是道永遠是順其自然而無所作為的,但又沒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需要強調的是,此處的“無為”并不是“不為”,并非無所作為,讓人渾渾噩噩,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教導人們要尊重和順應自然規律,有所為有所不為,且含有不妄為、不亂為的意思。企業在內控執行時,特別需要規避妄為、亂為行為。例如,有些企業內控制度(或風險管理制度)中有類似規定:要確定恰當的風險偏好與風險容忍度,但在執行時,有時為了一己私利,對一些違法違規行為(如偷排污染物、偷稅漏稅等)則悄然采取了“風險承受”的不恰當策略。因此企業在內控執行時,要樹立適度“無為”的思想,即樹立一種超脫的、忘我的思想境界,無私無欲,利于他人,并且深刻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實現企業對社會價值的實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對“無為”存在誤讀,則會對企業內控建設產生消極影響。如果將“無為”解讀為“不為”,認為開展內控建設時,不需要采取控制行為,而高估人性“善”的一面,任由企業自由發展,則企業完善的內控是無法完成的。

(三)內控執行要“歸根曰靜”,耐得住寂寞

內控制度執行難,是企業存在的普遍問題。具體原因較多,但“耐不住寂寞”應該是其中的成因之一。內控執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長年累月的過程中,周而復始地進行下列流程:制度執行、制度執行效果評價、根據評價結果提升制度執行力。這個過程往往也是一個寂寞的過程。如果相關人員心生懈怠、缺乏毅力,往往會導致內控執行半途而廢。以內控評價為例。2008年之后,伴隨著內控建設,許多企業大規模的內控評價活動也應運而生,轟轟烈烈開展起來,評價活動多數由企業的財務部門、審計部門牽頭進行。如今這項活動已經大幅降溫,甚至有點“銷聲匿跡”的感覺。例如有些企業審計部門開展了內部控制審計評價項目,原先一年開展一次,現今逐漸“偃旗息鼓”;即使仍然在開展,重視程度也大不如前,甚至僅僅是為了完成年度審計計劃,“走走過場”,草草了事而已。也許是開展此類業務的激情不再,喧囂之后逐漸回歸了平靜。這種“運動式”的內控執行對企業的內控建設非常不利。

《道德經》十六章中提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边@段話很好地詮釋了“動”與“靜”之間的關系,即“動”是現象或表象,“靜”是主宰或根本。這段話告訴人們,只有在喧囂的環境中保持平靜的心情,才是合乎人類本性的真正的寧靜;人們需要“以靜制動”、“寧靜致遠”,靜中看到動的一面,動中不失靜的本相。對企業內控的啟示在于,內控執行本身就應該是一種平靜的活動,應當在平靜的狀態下進行,并且需要從內心的寧靜開始,靜中有動,循環往復,這樣才是順應自然規律的。那種在狂熱、浮躁的心態下開展內控,注定不會長久。企業只有耐得住寂寞,不受外界過多的干擾,多年如一日,以“水滴石穿”的精神和毅力,持續不斷、不折不扣地開展內控執行,內控才能真正實現質變,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和效力。

(四)內控執行要注意細節,“必作于易”

《道德經》指出:“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币庵柑煜碌碾y事,都是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微的地方開始。因此圣人不直接去做大事,反而能夠成就大的功業。企業內控執行也是如此。內控執行的過程,是一個揭示風險的過程。有些企業執行內控時,長期以來只關注“大”的方面,對一些“小”的方面,即細節問題忽略不計,而恰恰是這些細節問題所產生的風險,很可能給企業致命一擊?!扒Ю镏?,毀于蟻穴”說的就是此道理。許多大企業栽在“小”問題上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此起彼伏。因此企業應樹立“內控無小事”理念,對發現的問題都需要“見小曰明”,深入分析問題的本質、性質和潛在影響,采取恰當的應對舉措。另外,還要樹立“風險管理本身也是風險”理念,對采取風險管理策略可能導致的潛在風險這一細微問題,也要予以恰當關注。

三、結束語

企業內控建設是一個規模宏大、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想高質量地完成這一工程,需要大的智慧,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如果企業能夠跟上時代的變化,吸收道家文化的精華,實現道家文化的現代化,則道家文化里豐富的哲學思想和樸素的辯證法,對企業更好地進行內控建設及形成良好的內控文化,必然能夠提供非常有益的啟迪,甚至起到“指點迷津”的效果。另外,人性的固有缺陷(如自私自利、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等)也是企業內控產生缺陷的重要成因,道家文化是一門偏重心性煉養的文化,其對克服企業人員的人性缺陷也很有裨益。因此本文通過闡述道家文化對企業內控執行的啟發,希望企業能夠深刻參悟到內控建設的一些基本規律,從而促進企業內控高質量地發展,并不斷完善。

猜你喜歡
道德經道家制度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道德經》的“中和”思想探究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漫畫道家思想
漫畫道家思想
牢記道家養生“十不過”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道家思想に學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