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慢阻肺患者護理中心理護理的臨床應用分析

2019-12-27 09:00廖翠紅
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病程組間病情

廖翠紅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綜合內科,湖南 郴州 423000)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現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情況,病情呈進行性發展狀態,病變主要累及肺臟,但也會引起全身效應,患者發病后出現咳嗽、氣促、喘息等情況,會對氣道、肺血管和肺泡造成損傷,也會影響肺外組織,嚴重干擾患者日常生活[1]。尤其對于老年患者,其機體功能處于衰退趨勢,慢阻肺會進一步加重機體不適情況,且疾病病程較長,患者面臨巨大心理壓力,而不良情緒處理不當會加重病情,因此臨床重視找尋有效的護理疏導方式。本文選擇老年慢阻肺患者進行研究,探究不同護理方式應用效果,旨在為患者病情恢復提供科學指導,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2017年7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5例,將患者隨機編號,分組采取抽簽法,對照組(37例)、試驗組(38例)。對照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58歲-79歲,平均(69.03±2.92)歲,病程2年-17年,平均(9.03±2.11)年;試驗組男24例,女14例,年齡58歲-78歲,平均(68.79±2.72)歲,病程2年-16年,平均(9.21±2.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差異對結果影響較小,可比較。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指導患者遵醫囑服藥,不得擅自調整劑量或改變服藥時間,注意飲食指導,增強營養供給,說明飲食禁忌,同時叮囑患者多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試驗組在上述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措施如下:(1)做好心理狀態評估服務,患者存在個體差異,心理狀態也不盡相同,為了保證服務的針對性,重點開展心理評估服務,護理人員與患者密切交談,明確患者情緒狀態類型,并分析具體誘發因素;(2)針對性情緒疏導,對于暴躁、失望的患者,護理人員多進行鼓勵、介紹成功案例,激發患者治療信心,對于情緒持續低落患者,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培養興趣愛好,提高其對生活熱情,而對于過度擔憂病情進展患者,可進行健康教育,糾正患者錯誤認知;(3)重視放松療法,指導患者平時多聆聽舒緩音樂,睡前不要運動,保持心境平和,若入睡困難可以適當進行瑜伽語音冥想,摒除雜念,讓身體放松,且可轉移對疾病的過度關注。

1.3 觀察指標 心理狀態評估,使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主要內容為人際關系、情感、睡眠情況、意識狀態、思維能力、行為方式、生活習慣和感覺等,共計10項,滿分為90分,分值越低提示心理狀態越佳[2]。于護理前1周和護理后2周評估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使用SPSS 24.0軟件,計量資料表示為均數±標準差(Mean±SD),行t檢驗,統計學意義指標:P<0.05。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前心理健康狀況評分組間比較差異較小,護理后均較護理前降低,P<0.05,組間比較試驗組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心理健康狀況評分比較(Mean±SD,分)

3 討論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而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機體功能衰退明顯,各類疾病發生率明顯增加,其中慢阻肺發病率較高,具有病程長和復發率高的特點,嚴重影響老年機體健康狀態,同時此疾病尚無確切治療方式,很多患者長期飽受病痛折磨,出現明顯心理障礙等問題,若處理不當會加重病情,因此臨床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疏導患者心理情緒[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護理后SCL-90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具體原因分析如下:心理護理干預是致力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的干預模式,通過調節、疏導和轉移等方式糾正患者不良情緒,改善其心理狀況。針對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護理充分意識到患者各具差異性,重視心理評估,通過評估確定患者實際情緒狀況,并分析具體誘因,以此制定針對性處理方式,同時注重個性化疏導和情緒轉移,切實滿足患者實際需求,引導其發現和體悟生活的美好,樹立治療信心,符合人性化護理服務要求,切實有效地改善了患者情緒狀態。

綜上,針對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狀況,應用價值更為理想,值得借鑒。

猜你喜歡
病程組間病情
達格列凈對預混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不達標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
不戒煙糖友病情更難控制
低GI飲食模式或能顯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數據組間平均數、方差關系的探究
要背溝,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血清TSH對乳頭狀甲狀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響
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響
手術科室用血病程記錄缺陷評析
針灸配合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滑膜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