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地下空間施工中復雜條件下地下連續墻成槽施工技術

2019-12-27 04:16張海東
中國房地產業·上旬 2019年11期
關鍵詞:粉質成槽導墻

張海東

【摘要】在復雜的地質條件下,某深基坑70m超深地下連續墻成槽施工是重要的一道施工工序,通過深層攪拌法加固槽壁兩側土體使其土體穩定,適當增加槽內的泥漿比重控制下部砂層的穩定。取得很好的成槽效果。

【關鍵詞】深基坑;地下連續墻;成槽

1、工程概況

某地下空間一期建設工程項目一區1段地基與基礎工程,位于南京市,長約406m,寬度為50m。本工程一般區域為地下二層,基坑開挖面積約22400㎡,周長約950m,基坑先開挖A和C區,最后開挖B區,開挖深度為14.7(15.1)m;地鐵區域:場地中間正下方為地鐵4號線區間段,基坑開挖面積約6226㎡,周長約888m,基坑開挖寬度為14.6~18.2m,開挖深度(自然地面起算)28.82~41.44m。

其中一般挖深區東西向兩側為1.0m型地墻,幅數為135幅,采用工字鋼板接頭;南北向兩側及分隔墻以及地鐵4號線區域為墻厚1.2m,工字鋼板接頭幅數為203幅。1.0m后地下連續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水下C30P8,1.0m后地下連續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水下C40P10,垂直度要求均為1/400?;佑撩姹Wo層厚度70mm,地連墻最深為70.6m,基坑開挖面保護層厚度為50mm。1.2m地下連續墻均進行墻底后注漿,地下連續墻主要形式有“一”形、“L”形、“T”形3種形式。在1.2m墻厚的地下連續墻槽段接頭外側采用3xΦ800@600的封堵加固,高壓旋噴樁采用P.O42.5級普硅硅酸鹽水泥,水灰比0.8~1.0。

2、工程重、難點分析

項目地下連續墻厚1米及1.2米,最大成槽深度約70米。地質條件復雜,穿過②5密實粉細砂(6.6米厚)、②6密實中粗砂(8.1米厚)、③4(17.3米厚)密實含卵礫石中粗砂、⑤1強風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1.0米厚)、進入⑤2層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且巖層分部不均勻。因此對于地下連續墻成槽難度較大。

3、工程地質與水文條件

工程地質條件

場地巖土層分布自上而下詳細描述為:

①-1雜填土:灰色~褐灰色,松散~稍密,主要由粉質粘土混大量碎磚、碎石等填積,密實度、均勻性較差,填齡小于5年。

①-2素填土:灰黃~灰色,軟~可塑,由粉質粘土混少量碎磚、碎石填積,局部夾植物根系,均勻性較差,填齡大于10年。

①-3淤泥質填土:灰~灰黑色,流塑,主要位于河底,填齡大于10年。

②-2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灰色,軟~流塑,水平層理發育,夾薄層粉土、粉砂,局部互層狀。含少量腐植物。切面稍有光澤,韌性、干強度中等。

②-3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夾薄層粉土、粉砂:灰色,流~軟塑,水平層理發育。含少量腐植物。切面稍有光澤,韌性、干強度中等偏低。

②-3a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與粉土、粉砂互層: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軟~流塑,粉土、粉砂稍密,水平層理發育,有搖振反應,切面稍有光澤,局部無光澤,韌性、干強度中等偏低。

②-4粉細砂夾粉質粘土:灰色,中密,含云母碎片,夾薄層粉質粘土,局部互層狀。

②-5粉細砂:灰色,密實,含云母碎片,夾有貝殼,局部夾薄層粉質粘土。

②-5a粉質粘土夾粉砂:灰色,軟塑,局部互層狀。切面稍有光澤,局部無光澤,韌性、干強度中等偏低。

②-6中粗砂:灰色,密實,含云母碎片,夾有貝殼,局部為細砂。

③-4e含卵礫石中粗砂:灰色,密實,卵礫石含量不均勻,一般在15~30%,局部達40%,粒徑一般為0.5~8cm,少量大于10cm,呈亞圓形,為石英質。

③-4含礫中粗砂:灰色,密實,含云母碎片,夾有貝殼,局部夾粉細砂和中砂。

⑤-1強風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紫紅色,風化強烈,巖石結構大部分破壞,手捏易散碎,層底部夾少量中風化巖碎塊,屬極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為Ⅴ級,遇水易軟化。

⑤-2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紫紅色,夾細砂巖,以極軟巖為主,局部夾軟巖,巖體較完整,少量閉合裂隙發育,裂隙中充填薄層石膏,基本質量等級分類為Ⅴ級,遇水易軟化。

4、水文地質資料

基坑開挖影響范圍內②-3a~③-4層均為承壓水層,承壓水的地下水位埋深在地面以下2.2m,水頭高度為4.58m,富水性強,滲透系數大,且與長江有水力聯系,基坑開挖過程中會發生突涌現象,因此要采取必要的封底或降壓措施。同時應做好止水帷幕,避免開挖過程中出現側壁出現涌水涌砂現象。

5、地下連續墻成槽施工技術

5.1槽壁加固

為防止成槽時間過長而導致回填土及淤泥質粉質粘土土層坍塌。采用三軸攪拌對地面以下17m范圍內土體進行加固,單樁水泥摻量20%,水灰比1.5~2.0,提高土體強度,增加土的穩定性,保證地下連續墻施工期間槽壁的穩定,為地下連續墻施工提供安全、質量保證。加固區與槽邊之間的土很難自理,距離遠則塌槽范圍大,易擾流,距離近則垂直度不好控制,容易將樁打到槽內,使的成槽偏斜,如偏差的則成槽過程中還需使用其他設備進行糾偏。傳統槽壁加固方法有采用旋噴樁或注漿方式,但這兩種方法加固范圍內難以控制,對于不同的地層會有所差異。如采用攪拌樁進行加固,則單軸或雙軸攪拌樁機垂直精度較差,可能會產生下部劈叉或侵入槽內的風險,因此可以選用垂直度精度較高的三軸攪拌樁機,樁邊距離槽壁100mm,即可以減少塌槽范圍又可以留有施工偏差量。

攪拌樁下沉速度控制在不大于0.6m/min,提升速度控制在不大于0.8m/min以內,注漿泵出口壓力控制在0.4-0.6Mpa。防止出現夾心層或斷漿情況。施工時如因故停漿,應在恢復壓漿前將深層攪拌機回退(提升或下沉)0.5m后再注漿攪拌施工,以保證攪拌樁的連續性。

攪拌樁施工應有連續性,如因搭接時間過長無法搭接或搭接不良,應作為冷縫記錄在案,并經監理和設計認可后,在冷縫處外側與止水帷幕相切補做不少于三根攪拌樁,并在補做攪拌樁與原止水帷幕接縫處兩端各設置不少于3根1000@700旋噴樁進行封堵加強,以確保攪拌樁施工質量及止水可靠性。

5.2導墻施工

地下連續墻成槽開挖前應澆筑導墻及大型機械通過的施工便道,導墻施工時必須控制好軸線標高。由于成槽機抓斗呈圓弧形,抓斗的寬度一般為2.8m,同時由于分幅等原因,為保證地下連續墻成槽時能順利進行機保證斷面的完整,在端頭、“L”形的槽段由1.2m變成1m處需在制作導墻時留出0.5m外放量。導墻除起到在成槽過程中定位、導向作用外,還起到以下施工要求:1.承受施工過程中車輛設備的荷載,穩固槽口,避免槽口坍塌;2.存儲泥漿,穩定液位,防止雨水污水流入槽內;3.固定入槽后的鋼筋籠;4.承受頂拔接頭管時千斤頂產生的集中反力。這些要求導墻施工必須質量好。

導墻形式和結構:為保證導墻的整體性,本工程導墻采用“┓┏”型整體式現澆鋼筋砼結構,砼標號為C20。導墻底部置于原狀土中,高度1.8m,開挖溝槽時放坡1:0.25;導墻要對稱澆筑,強度達到拆模要求后方可拆模。拆除內模板之后,立即在導墻溝內填土,以免導墻產生位移。

導墻砼自然養護達到70%后,方可進行成槽作業。在此之前禁止車輛和起重機等重型機械靠近導墻。

5.3泥漿制備

地下連續墻槽壁開挖深度與土質情況、槽形以及施工方法等諸多因素有關,也與護壁泥漿的性能密切相關。泥漿系統中需要分別配置新鮮泥漿、循環泥漿、再生泥漿處理和廢棄泥漿處理系統,各系統保持獨立,避免各類泥漿混用,確保泥漿的質量。配置泥漿時根據地層情況及施工經驗進行泥漿配比,采用優質的膨潤土、純堿、CMC、自來水等原材料,性能指標適當超出了規范要求,以滿足砂層中地下連續墻施工的實際需要,循環回來的泥漿進行泥漿凈化處理,并不斷的補充新鮮泥漿以滿足性能指標,若超出要求則及時更換漿液。

5.4成槽過程中控制

成槽機施工過程中遵循“慢提慢放、嚴禁滿抓、平穩入槽、平穩出槽”原則,減少因為動荷載對槽壁的影響。成槽過程中如發生漏漿現象應及時進行堵漏與補漿,保證泥漿面高度,以防止發生槽壁坍塌。一旦槽壁發生坍塌,應將成槽機提高到地面,并迅速補漿。

開槽前采用測量儀器測放槽位,并進行復測,合格后移交給機臺,機臺在對位時保持偏差為1~3cm,抓斗儀器鎖定位置,每次棄土旋轉返回時可保證偏差符合要求。

用抓斗挖槽時,要使槽孔垂直,最關鍵的一條是要使抓斗在吃土阻力均衡的狀態下挖槽,要么抓斗兩邊的斗齒都吃在實土中,要么抓斗兩邊的斗齒都落在空洞中,切忌抓斗斗齒一邊吃在實土中,一邊落在空洞中,

先挖槽段兩端的單孔,或者采用挖好第一孔后,跳開一段距離再挖第二孔的方法,使兩個單孔之間留下未被挖掘過的隔墻,這就能使抓斗在挖單孔時吃力均衡,可以有效地糾偏,保證成槽垂直度。

待單孔和孔間隔墻都挖到設計深度后,再沿槽長方向套挖幾斗,抓斗挖單孔和隔墻時,因抓斗成槽的垂直度各不相同而形成的凹凸面修理平整,保證槽段橫向有良好的直線性。

槽段成槽施工結束后,應檢測槽壁的垂直度。采用超聲波成孔質量測試儀進行槽壁垂直度測試,每幅槽段進行2個斷面檢測。

在施工2序槽段時,1序槽的接頭需清刷,具體方法如下:接頭清刷采用先鏟后刷的方法。在成槽完畢后,抓斗張開在斗頭上安放掛壁器,沿一側接頭開始下放,將接頭附著的砼鏟除,遇到較大、較多的位置,多次上下鏟除,清除干凈,砼清除干凈后,用吊車(或成槽機)掛清洗器沿接頭上下連續清洗,次數不少于20次,最一次清洗結束后將清洗器提離漿面,檢查清洗器鋼絲淤泥情況,若干凈,清洗結束,否則繼續清洗,直到清洗器鋼絲沒有淤泥。

地下連續墻L型、T型節點,此處為應力集中處,若處理不當,容易出現地下連續墻滲水以及質量安全問題。

嚴格控制異型連續墻施工質量是主體圍護結構施工的關鍵之一,具體施工要點如下:

①抓斗安裝后,應檢查抓斗本體懸吊后的垂直性,禁止使用不垂直的導板抓斗挖槽施工。檢查儀表是否正常,液壓系統是否滲漏等。

②挖槽機就位:挖槽機??吭诋愋蛯葌?,使抓斗自然平行貼靠在基坑開挖面一側的邊線,若有旋轉或和導墻間出現偏角,應調整抓斗偏角,使導板能平行貼靠導墻面自然入槽,不能用人力推入槽中挖土。

③必須慢降、慢升。裝滿土的抓斗提升到導墻頂后應將泥漿瀝去,防止泥漿污染場地。

④挖槽時,應及時攔截施工過程中發現的通至槽內的地下水流,應有專人負責隨時加入合格泥漿,注意泥漿面必須保持高于地下水位0.5米以上,要專人監測泥漿變化情況;

⑤根據擬定的槽段施工順序開挖。開挖時先兩端后中間,使抓斗兩端的阻力平衡。

⑥成槽后,應檢查槽位、槽深等,合格后進行抓斗清槽。

⑦異型地連墻在成槽過程中,因其陽角土體呈兩面騰空狀態,易坍塌,力爭快速施工完成,重型機械設備不宜靠近作業。

結語:

地下連續墻成槽施工中,通過實際施工情況來看,通過槽壁加固、泥漿配置等一系列措施,確保槽壁的穩定,通過超聲波檢測,地面以下17米范圍內固化效果明顯,沒有發生塌方現象。保證了上部成墻質量,減少了后期處理墻面的工作,加快了施工進度。為地連墻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忠,錢晨,徐壽揚,等.復雜條件下的地下連續墻成槽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19,41卷第6期,1020-1023.

[2]尉勝偉.復雜地質條件下超深基坑地連墻成槽施工技術研究[J].鐵道建筑.2010,第12期,51-54.

[3]白楠,尹長海,王君.不良地質條件下連續墻成槽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2,3月下第41卷361期110-112.

猜你喜歡
粉質成槽導墻
水泥土換填法在粉質砂土路基施工中的應用研究
影響面粉粉質檢測的相關要點研究
超深地下連續墻針對不同工藝的施工工效及經濟效益分析研究
鉆孔灌注咬合樁在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雜填土層條件下地下連續墻導墻施工技術研究
超深地下連續墻施工中若干問題淺談
非常規導墻施工技術研究
河口水電站下游導墻爆破拆除試驗參數的確定
富水粉砂地質超深地下連續墻成槽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