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學資源建設與整合

2019-12-30 16:35胡煜寒屠良平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9年5期
關鍵詞:背景教學資源互聯網+

胡煜寒 屠良平 劉 昊 趙 健

(遼寧科技大學理學院,遼寧 鞍山 114051)

一、引言

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行業相結合,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行業發生深刻嬗變的有效途徑和方式之一?!盎ヂ摼W+”與高等教育相結合,促進高校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對調整和改革傳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具有顯著的時代優勢,也是網絡化時代發展高等教育的必然選擇之一。

所謂教學資源整合,主要是指針對網絡時代各種新媒體所呈現出來的新的結構、功能和特點,打破各種不同媒介載體之間的界限,從而盡量淡化不同存在方式的教學資源之間的隔閡,實現開放透明共建共享共用,實現各類教學資源之間的普遍聯系,防止彼此孤立、相互重復或脫節的隔離狀態,從而達到各類教學資源之間形成有機聯系和有機結構,形成一套符合教學和學生認知規律、符合學科知識體系和文化結構要求的最佳信息資源體,方便教師教學以及學生自學過程中隨時獲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基于“互聯網+”分析研討教育資源整合問題,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顏英利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教學資源的整合問題進行了分析[1];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李明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資源整合的相關策略[2];劉娟在憲法學教學中分析了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3];熊建宇等人討論了基于互聯網理念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4];姚亞鋒等人提出了“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建筑工程類專業課程資源優化與整合方案[5]。何乙琦等人分析了“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電類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問題[6]。劉海龍等人對“互聯網+”國家課程資源整合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7]。

目前,國內關于“互聯網+”背景下教育資源整合利用問題這方面的研究方興未艾,所涉及的相關工作,無論是廣度和深度,還是理論實踐,都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進一步予以更多更廣更深的研究。因此,本文正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探尋有效的方式方法,為“互聯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發展添磚加瓦。

二、國內高校教學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資源內容與實踐教學脫節

目前國內部分高校教學資源建設時,并未真正考慮到實踐需要。教學資源內容老化陳舊,沒有及時更新,或者說更新的速度沒有趕上時代的變化。在網絡時代,大量涌現的新內容新方法新技術,沒有與教學相結合。一方面導致教學內容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導致學生無法獲得實踐所需的知識內容。

(二)教學資源建設缺乏系統性

由于很多時候,教學資源建設工作并沒有進行全方位的系統化設計,導致教學資源建設無法滿足師生的多層次的需求。比如,任課教師在教學中想得到那些與教學、備課等高度相關的資源,而學生則可能希望得到更細致、更全面、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既有相關的基礎性資源,也有一些拓展和提高的資源。然而,目前高校教學資源建設,往往是設計為所面對的對象處于同一水平層次,無法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層面的要求。

(三)教學資源建設缺乏協作性

目前很多高校,教學資源建設缺乏協作性。各個部門分管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沒有進行統一協調處理,導致教學資源建設未能發揮更好的作用。比如,一次性的教學資源建設完成后,缺乏后續補充更新,沒有新的發展,導致資源無人問津;很多教學資源是基于網絡分布的,存儲和管理在不同的服務器上,由不同機構負責,缺乏方便統一的訪問方式,尋找資源非常麻煩。從而,客觀上,使得教師和學生想突破時空限制,方便快捷的獲取資源,變成了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

三、“互聯網+”背景下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整合

教學資源建設和整合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要協調教學資源建設管理使用的各個相關部門,樹立整體的、全局的觀念,考慮到教師、學生、以及管理部門的不同需求,依托“互聯網+”,建立一個滿足新時代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對創新型人才需要的新要求的教學資源綜合利用平臺。

(一)加強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建設

加強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建設,要全方位多角度齊頭并進。首先,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技術優勢,積極對現有的教學資源實施數字化改造。將一些傳統的優秀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移植,轉化成數字化教學資源,讓傳統的教學資源在“互聯網+”背景下繼續發揮其作用。這樣以來,既加快了教學資源建設整合的速度,又節約了教育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而且緩解了當前優質教學資源不足的現實情況。其次,鼓勵引導教師和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創造一些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學相關的優秀的電子作品,并擇優選擇發布到教學資源網絡平臺中,充實教學資源網絡,方便其他師生通過網絡互相學習、借鑒,促進教學相長。最后,根據學科和教學需要,對一些新出現的資源、師生個人難以自主開發的資源,應該拿出經費購買專業公司開發的商業資源庫,將其作為高校教學資源網絡平臺的一部分,使得教學資源建設能夠不落后于時代,而是與時代發展相同步,讓廣大師生接觸到最新的教學資源?!盎ヂ摼W+”背景下的教學資源建設與整合,將能夠在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發揮更好的作用。

(二)合作開發網絡教學資源

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特點是互聯互通,每個人每個單位都是龐大網絡上的一個節點。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更是使得資源共建共享變得更加容易。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在建設教學資源庫時,應該通過合作方式,開發網絡教學資源。一方面,可以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簽署合作協議,引進著名高校的網絡教學資源,或者根據協議合作開發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與相關的高新技術企業實行校企合作,將企業需求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與相關企業的技術人員,一起合作開發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這樣既避免了閉門造車,使得教學內容與實際密切結合,而且也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實習實踐。高校通過與外界的合作,開發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能夠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推進并實施網絡教學資源的交換使用

在信息時代,“互聯網+”為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客觀上提供了極大便利。國內外不同高校之間可以通過簽署合作協議,交換使用彼此的網絡教學資源。這樣就可以使得各自高校的師生獲得更多的網絡教學資源,享受到更多的優質教學資源,而且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獲取。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比如,交換使用網絡教學資源,可以使得相關高校的師生接觸到許多素質教育類通選課程;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豐富的網絡知識資源、方便的獲取性,使得大學生能夠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自我學習、主動學習,從而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信息獲取能力??梢哉f,“互聯網+”創造了一個網絡教學資源的交換使用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不但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接受更多優質教學資源的機遇,也極大地提高了高校網絡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四、“互聯網+”背景下教學資源建設整合的注意事項

(一)轉變辦學理念

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封閉化辦學思想早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必須加以改變。要樹立全方位、開放式、協作化的辦學理念。要適應網絡時代互聯互通的特點,加大與其他高校的合作,加大與企業、政府、研究機構的合作。促進產、學、研、政之間的合作。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大力推進以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整合為中心的教學建設工作,通過打造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庫構建互聯互通的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為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改進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統一技術規范

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學資源的可共享性與系統的可互操作,對于實現教學資源的互聯互通是首要的關鍵問題。因此,高校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整合過程中,要與主流的技術相結合,自覺地采用統一規范的技術標準,從而保證自己開發建設的網絡教學資源能夠滿足互聯互通的共享要求,能夠供其他高?;蜓芯繖C構等相關單位使用,從而為彼此之間合作開發或者交換使用網絡教學資源消滅技術障礙,進一步促進優質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整合工作的深化和提升。

(三)尊重知識產權

在“互聯網+”背景下,很多素材的獲取都極為方便。此時,更應該強調尊重知識產權的原則。在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和整合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各個利益主體的知識產權,合法地運用知識產權,合理分配資源建設,以協議形式共享合作所產生的利益,在數字化時代中,最大程度實現優質網絡教學的共建共享。

五、結語

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與廣泛覆蓋,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無法避免的難以想象的深遠影響?!盎ヂ摼W+”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更加深刻而全面。利用“互聯網+”機遇,打造“互聯網+”背景下優質教學資源庫和網絡平臺,推進互聯網+高等教育發展,培養出適應新時代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是當前我國高校所肩負的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之一。

猜你喜歡
背景教學資源互聯網+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豐富歷史教學資源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黑洞背景知識
民用飛機航電系統虛擬教學資源建設
高校冰上教學資源社會開放的意義及管理模式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資源網建設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