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談話活動開展的探索與實踐

2019-12-30 16:35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9年5期
關鍵詞:談話幼兒園情境

王 玲

(牡丹江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與《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引領下,談話活動對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性日益被廣大幼兒園教師所認可。在一日活動中,經常會組織談話活動,但在組織過程中,現實情況不容樂觀。如,活動無目標、無計劃,更多是隨機的,缺乏系統性和聯系性。有時教師選擇的談話主題是幼兒不感興趣的,不能引起幼兒的共鳴,往往只有幾個孩子積極參與討論,更多的孩子是“聽眾”,甚至會出現冷場現象。談話過程中,缺乏傾聽意識與習慣,經常離題。談話內容平淡蒼白,語言不規范,無主題無重點。

針對這些現象,我們應思考,在尊重孩子、追隨孩子、提倡讓孩子在自主性談話中獲得發展的同時,我們如何來實現既讓每一個孩子想說、喜歡說,又說得好、說得規范?

筆者將“談話活動有效開展”作為主要關注點,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實踐,經過梳理、歸納,總結如下:

一、生活中尋找主題——想說就說

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老師,要努力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最美好的東西,去發展它們,從而升華成優點和特長,而不是要用各種條條框框限制他們《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鼓勵孩子大膽地發現和表達。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也要求給孩子以極大的自由,讓他們的潛能能夠充分釋放出來。因此,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為幼兒創設一個毫無學習焦慮情緒的談話氛圍,讓他們想說就說。

(一) 一日生活中有話題

生活活動是幼兒園最常態的活動,孩子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處于一種放松自然的狀態,所以教師可以和孩子們根據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開展談話活動,讓孩子們積極自由發表個人的見解,比如在入園的時候談談怎么樣做才是一個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在進餐時,請孩子們做小小的食物介紹員,談談食物的色澤、味道和營養等;在進行游戲活動時,請孩子們從游戲的規則、玩法和游戲開展情況和發生的趣事等方面進行談話;離園的時候更可以談一談一天的收獲以及進步等等……

(二)節日活動中有話題

現代人非常重視節日,春節、端午、中秋、元旦等,孩子們耳濡目染,也都會有所了解。因此,把節日做為談話的主題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共鳴。如端午節的談話,可以從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風俗習慣、說說我的端午節等開展系列談話活動,既豐富了幼兒的知識,也增強了幼兒的參與意識。讓幼兒學會與人交往,做個有思想有創意的人。每一次節日談話都可以分成二到三次,節日前一天的預熱了解,節日當天的熱情參與,節日過后的回憶升華。讓孩子在談話中把節日深深印在腦海里。

(三)社會生活中有主題

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是七彩的、多元的,他們渴望認識了解整個世界,因此教師可以把社會生活的大主題、職業、場所、活動做為談話的主題。如奧運會中的比賽項目和金牌榜;世界杯足球賽的規則和熱情;說說你去過的城市是什么樣的;對父母的職業了解多少;看場3D電影的感受;做飛機和做火車的不同之處;你最愛看的電視節目;我知道的廣告等等。內容豐富多彩,孩子們也可以暢所欲言,鼓勵幼兒多聽多看多說,增長見識,豎立自信。

二、集體教學中精心設計——學說會說

如何使想談、愿談的意識轉變為行動呢?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盲目提出談話主題,而是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學習習慣來確定談話主題,并精心設計談話時引導的問題,同時運用多種方式、多樣教具多種渠道來有目的引發幼兒的談話興趣,才能實現雙向或多向交流。

(一)適宜情境,引出話題

可以用實物或直觀教具創設談話情境,如“有營養的早餐”活動中出示包子、雞蛋、粥等食物;也可以用游戲或表演的形式創設談話情境,如在“我的好朋友”活動中通過游戲《找朋友》來引入。在《指五官》游戲中自然而然引到“保護五官”的話題中,教師一段精彩的廣告表演也能恰如其分引起幼兒對廣告的興趣。

(二)多種教法,鼓勵創造

在談話活動中,老師要鼓勵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到談話活動中,真正形成雙向交流,或是多向交流。老師要注意交談中的個別差異,對于在談話中不愿說話的孩子要進行鼓勵。在談話的過程中,老師還要教會孩子們學會創造性地談話。

1.七拼八湊談話法

當班級的孩子們因周圍生活的話題都已經談過而缺乏談話興趣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語言活動、音樂活動中用過的動物圖片或人物圖片來進行七拼八湊、組合聯想創作的方法來進行談話。這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比如老師出示小老鼠、大象、小猴和小白兔的圖片,讓孩子們給這些動物加上一個形容詞,比如說可愛的小白兔、淘氣的小老鼠、笨重的大象等等,也可以讓孩子們根據圖片來編一編動物之間可能發生的故事。就這樣孩子們在拼拼湊湊的過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談出了自己的想法,談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也發掘了孩子們的創作潛能。

2.情境設問談話法

幼兒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常常因不知所措而大哭或不語。而通過情境設問談話法讓幼兒學會面對問題多思考解決方法的好習慣。在討論《有陌生人要帶你走》時,孩子們有的說不跟他走,有的說趕緊找老師保護自己,有的說給爸爸媽媽打電話,還有的說報警,打110吧……

3.假設情境談話法

因為缺乏生活經驗。所以孩子們的思維常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有很多的自由想象的成分。教師要根據孩子的思維特點為孩子們提供各種假設情境,讓孩子們去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們應該怎么辦等問題?讓孩子們自己去想去談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告訴孩子們小狐貍因為牙疼,不能上森林幼兒園了,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小狐貍的牙為什么會疼呢?那牙疼又該怎么辦呢?孩子們踴躍發言,有的說是因為小狐貍每天不刷牙, 有的說是小狐貍吃糖吃的太多了,還有的給小狐貍出主意,讓它快點刷刷牙,或者趕緊找醫生去拔牙,這樣就沒事兒了。這樣的談話會使孩子們的思維變得更加有活力,更加積極主動,而且提高了孩子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上所述,老師應該努力通過各種談話法把孩子們的思想解放出來,鼓勵孩子們獨立思考,善于假設,善于想象,并能進行創造性的談話。

三、談話活動中的教師定位——引導支持

(一)智慧發問,多元討論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一問?!痹诮M織談話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就是發問者。這個看似很容易的事物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就其難度而言,一點也不亞于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因為在談話活動中要求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的、開放式的,能引發幼兒思考和討論的好問題。明確“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引起爭論的問題就是好”。而不是簡單的通過是、不是,或是一句話就能回答上來的封閉性問題,所以,在談話中我們提倡“不恥多問”,從而通過孩子們的回答了解他們參與學習、掌握學習的狀況和水平,同時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地位。

(二)隱性示范,間接指導

在談話過程中教師可以參與者的身份來參與到談話中來。把直接要求談話的步驟改成間接的指導。通過師生間平等的對話來為孩子們做隱性的示范。比如說在談我喜歡看的動畫片時,教師可以首先談論自己愛看的動畫片《黑貓警長》,說說為什么喜歡這部動畫片,在這個動畫片里有哪些人物,動畫片有哪些搞笑的情節等,讓孩子們在傾聽老師談話的過程中了解此次談話的方式和要求,通過暗示法讓孩子們了解談話時的交流方法,并鼓勵孩子們在模仿老師談話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有更好的表達。

(三)為幼兒提供交談機會

作為幼兒園老師,堅決不能對孩子們進行高控管理,控制他們的言行舉止,讓他們成為生產線上一模一樣的產品,而是應該創造條件,讓孩子們有表現自我和與人交往的機會,有表達自己想法和交流信息的機會。

(四)耐心傾聽,隨機調控

在談話活動中,尊重孩子,注重孩子自主發展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師應隨機調控,促進孩子語言邏輯性、切題性的發展。

相信在這樣一個寬松、自由、民主的談話氛圍中,在教師有效策略引導下,孩子會在不斷的積累中想說就說,越說越好,從而通過談話活動真正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猜你喜歡
談話幼兒園情境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我愛幼兒園
班主任的談話藝術
未來5年,你會不會成為被淘汰的料企之一?從海大薛華的談話中,窺見“危與機”
情境新穎的概率問題
歡樂的幼兒園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愛“上”幼兒園
教你如何發起談話
(1)閱讀理解兩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