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根鑄魂 情境任務 多元形式 綜合考查

2020-01-05 05:37郭吉成
關鍵詞:發言稿作文題文體

郭吉成

摘? ?要:2020年全國10套高考卷作文題立足于“立德樹人”的根本思想,關注當下學生的生活,巧妙地設置作文情境和典型任務,注重考查考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試題較好地落實了對寫作所需要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這是高考作文命題的趨向,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2020年高考;作文題評述

對高考作文題的評價,今年與往年有所不同,這主要體現在今年聽到的幾乎是一致肯定的聲音。

2020年高考語文共10套試卷11道作文題,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11道作文題特色鮮明,可圈可點,用“萬紫千紅總是春”來形容并不為過。筆者對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作了歸納性的梳理與分析,下面不揣淺陋予以表述。

一、彰顯“立德樹人”的根本思想,注重培根鑄魂

10套試卷的作文題,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緊扣時代脈搏,弘揚中國精神,注重“立德樹人”,從試題提供的閱讀材料的選擇到作文指向的提出,都體現了寫作“培根鑄魂”的根本思想與鮮明引導。

全國新高考Ⅰ卷寫作閱讀材料給考生帶來的是一股鮮明的“正能量”??忌陂喿x作文材料的同時,接受的是一片暖暖的“家國情懷”,在此基礎上,要求考生“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為主題,選取我國在抗疫行動中最具代表性的場景和特定的視角,結合自己參與全民抗疫的切身體會,去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臨重大威脅的關鍵時刻,中國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成果,從中發現和闡述中國抗疫行動所顯示出來的強大的制度優勢、國力信心、文化底色、和諧民眾。將生活中所發生的重大事件融合到試題中去,其命題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的聯系,以及面對危難和危機時,作為中國青年中的一員所應該擔當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試題的“魂”是“德”,目的是“樹人”,凸顯的是“立德樹人”的根本思想。

浙江卷作文題,是要求考生談“個體、家庭、社會(國家)”之間的關系,結合“個體”的人生發展、家庭對“我”這個個體的期許以及社會對“我”這個個體的角色賦予進行思考。題目中的關鍵詞是“人生坐標”,設置的是將“個體”放在與“家庭、社會”關系的認識這一情境中,讓考生去思考、審視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如何面對“落差或錯位”。從宏觀的層面來看,試題隱性地考查了考生的價值觀、人生境界與胸懷。這是這道題目“德”意思想的體現。另一方面,疫情過后,許多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作為學生個體的行為與社會、家庭的期許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錯位或落差。作為一道寫作題,讓考生在考場上深入思考個體與家庭、社會的“錯位或落差”問題,通過思考認識問題,化錯位或落差為同位,讓自己健康地成長,與時代、社會同步:這樣的思考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它體現了作文的價值導向。與此主題類似的作文題還有北京卷,其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星成功發射為切入口,讓考生圍繞材料中的“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這句話展開聯想和思考,讓莘莘學子在為祖國巨大科技成就振奮自豪的同時,理性思考個體與集體、個人與國家、民族與世界之間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這一試題旨在引導考生思考個人在集體、社會、國家、世界發展中的作用和責任使命。

另外如天津卷作文題“中國面孔”材料中所呈現的充滿家國情懷的傳統文化、中藥造福人類、醫務工作者和快遞小哥等普通民眾的奉獻精神等,都是在引導考生汲取發奮圖強、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凝聚的那種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色。全國卷Ⅱ的“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的作文題,讓考生在寫作中感受和體會在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思考人類發展未來中的責任與擔當,展現當代中國青年團結合作、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精神風采,發出中國青年的鏗鏘聲音。

“立德樹人”是新課程呈現給我們的根本思想。作文中的“培根鑄魂”是寫作教育必須落實的一項重要任務。2020年的高考試題已經給了我們明確的寫作價值導向。對這一導向我們必須堅持,因為這是教育的根本,是今后高考作文的重要取向。

二、設置寫作情境和典型任務

以情境為載體,以任務為內容,以提升綜合寫作能力為目的,這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寫作教學提出的要求。這一要求的提出是寫作教學理念的一大轉變:由以前的純知識學習型寫作轉向運用所學的寫作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運用型寫作。運用型寫作就是要求寫作者在特定的寫作情境中完成特定的寫作內容,這種寫作,被稱為情境性任務型寫作。寫作情境是多層面的,內容情境、文體情境、語體情境、讀者情境、寫作情境等。這里只限于內容情境。

目前,情境性任務型寫作逐漸被高中語文教學所接受,并已成為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一大突出特征。2020年高考寫作試題則更進一步地將此作了推進。

浙江卷寫作題將寫作任務放在與“個體、家庭、社會”關系的情境中,讓考生去思考、審視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如何面對“個體”與“家庭”“社會”的“落差或錯位”。情境設置的語言比較理性、簡潔,但其隱含的真實生活的現實情境是豐富的。要寫好這篇文章,考生必須從命題所設置的“個體、家庭、社會”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展開聯想,喚醒自己對生活的回憶,融入“家庭”“社會”這個情境中,形成獨特的個性化的體驗,并在體驗的基礎上作深入的思考。

全國新高考I卷直接以抗疫中中國人民所表現出來的堅強一致的高尚行為和精神為背景設置寫作情境。命題所組織的材料對上至國家層面,下至普通民眾、各行各業,從縱向、橫向的角度作了全面而簡要的描述。這些簡要的描述給考生設置了生動而豐富的情境,考生從這些情境中能夠充分感受到“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情境的設置為考生完成這篇考場作文的任務作了充分的背景鋪墊,考生完全可以從這些情境中聯想到這特殊時間自己所看到、聽到的人和事所表現出來的“距離與聯系”,從而有針對性地產生思考,這是材料所設置作文任務的情境。同時,試題又在寫作的文體上設置了“文體情境”與“語言情景”,要求考生按指定的文體來完成作文(關于文體設定另節詳談)。全國新高考I卷的寫作題情境的設置既開放又有限制。開放的是它的內容,只要是在疫情期間發生的與此命題材料相關的內容都可以作為此次寫作的源點,限制的是它的內容必須是“疫情中的”“聯系與距離”以及所指定的文體“演講稿”。這樣的情境設置和任務設置是隨和而嚴密的。天津卷的寫作題同樣設置了隨和而嚴密的寫作情境與典型任務,體現在“中國面孔”的文化底色與家國情懷,所“走過2020年的春天”上。

全國卷I作文題用三個歷史人物來設置作文情境與任務。初看起來似乎有點怪、難,但實際上細讀材料后可以發現并不難,因為這三個歷史人物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忌灰撓禋v史教材、語文教材及試題所呈現的寫作材料,就可以想到他們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為國為民的情懷:齊桓公能成就霸業是因為他的志向高遠、心胸寬闊,唯才是用;齊桓公任用管仲是因為鮑叔不計私利、審時度勢、謙虛禮讓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有力地輔佐了齊桓公成就霸業,功勛卓著,是因為他才能出眾、恪盡職守。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價值讓他們三人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的這些不計私利和唯才是用的優秀品質、人格境界、博大胸襟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是值得尊重和學習的,也是能夠讓我們從歷史人物中獲得啟發的??忌蓮臍v史上的他們聯想到今天。因此,這道考題所創設的情境相對于浙江卷、全國新高考I卷所直接以現實背景為情境來說是間接的,但由于材料是考生熟悉的,因此,它仍然是貼近考生實際的,考生完成作文任務也是有話可說的。

限于篇幅,這里不再一一列舉。由于情境性任務型作文創設的情境真實可感,寫作任務指向典型明確,便于考生聯系實際,結合自我展開聯想與思考,能夠比較好地考查出考生真實的綜合性寫作能力,因此,被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廣泛采用。這值得我們高度關注與重視。

三、寫作文體多元并重,形式多樣

寫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作文題除了要考查考生在作文內容上的審題立意能力之外,還要考查考生如何運用相應的形式載體去準確地表達的能力。這里的形式就是語言運用,如遣詞造句、結構布局、表達方式等。高考作文評卷標準內容與形式并重,各占25分(滿分為60分題),因此,對考生能不能用準確的語言恰當地去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和思考的考查,在高考寫作試題中就必須要有明確的要求。這一點,今年全國10套高考卷的作文題較往年有了明顯的發展,僅就寫作文體規定而言,累計就有7種之多,這是往年所沒有的。

請看各套考卷的作文題對作文文體的要求:

【全國卷Ⅰ】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全國卷Ⅱ】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全國卷Ⅲ】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新高考Ⅰ卷】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新高考Ⅱ卷】電視臺邀請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請以“帶你走近______”為題(補充一個地名,使題目完整),寫一篇主持詞。

【北京卷】(1)材料中“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聯系現實生活,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2)請以“一條信息”為題,聯系現實生活,展開聯想或想象,寫一篇記敘文。

【天津卷】走過2020年的春天,你對“中國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

【上海卷】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浙江卷】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江蘇卷】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以上10套試卷的11道試題涉及論述類、敘述類、實用類三大類文章的不同文體,可謂文體多元。11道題目中有4道是實用類文章的寫作,1道明確寫議論文,1道明確寫記敘文。尤其是全國卷的5套試卷的寫作題,有4道題目分別指定了文體的使用。天津卷、上海卷、浙江卷沒有明確說要寫論述文,但根據題目要求中的“思考和感悟”“認識和思考”“體驗與思考”來看,命題者的意圖是指向論述類文章的寫作的。相對于以上8套試題,江蘇卷在文體運用的選擇上除了有“詩歌除外”的說明,沒作作文文體或文體意圖指向的要求,而新高考Ⅰ卷則只有“明確文體”的說明。這就是說,江蘇卷和新高考Ⅰ卷考生在文體運用的選擇上自由度更大。

文體是一個語境問題,“量體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如全國卷Ⅱ要求在“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要寫成演講稿的體式,具有明確的“語境”限制,交際交流色彩濃烈,所要求的現場感強烈。這是一種對象性十分明確的情境交際寫作,選材、手法、語言等都要服務于這樣的交際需要。全國卷Ⅲ的寫信,不能自說自話,而要符合書信格式,要運用學兄學姐的口吻,來著重闡明進入高中“為自己畫像”的意義和方法。

文體多元性這一點很值得我們關注。它說明,高考已經不僅僅是局限于記敘文和議論文的寫作了,而是全面開花,形式多樣了。這是我們在今后的寫作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因為,文體的多樣性可能會成為未來高考寫作命題的趨勢。

四、重視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

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是一個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所應具備的語文學科的綜合能力,作為選拔人才的高考命題也必須體現在對這兩方面的考查上。寫作試題如何體現?筆者認為,能否將所學的語文知識、寫作知識、語言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寫作中去,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與思考,能充分地體現出一位考生是否具有了必備的寫作知識與關鍵能力。分析2020年的高考寫作試題,我們可以看到命題在這方面是作了充分的考慮的。下面僅從語言運用能力與思維能力兩個層面分析。

(一)突出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考查

前面已經說過,今年的寫作題已經跳出了僅寫記敘文(散文)、議論文的局限。這一命題現象說明了寫作的考查越來越重視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語言運用能力關涉兩個層面:一是語言運用的必備知識;二是語言實際運用的能力——語境運用。

這體現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上,就是試題對寫作所運用文體的規定。我們要明白,文體表達是形式,形式是服務于內容的。因為文體的背后是語言運用的問題,規定考生用什么樣的文體來承載所要表達的內容,這考查的是考生的語境意識。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能否正確地表達思想,這是社會與生活交際語言的需要,也是真實寫作的需要。4套全國卷分別要求寫發言稿、演講稿、信和主持詞,對語言的語境要求是很高的,考生必須弄清楚寫作者與讀者的關系、場合、文體格式、語言要求等。以全國卷I為例:

文體:發言稿。

場合:班級讀書會現場。

讀(聽)者:同學。

形式:交流和溝通。

內容: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

要求:談談你的感受和思考。

從上面這些,我們可以看到,全國卷I要求所寫的發言稿是有特定的情境和任務的。從“班級讀書會”“交流溝通”可以看出,這份發言稿是用于同學間的讀書交流的,交流的內容是對歷史人物進行評說。因此,這就決定了寫作要注意到讀者(聽眾)對象是誰、寫作(發言)者和讀(聽)者是怎樣的關系、發言的場合是怎樣的、發言指定的內容是什么、用什么樣的文體去表達。同時,“發言稿”這一文體情境要求文章語言簡潔明快。發言要直接面向班級同學,所以,發言稿的語言盡量不要使用啰唆的句子,更不能使用一些深奧的詞句、容易引起歧義或諧音的詞語,最好運用大眾語言。此外,考生還要注意發言稿的寫作格式,題目、稱呼、問候語、結束語等。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要寫出一份優秀的發言稿來,考生需要掌握發言稿寫作的必備知識,需要具備審題立意、語境處理等方面的關鍵能力,這兩者缺一不可。

即使是寫常用的議論文或記敘文,也有一個嚴格的文體語境的問題,除卻它們的內容和思維方式外,在語言的運用上,也都有相應的不可忽視的語體要求,這里不再贅述。

(二)突出思維品質的考查

思維品質的考查已經越來越被命題者所重視,思維品質的核心是思辨能力?;乜催@幾年的高考寫作題,我們都可以看到“思辨”這一要素?!八急妗笔且粋€人的核心素養與核心能力高低的重要體現,因此,高考寫作命題是難以回避的。以下僅以上海卷、全國卷Ⅲ為例進行闡述。

上海卷試題延續了一直以來所保持的風格——考查考生對人、事的思辨。今年的考題讓考生對“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這一問題的思考,引導考生關注發展進程中的轉折,思考在轉折中發揮人的重要作用,也是在直接考查考生的思維品質。對這樣的試題,考生的思考角度可以是正向的、反向的或者是兼容性的,但無論是怎樣的角度,要想得到一個高分,必須運用思辨法進行辯證分析,才能使自己的思考是客觀且有說服力的,也只有這樣,文章才能有深度和廣度。試題引導學生關注發展進程中的轉折,思考人在轉折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考查了考生的思維品質和能力。

同樣,全國卷Ⅲ的“如何為自己畫好像”,命題者通過設置“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充分的思辨空間,考查考生在面對各種復雜問題時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審慎思考、分析推理這兩項綜合性的思辨能力??忌趯懽鲿r必須細致地辯讀材料,挖掘主體與客體、鏡子與自畫像、個體與社會這三者的邏輯關系,才能去思考認識自我、如何克服困難以及認識自我的意義這些問題,進而畫出一幅“自我像”。

猜你喜歡
發言稿作文題文體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題全覆蓋
我來做偵探
“小康社會”主題班會發言稿作文導寫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競選作文輔導員發言稿
2016高考作文題:在復雜要求中尋求平衡
若干教研文體與其相關對象的比較
避實就虛,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題
高考作文題“撞衫”說明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