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的問題及影響因素分析

2020-01-08 21:39安麗涓杜文靜張珺潔
科學咨詢 2020年41期
關鍵詞:家校家長學校

安麗涓 杜文靜 蔡 菁 張珺潔

(1.白銀市實驗中學 甘肅白銀 730900;2.甘肅省文縣第三中學 甘肅隴南 746409;3.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城關第二小學 甘肅隴南 746400;4.甘肅省文縣石坊小學 甘肅隴南 746409)

高中生具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對事物有了一定的判斷和辨別能力,但由于缺少社會經驗,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加上處于青春期的末尾,性格上容易躁動,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對其整個學習生涯產生影響。在高中教育階段,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學校教育對其影響深遠。除了學校,家庭環境是影響學生的第二大因素。因此,學校與家庭開展深度合作,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全方位的良好成長環境。

一、家校深度融合的內涵研究

當前的教育理念涉及家校合作內容,追求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但從教學現狀來看,學校對家校合作的內涵認識不深,缺乏相應的實踐意識,導致家校合作的開展僅處于一個比較淺的層次,具體的實踐內容以開展家長會的形式為主。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家校合作強調的是一個整體,其具體內容應包括家校合作制定的學習計劃、家校合作監督評價體系、家長和教師的關系等內容。只有將這些內容真正落實到位,才能保證家校合作機制行之有效。

在地理學科教學中開展家校合作同樣重要。地理學科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學科。單靠學校教育,學生僅能學到理論性的知識,缺乏相應的地理實踐,無法開闊眼界,拓展思維。開展地理學科的家校合作需要地理教師與家長及時、有效地溝通,將一些地理實踐活動、學習輔導活動托付于家長,讓家長成為地理教師重要的合作教學伙伴,一起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地理教師對家校合作的認識

開展家校合作需要地理教師付出一定的資金、時間、精力來和家長積極溝通[1],以便雙方就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等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從目前來看,家校合作最常用的手段包括召開家長會、地理教師定期走訪、組織家長委員會及校訊通等。但這些手段較簡單,效果不明顯。在地理學科中,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外,地理教師還承擔著促使高中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任務。這不是地理教師能單方面解決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因此,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二)家長對家校合作的認識

家長對家校合作的認識基本為零。家長認為自己交了學費后,孩子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應由學校教師負責。他們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偶爾會給予一些簡單的指導,如督促孩子積極寫作業、多看書等,而在孩子的心理、思維及性格發展等方面缺乏教育意識。甚至有部分家長認為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如孩子高,根本教育不了孩子。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孩子的性格品質、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均與家長有直接聯系。因此,想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家長必須發揮作用。

二、高中地理學科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一)家長缺乏合作意識

家長對教育有三種錯誤的認識:第一,家長認為教育是教師的事情,自己只負責孩子的日常生活;第二,家長簡單地認為家校合作就是積極配合教師開家長會,督促孩子寫作業;第三,家長認為自己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正是這三種錯誤思想,導致家校合作難以展開。不少家長表示,參加家長會是自己和學校溝通的唯一方式,即使平時有和教師溝通的意識,但缺乏相應的途徑,還害怕耽誤教師的時間,也就放棄了這種想法。時間一長,家校合作意識就徹底消失了。

通過訪談,筆者發現,家長參加過的家校合作活動只有每年兩次的家長會,參加的目的也只是看看孩子的學習成績如何,平時是不會主動和教師交流的。家長在潛意識中認為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何重要?該怎么做?家長對此一知半解。

(二)家校合作流于形式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在主觀上是能認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的[2],在教育初期也會和家長積極溝通。但時間一長,許多家長無法參與家校合作,甚至部分家長連次數有限的家長會都難以參加,就嚴重打擊了教師推動家校合作的信心,消磨了熱情與積極性,導致家校合作流于形式。他們迫于學校的壓力不得不召開家長會,將家長和教師交流、溝通的機會變成了匯報學生成績的工作任務。研究發現,我國的家校合作活動開展較隨意,缺乏相應的系統性和計劃性。就以最常見的家長會來講,家長會的召開和學校有直接聯系,但學校沒有安排固定的內容、時間、次數和方式,完全是臨時安排。這也說明學校對家校合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任課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只有當學生的表現不佳時,才會主動與家長溝通。除了家長會之外,家校合作的其他活動幾乎為零。

(三)家校合作缺乏持久性

大部分教師在任課初始階段都會有和家長積極溝通的意識,但家校合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且家長的配合度較差,導致教師缺乏連續開展家校合作的動機。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他們都認為學校是開展家校合作的重要場所,但家長每次來學校都比較麻煩,這是家校合作效果較差的原因。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家校合作的場所不僅是學校。以地理學科為例,地理教師可讓家長利用假期帶著孩子出去轉轉,領略當地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家長積極配合教師,聽從教師的意見,帶孩子去野外游玩,放松心情——這同樣是家校合作的真實寫照。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正確認識到家校合作的內涵。

(四)家校合作缺乏平等互動

在家校合作中,教師往往占據主導地位,家長比較被動,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只能遵從。教師習慣了這種優越感,家長也習慣了這種服從感,雙方無法實現心靈和思想上的有效交流。例如,在家長會上,教師除了向家長匯報學生的成績之外,還會灌輸一些較寬泛的教育理念,讓家長聽了一頭霧水,沒辦法和教師互動、交流。時間一長,家長和教師都會認為家校合作就是一個報告會,家長無法從家校合作中有所收獲。

(五)家校合作的形式和內容較為單一

現階段的家校合作形式較為單一,僅有家長會、校訊通等,溝通內容也只是學生的成績,這違背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正是由于這種內容單一的溝通、交流,家長只知道要教導孩子積極學習,很容易忽略對孩子情緒、心理及社會交往經驗等方面的引導。尤其是在高中階段,面對高考的壓力,家長們關心的往往只是成績,開展家?;顒拥哪康囊渤闪肆私夂⒆拥某煽?。在孩子成績下滑后,家長的表現通常較積極,但探討的主要內容還是如何提高成績。這種單一的家校合作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表明家校合作尚處于較淺層次。

三、地理學科的家校深度融合策略

(一)構建地理學科的家校合作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是教育工作落實的前提。想要深入開展家校合作活動,教師就要從評價體系入手。家校合作背景下的評價體系的內涵是制定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家校合作制度,以便各種地理教學活動能從學校傳達到家庭,在家庭和學校雙方的監督下,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讓家長參與相關制度的制定,能有效激發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熱情,讓家長充分了解教師的教學活動及學生的學習情況,讓以往的教師單一評價向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家長評價的融合評價體系轉變,保證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

例如,家長可以聽課,對教師的授課風格、授課內容提出建議。又如,絕大部分家長都會使用網絡,教師就可以構建網絡平臺、組建QQ群等,每周定期召開網絡家長會議,讓家長可以隨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在線上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家長的主動性,讓家長說一說自己在管理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由教師或其他家長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同時,為了提高網絡家長會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可以為討論內容添加一個主題,讓家長必須圍繞主題發言。在期末評價環節,教師可向每一位家長發一張評價表,讓其填寫本學期對教師及學生的看法,從而形成一個全面性評價。

(二)由家長代替教師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地理實踐活動是地理學科極為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地理研學活動,能促進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對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但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難以帶領學生進行戶外拓展活動。因此,教師應與家長深度合作,讓家長利用假期時間,帶著孩子外出游玩,在玩的過程中實現教育目的,保證學生地理實踐活動開展的實效。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份地理實踐活動調查表,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經歷如實填寫。開學之后,教師回收調查表,檢測學生地理實踐活動的成果。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增加了與孩子交流的機會,代替教師完成了部分教學任務,緩解了教師的壓力。同時,家長能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學習“河流地貌”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請家長利用五一假期,帶孩子去海邊、河流等地游玩,觀察當地的自然地貌,包括巖石種類、形狀、顏色、數量及分布情況等。通過走訪及上網查資料的方式調查當地的氣候,分析當地自然環境的形成是否和氣候有一定的關系。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份調查報告作業。報告內容涉及地點、時間、當地氣候、自然環境、生物種類組成等一系列內容。通過角色變換,家長代行教師的職責,既保證孩子的安全,又督促孩子按時完成報告內容,將能拓寬孩子的視野和思維,增加其與大自然的交流,培養孩子的人文情懷和自然情懷。

在學校與家庭的深度合作中,家長可以代替教師有效完成部分教學任務,增加與孩子、與教師交流的機會,增進對教師工作的了解,形成主動配合教師工作的意識。

(三)制定家校合作計劃表并落實相關工作

為了促進與家長之間的合作交流,教師可以率先與家長溝通,共同制定一份家校合作的計劃表。表中內容要具體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

例如,在新學期開始時,教師可邀請家長共同商議和制定學校的管理制度,由家長不定時檢查管理工作是否落實到位。第二個月,家長和教師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分析和總結,探討學生是否完全進入了學習狀態,對學生出現的一系列心理問題共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第三個月,學校邀請家長參與校運動會,和孩子共同參與各個運動項目,培養頑強拼搏的精神。第四個月,學校已進入復習階段,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參加動員大會,并鼓勵事業有成的家長分享自己成功的事例,讓學生從中獲得感悟和經驗。在考試結束后,學校要召開家長會,邀請家長對學生和教師的表現給予評價,并對不足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通過這種詳細的家校合作計劃表格,家庭與學校的各項合作能落實到位,有效促進家校的深度合作。

四、結論

想要真正實現家庭與學校的深度融合,首先,教師和家長要轉變傳統思想。學校和家庭不可分離。只有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才能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教師要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將各項合作活動落實到位,制定各種深入融合的工作計劃。對某些實踐類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邀請家長代行職責,指導學生進行相關活動,讓家長了解教師的工作內容,加深二者的相互了解。最后,家長和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要站在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家校深度合作。

猜你喜歡
家校家長學校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學校推介
家長請吃藥Ⅱ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家校合作,讓“名著導讀”落到實處
家訪是家校聯系的"潤滑劑"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