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經典文本品讀的教學策略

2020-01-09 13:17何光玲
課外語文 2020年24期
關鍵詞:柳媽祥林嫂整體

何光玲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第一中學,安徽 靈璧 234200)

閱讀是一項需要技巧和時間的活動,文本品讀能力的提升不僅僅需要以大量素材品讀為保障,也要以技巧為工具提升效率。文本品讀方法有很多,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將更加有效且簡潔的方法傳授給學生,提升學生的文本品讀質量與效率。在面對經典文本品讀時,如何通過好的品讀方法實現更深入的文章分析與探究是教師需要思考的方面。因此在經典文本品讀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我教學思想的創造性,以教學實際為基礎、學生能力提升為目的、科學教學為原則進行經典文本閱讀技巧的探究,讓學生形成更加清晰的文本品讀思路與體系,更加全面地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個人教學經驗介紹以下幾種相關教學策略。

一、尋找方法,規劃步驟

品讀不是一味地隨機品讀過程,而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驟和技巧由淺至深地進行過渡性深入分析的過程。因此在引導學生對經濟文本進行品讀時,教師要教授學生相關的品讀方法,并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文本品讀步驟體系,讓學生更有條理地、更有序地進行經典文本品讀。

首先,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法,品讀時所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因此每個人所適用的文本品讀技巧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抓住所有人思維的共同點,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合理的品讀分析層次,而不是以偏概全的固定呆板的品讀方法。不論切入角度如何,文本品讀步驟都應該遵循“局部—整體—局部”的順序,即從文章局部獲得信息、概括全文內涵、部分情感拆析。例如在品讀《荷塘月色》一文時,筆者便要求學生按照上述方法進行文章品讀。首先,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講述了來到荷塘的原因以及時間,并通過“頗不寧靜”等詞語奠定文章淡淡愁緒的情感基調。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又通過對荷塘周遭環境的描寫強化情感表達效果。最后一部分仍舊以景物描寫開頭,并將其自身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表現出一種對現實生活不滿但卻無法脫離的復雜的心理。通過對各部分的分析,學生能夠回到作者通過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傾向,也能夠逆向地將整體情感傾向與各個部分對應起來,以局部到整體、再到局部的步驟順序完成文章品讀。

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技巧,并按照合理的步驟進行品讀,這樣既實現了學生學習共性的統一,也滿足了學生學習個性的差異。

二、上下結合,整體感知

文本是一個整體,不是相互獨立的部分的組合,因此在進行文章品讀時必須學會將上下結合,從整體感知。因此教師在教授文本品讀時要培養學生閱讀整體思維,引導學生在部分分析中結合整體,達到文本品讀的整體與部分結合、文章不分離的效果。

首先,學生要明確文本品讀的目的,即文章閱讀的目的。接下來,學生需要帶著這一目的對文章整體進行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能夠實現這一目的的各個“條件”。最后,學生需要總結概括整體。例如在《祝?!芬徽n中,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教學指導得出本次文章品讀的主要目的,即人物情感以及形象的分析。接下來,學生則按照文章的寫作內容以及人物出場順序分別進行品讀分析。在品讀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無論是本文的景物描寫還是人物的情感變化描寫都透露著一種壓抑、悲慘的情感氛圍。最后,學生可以將文章前后對祥林嫂人物形象、語言描寫的差異進行對比,通過前后結合對比突出祥林嫂在封建社會壓迫下的悲慘變化。通過這樣前后結合整體分析的方法,文章的情感以及人物形象變化特點更加突出,所要傳達的核心思想也會更加明確。

部分與整體是不可分離的兩個部分,部分結合構成整體,整體意義分散于各個部分之中。所以結合上下、整體感知是學生品讀文本的有效方法。

三、拓展延伸,深入分析

除了對文本主要人物情感進行品讀外,其他人物角色的品讀也尤為重要。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品讀時,教師要將品讀范圍拓展延伸,讓品讀深入到文章各個角色中,實現文章深層次情感進行理解分析。

以《祝?!芬晃闹械牧鴭尀槔?,這一角色雖然不是文章的主要角色,但其存在是祥林嫂變化的一大重要影響因素。從對祥林嫂產生的影響來看,柳媽既是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是將祥林嫂推向深淵的迫害人。從文章中為地主幫工可以看出,柳媽也是與祥林嫂一樣的在社會壓迫下的勞動婦女。從文章中柳媽對祥林嫂的態度以及行為變化可以看出,柳媽深受封建社會迷信思想的毒害。通過品讀柳媽這一角色,學生能夠感受到封建社會思想對人們的毒害摧殘,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憎恨。同時,通過分析柳媽對祥林嫂的態度以及行為變化,祥林嫂遭遇的悲慘程度大大加強,更加突出了祥林嫂這一人物的角色特點。除此之外,筆者還要求學生對文章中的景物描寫進行拓展分析,并引導學生通過景物描寫的變化感受情感的變化。

通過這種拓展延伸品讀的方法,文本中更多的元素能夠得到發掘,整體情感表達也會更加強烈。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品讀時,不應將目光局限在主要人物角色及故事情節的品讀中,而應將品讀范圍擴展到各個人物角色中去。

四、實踐練習,鞏固成果

除了通過教材經典文本學習鍛煉品讀能力外,學生還應當抓住其他文本閱讀的機會進行練習。無論閱讀材料是否屬于重點要求這些內容,學生都應當以同樣的態度進行品讀。

在日常閱讀學習中,學生要學會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品讀能力的訓練,將練習滲透到日常閱讀中去。例如在練習品讀情感時,學生除了要注意文中對人物情感的直接描寫外,也要綜合考慮文章的景物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并通過使用在以往文章品讀中所獲得的技巧進行練習。除此之外,學生要對自我文本品讀進行反思,總結自己在品讀過程中所出現的遺漏以及不足,及時找出導致錯誤產生的原因并予以糾正。通過不斷地練習與改正,文本品讀能力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

實踐出真知,大量的練習是提升能力并熟練技巧的唯一有效方法。因此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從行為上有所轉變外,還要培養學生主動積極進行練習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習慣的驅動下進行主動練習。

五、經典鑒賞,提升審美

在高中經典文本閱讀中,欣賞經典名著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力。在閱讀經典名著時,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一是對于經典名著的選擇,對于高中生來說,可以閱讀一些更加積極向上或是勵志的文章,增強學生的信心,激勵學生勇往直前;二是在閱讀過程中要多加思考,最好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將作者的情緒代入自己的身上;三是要琢磨作者的用詞和寫作用意,通過簡單的詞句去推敲作者寫作的用途,學習作者寫作特點,鑒賞文章之美。

例如,《名人傳》是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傳達給我們的是一種樂觀的態度,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三位偉大的人物被歷史所銘記,他們的人生仿佛就是傳奇。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有著各自領域成就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盡苦難與顛躓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凸顯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鑒賞作者的寫作風格,之所以被稱為名著,它和一般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在刻畫人物形象和抒發情感方面有什么特色,去一點一滴地將作者的感情和文中人物的形象緊密聯系在一起,去揣摩、學習和鑒賞,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名著閱讀是一種有效提升學生審美力的途徑。在經典名著閱讀中,學生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去體會作者的感情,并且要仔細琢磨,勤于思考,提高閱讀能力。

六、結語

由上可得,學生文本品讀能力的培養要從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入手,并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樣化的方法與手段豐富教學,讓學生從多方位深入學習,進而達到有效提升學生文本品讀及閱讀能力提升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學生本身的文本品讀能力與基礎也對教師教學策略的采取有重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選取恰當的教學策略。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學生閱讀鑒賞能力的培養,通過經典名著來提升學生的審美力??偠灾?,經典文本品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升學生文本品讀能力也是教師必須實現的一大教學目標。

猜你喜歡
柳媽祥林嫂整體
基于祥林嫂稱謂感知其人物形象
不可忽視的“局內人”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改革需要整體推進
柳媽的善良是把刀
祥林嫂與二姑姑之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