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航天文化資源開展“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
——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為例

2020-01-09 20:01王新曉
科教導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航天事業任課教師

王新曉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4;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航天文化研究中心 廣西·桂林 541004)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以下簡稱“綱要”課程),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規定的我國普通高校本科學生必修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綱要”課程充分利用學校航天文化教育資源,在課程實踐教學中,以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為背景,依托學校長征火箭實體模型、天宮一號模型、運-5 運輸機、殲-5 戰斗機、錢學森廣場、中國航天大事記石刻、航空文化廣場等航天景觀內嵌的文化元素,積極開展以“國情·校情·航天情”為主題的“四個一”社會實踐活動,逐步形成了以在線視頻、課堂討論和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翻轉式實踐教學模式?!熬V要”課程被廣西區教育廳認定為2019 年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社會實踐類),同時,還被推薦參評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1 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1.1 教學前任務部署

“綱要”課程開課伊始,主講教師不僅講授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重點及難點等,還就課程實踐教學進行整體安排,向學生詳細講解實踐教學活動的策劃方案。通過老師的說明,學生了解和掌握了“國情·校情·航天情”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意義及教學安排,知曉了主題實踐活動“四個一”子項目,即集體朗誦一首歌頌中國航天精神的原創詩歌作品,集體制作一份展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史的教學PPT 課件,集體制作一份展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成就的電子板報,集體拍攝一部講述中國航天人奮斗故事的微電影。班級學生根據任課教師的安排,自由組成若干個實踐活動小組,推選出小組負責人,進行小組成員具體工作分工,并在“四個一”實踐活動子項目中任意選取一個項目組織參與實踐教學,做好實踐活動過程記錄。經過一個月的主題實踐活動,學生按小組精心制作實踐教學作品,提交實踐教學成果。授課教師將學生的作品、成果等分類存檔,同時將優秀的作品和成果進行結集出版,作為課程實踐教學的“物化”成果。

1.2 實踐教學進程

任課教師帶領班級學生走進校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征火箭實體模型、天宮一號模型等航天文化景觀群,介紹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基本情況,并對實踐教學的整體安排進行說明,為學生創設社會實踐作品展示的航天文化情境,激發起學生探索航天的好奇心和展示實踐作品的熱情。任課教師按照詩歌朗誦、PPT 課件、電子板報、微電影展播的順序,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依次展示實踐作品并分別進行點評,指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并提出進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見建議。每一項作品展示結束后,由班級各實踐小組負責人組成的大眾評審團按照任課教師先前制定的實踐作品評分細則進行現場打分。最后由任課教師對為期一個月的實踐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在現場為獲獎的團隊和個人頒發獎狀。后期,任課教師會對學生提交的實踐作品和成果進行分類存檔,挑選出優秀的作品和成果結集出版,并在下一屆新生到校上課時配發給他們進行學習研究。

1.3 教學模式探索

主要運用媒體融合+實踐參與的教學方法。學生所展示的詩歌朗誦、PPT 課件、電子板報、微電影等實踐作品,大部分融合了手機、電腦、DV 等多種媒體形式,同時他們利用“米姆”(meme,主要含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這一當下流行的媒介平臺運行形式,融合流行文化元素,通過“混搭”(remix)手段,將符碼和影像在跨媒體、跨領域、跨文化層面上進行混合、重構和“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將其打造成最具吸引力“米姆”。這些新的媒介形式及方法的探索運用,有利于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也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

1.4 實踐教學實施

1.4.1 基地現場教學

“綱要”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將充分利用校內豐富的航天文化教育資源,讓同學們立足國情、校情,依托學校航天景觀群內含的航天文化元素,進行“四個一”實踐教學活動。同學們要緊扣“國情·校情·航天情”實踐教學主題,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發揚團隊合作精神,認真思考,積極探討,集體創作出豐富的實踐教學作品,按時提交實踐教學成果,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學生以長征火箭實體模型、天宮一號模型等校園航天景觀群為背景,獨自或集體深情朗誦原創的詩歌作品——《偉哉!航天人!》。這種作品展示的優點:(1)主題積極向上,內容豐富,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創作性;(2)朗誦清晰,聲情并茂,較好地掌握了詩歌的韻律節奏,富有較好的表現力和感染力;(3)形式新穎,動靜結合,活潑又不失嚴肅,團隊成員參與度高;(4)視頻拍攝清晰,配有音樂和字幕,有較強的渲染力。不足:(1)團隊成員可以統一穿著,并選配與背景景致及詩歌內容相協調的服裝,提升整體效果;(2)視頻拍攝及后期技術處理再改進下。

1.4.2 課堂實踐作品展示

集體拍攝一部講述中國航天人奮斗故事的微電影,小組學生代表上臺為在場師生播放小組集體創作拍攝的實踐作品《逐夢藍天》微電影。這種作品展示的優點:(1)作品很有感染力,看了比較震撼,通過小組學生的集體表演,淋漓精致地演繹了電影《中國機長》中的主人公劉傳健機長等機組成員,在飛機突遇極端罕見險情時臨危不亂,正確處置,平安歸來的航天奇跡;(2)電影拍攝很有創意,角度獨特,內容積極向上,展現了時代精神,激發了社會正能量;(3)技術處理嫻熟,銜接順暢,畫面音質流暢。不足:(1)由于受場地、道具、空間等條件的限制,一些場景無法完全展現出來,影響了影片拍攝的整體效果;(2)由于是課程實踐教學,加之學生非表演專業出身,在一定程度也影響了影片拍攝的效果。

1.5 課程實踐教學的意義

(1)學生清楚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歷程,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相互之間交流、分享各自精心制作的社會實踐作品及成果,提升了對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的了解,觸動了自身的靈魂和情感,喚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在對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中的重大事件、偉大英雄人物進行深層次理解的同時,學生可以將所學的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成為行動指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學生更加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歷程進程和重大歷史事件,增強大學生愛國愛校的情感,培植日漸濃厚的航天情懷。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注重培育學生對中國航天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向往之情,對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巨大歷史貢獻的一大批航天英雄的崇敬之情,對能在一所具有深厚航天文化底蘊的高等院校學習生活的自豪之情,對青年學生傳承一代代航天人家國情懷和奮斗精神的責任之情。

(3)通過實踐教學,積極探索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傳統思政課主導的授課方法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度教學模式,學生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參與度不高,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欠佳。在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的新形勢新目標下,我們積極探索新的符合學校辦學實際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在主題設置、矩陣聯動、教學手段等方面向新媒體融合全面發力,橫向拓展,縱向深耕,強化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起到了1+1>2 的教學效應。

2 結束語

實踐教學是思政課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對于幫助當代青年學生深化世情、國情和黨情認知,提升自身動手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綱要”課程將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緊緊依托學校航天文化資源進行課程實踐教學,為學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航天品質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作出積極貢獻。

猜你喜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航天事業任課教師
中國航天事業創新發展的推動者——孫家棟
中國航天事業創新發展的推動者
——孫家棟
讓我們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奮斗
論高職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協作與溝通
淺談任課教師對學生的管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基礎
輝煌六十載業績耀千秋--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三位一體式教學研究初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路徑研究
要善于樹立任課教師的威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