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0-01-11 08:44陳晶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應用研究

陳晶

【摘要】目的:探討小組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級護理專業2個班共計86人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實驗組44人,對照組42人,兩組學生在齡、入學成績、學習能力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驗組采用小組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以期末考試總成績與教學方法滿意度為評價手段,比較兩組之間的差異。結果:實驗組期末考試總成績的優良率達到了95.45%,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較于傳統教學方法,小組教學法應用于護理心理學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成果輸出,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方面優勢明顯。

【關鍵詞】小組教學法 護理心理學 應用研究

護理心理學是高職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必修課程。由于護理心理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傳統的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方法在課程教學中多有不足,教學成果不盡如人意。小組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小組學習為核心,教師指導為輔助,在學生有效掌握課程知識內容及操作技能的基礎上,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以我院2017級護理專業2個班共86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就小組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現將相關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級護理專業2個班作為研究對象,2班合計人數86人,其中A班42人,B班44人,兩班均為女生,年齡19~21歲。將A班42人定為對照組,B班44人定為實驗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授課;實驗組采取小組教學方法。兩組學生均為統招普通高職生,在年齡、入學成績、學習能力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課程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操作練習以學生個體為單位進行;實驗組采用小組教學法,課程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操作練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具體方法如下:

1.2.1實施前準備

在小組教學法實施之前,教師要向學生進行教學方法的說明,使學生明白開展小組學習的目的、意義以及實施要點,使學生有充足的心理準備適應教學方法的變化;在此階段,教師要重點向學生說明分組的依據、原則,以及小組學習的范圍。

1.2.2分組

將實驗組學生按入學成績、學習能力等指標分為5個小組,每個小組8~9人,小組的劃分,遵循有利于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和共同探討的原則,每個小組成員的組成都兼顧優、良、差三個層次的學生,盡可能使每個小組在成員構成上保持一個大致相當的水平,既確保小組間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優勢互補、相互促進,也要能夠使全班5個小組能夠公平的競爭。在分組完成后,每一個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小組長人選要有一定的號召力、有責任心,能夠積極督促本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并協助教師進行教學管理工作。

1.2.3課堂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護理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授課,采用傳統的大班授課方法;在課堂討論環節,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各小組在小組長的組織帶領下自由討論,討論結束后由小組代表進行發言,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最后由老師進行歸納總結。對于涉及到情景教學的內容如臨床心理評估方法的應用等,由各小組成員進行角色扮演,按照病例情景分配角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每一項技術操作的練習,小組成員根據課堂學習目標互相督促、討論學習,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作指導。小組角色扮演由老師與評委學生組成的評委團進行打分,計入平時成績。

1.2.4課前預習與課后練習

課前預習與課后練習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由小組長監督練習并做好過程記錄,教師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抽查。課前預習與課后練習充分發揮網絡學習平臺優勢,各小組組建微信群、qq群進行學習討論,小組長負責群內紀律,確保小組學習在有序的環境中開展。

1.3效果評價

(1)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采用總結性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即期末考試成(80%)+平時成績(20%)=總成績(100分)。平時成績以小組為單位考核,小組成績即每名組員的成績,這樣可使小組合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每名學生的利益,營造了組內的合作互助氛圍,實現了小組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2)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兩組學生就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問卷自行設計,共發出調查問卷86份,回收有效問卷8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期末總成績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44名學生中,有31人的期末總成績≥90分,占比達到70.45%,而對照組41名學生中,只有18人的期末考試總成績≥90分,占比41.86%,70-79分的學生,實驗組人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足度比較

從表2的統計可以分析看出,實驗組學生對于小組教學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傳統教學方法,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小組教學法又叫做小組合作學習法,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小組教學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對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合理地分組是實施小組教學法的關鍵環節。一般情況下,小組的劃分在人數上應當保持在5到10人為宜,原則上不應超過10人,否則會影響到小學學習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實驗組44人劃分為5個小組,人數每個小組8~9人,合理的小組人數劃分為小組教學法的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小組成員的組成結構是另一關鍵要素。每個小組的成員結構組成一定要兼顧優、良、差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小組的成員間可以優勢互補、相互幫助,進而確保小組教學法的整體有效性。在本組研究中,實驗組44名學生中,有35人的期末考試總成績達到了90分以上,另有7名同學達到80分以上,優良達到了95.45%,表明合理的小組組成結構對于整組學生總體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作用顯著。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較,采用小組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課程知識與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在本組研究中,實驗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小組教學法,小組成員間通過小組學習、討論交流,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性以及學習效率大大提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間互助互學,相互促進,有利于形成了一種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共同提高學習成績。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將積極尋求知識看成是一種愉快的經歷。

小組教學法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高職護理心理學是理論性與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學生不但要掌握課程知識內容與相關技能,對于學生的溝通能力、觀察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方面比較欠缺。小組教學法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學習、團隊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思考能力、合作意識等綜合素質與能力。在本組研究中,實驗組學生對于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表明,小組教學法應用于護理心理學教學優勢明顯,值得深入研究,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程曉亮,于南南.TBL小組教學法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前景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7,(12) :86.

[2]曲凌.任務驅動的小組教學法在實踐教學中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06) :200.

[3]李妍,韓志敏,陳海英,谷巖梅,馬京華,丁樹榮.小組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實施與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01) :111.

[4]黃建益.“小組學習法”教學模式初探[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北京中教創新軟件發展研究院,2005.949.

猜你喜歡
應用研究
云計算虛擬化技術在電信領域的應用研究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旅游管理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無線傳感器網絡優化的應用與研究
PPP模式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空域分類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