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高??缇畴娚倘瞬排囵B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0-01-18 20:14陳鑫儀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
環球市場 2020年30期
關鍵詞:跨文化跨境互聯網+

陳鑫儀 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

近5年伴隨網絡技術的加速發展,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占外貿出口的比重由2.2%增漲至7.7%,到2019年年底,已超過萬億規模。雖然疫情初期海外業務受到嚴重影響,但伴隨國內市場和生產力的快速恢復,跨境電商業務量仍然在持續增長。今年僅雙十一期間跨境電商進、出口清單分別為927.99萬票、3811.44萬票,同比分別增長72.08%、22.19%;貨值分別為 28.21億元、57.14 億元,同比增長 80.62%,152.81%??缇畴娚谈咚侔l展,對人才需求若渴。如何為企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成為高??缇畴娚倘瞬排囵B的關鍵問題。為此,有必要深入探討“互聯網+”時代高??缇畴娚倘瞬排囵B的現狀及對策,現做如下分析。

一、互聯網時代下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技能的招聘要求

(一)外語交流溝通能力

外語交流溝通能力是跨境電商企業對招聘崗位的基本要求??缇畴娚堂鎸M馐袌霏h境,電子郵件、即時通訊、電話交流,都需要無障礙交流的基礎外語能力。目前,英語仍是國際通用語言,絕大部分國內跨境電商企業都在使用英語完成線上交流,與客戶海外致電通話也基本都使用英文。如果英語口語溝通能力能達到正常交流水平,在洽談跨境業務時必然有所幫助,因此跨境電商企業招聘要求中對外語交流溝通能力十分看重。除英語之外,很多跨境電商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客戶,對很多小語種人才需求量較大,如德語、意大利語、瑞典語、捷克語、葡萄牙語、波蘭語、塞爾維亞語等。

(二)外貿業務實踐技巧

在課堂之上講解跨境電商業務,實際上很難對標跨境電商企業現行的業務方式。而課堂所學知識點理論性較強,外貿業務實踐技巧不足則很難勝任跨境電商企業的崗位要求。諸如:找到客戶Email后如何找到負責人?客戶往錯誤的美金賬號里匯款后如何申請退還?產品過了交貨期,外商不要貨怎么辦?被客人要求索賠后如何處理?上述一系列問題,都是跨境電商企業經常遇到的現實業務問題,真正掌握外貿業務實踐技巧,才能在遇到類似問題時迎刃而解。因此,除外語交流溝通能力之外,外貿業務實踐技巧也是跨境電商企業招攬人才的主要考核方向。

(三)互聯網平臺應用技能

目前國內大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幾乎都在各大海外電商平臺出售商品。如:亞馬遜、京東全球購、唯品國際、蘇寧海外購、天貓國際、網易考拉海購、小紅書、洋碼頭等等。由于每一家電商平臺的操作規則、技術規范、商品形式、鏈接上傳、推廣宣傳、通訊模式等都完全不同,那么就需要跨境電商崗位具備各種互聯網平臺應用技能。尤其跨境電商企業僅局限于某一家平臺的業務量,在拓展市場的過程中需要涉及更多互聯網平臺應用技能,故而對招聘人才的技能要求也隨之增加。如果高??缇畴娚虒I學生,僅會某一平臺的交易流程,對于其他平臺應用技能不了解,則很難在工作中脫穎而出,對跨境電商企業的業績貢獻也會微不足道。

(四)跨文化營銷能力

跨境電商面對的都是海外消費者,由于文化背景差異較大,在市場營銷層面上需要做出一定的思維轉變。異國文化對商品的認知、對廣告的理解、對宣傳內容的解讀,都與本土消費者存在較大的區別。這種來自文化背景的差異性,往往是限制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的根本因素。故而在招聘崗位上,也更加器重具有國際化營銷思維的學生。而跨文化營銷能力便是對異國消費者文化背景深切感知,在營銷過程中采取契合異國消費習慣的營銷手段,為跨境電商企業牟利。因此,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技能的招聘要求中,跨文化營銷能力也是極為重要的考查方向,唯有具備跨文化營銷能力的學生才會進入企業招聘視野。

二、互聯網時代下高??缇畴娚倘瞬排囵B現狀

(一)人才培養目標不清晰

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并未開設獨立的跨境電商專業,最終畢業后從事跨境電商工作的多為商務英語、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學生??缇畴娚膛c電子商務還是存在很大區別的,對接的市場目標截然不同,專業教學方向差異較為突出。即便是很多高校確立了“英語+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目標,但是在跨文化營銷、電商網絡平臺操作技能、外貿業務實踐等方面的知識欠缺,仍然很難令學生順利的走上工作崗位。因此,互聯網時代下,高??缇畴娚倘瞬排囵B目標不清晰,已經限制了跨境電商人才輸出,教學弊端已經突顯。

(二)培養方案匹配度低

多數高校在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時,并未充分考量市場需求,只是在國貿專業或英語專業上附加電子商務課程,雖然教學內容得到擴充,更接近跨境電商企業需求,但本質上并未達到人才培養標準。學生在跨境電商崗位方面的勝任能力欠缺,顯然與高校培養方案匹配度低存在必然聯系。尤其多數高校長期以來固守理論知識的傳授,并未真正深入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實際業務,那么教學內容勢必理論性過強實踐性不足。如此教學脫離實踐崗位需求,則難以培養出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應用型人才,這也是學生畢業后難以適應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崗位的根本原因。

(三)課程資源及教材滯后

互聯網時代令跨境電商企業快速崛起,不僅是企業方運維能力增強,更有外貿市場擴大的聯帶原因。而互聯網技術與時俱進,外貿電子商務平臺的推廣技術不斷更新,已經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書本知識。高??缇畴娮由虅照n程緊局限于書本知識,很難與網絡時代發展并軌,在課程資源及教材方面始終存在滯后性。這種滯后性使得教學內容嚴重脫離外貿業務市場真實情況,所以學生所學知識已經滯后于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實際發展需要。因此,課程資源及教材滯后,也是互聯網時代下高??缇畴娚倘瞬排囵B的關鍵問題,并不利于跨境電商人才的輸出。

(四)師資建設較為緩慢

互聯網時代下,無論是市場層面還是網絡技術層面,都在高速發展。并未留給高校很多時間去組建強大師資團隊,同時又缺少“雙師型”教師的補充,故而師資建設較其他專業緩慢。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資深教師,對互聯網時代的跨境電商技術更新了解程度非常有限。洞悉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前景并掌握了相關技術的青年教師,又缺少歲月累積的教學經驗。那么在師資建設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課程內容的更新、教學內容的豐富、實踐內容的拓展,都成了無解難題,必然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師資建設較為緩慢的問題,已經嚴重限制了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效果,成為人才輸出的最大阻力。

三、“互聯網+”時代高??缇畴娚倘瞬排囵B對策

(一)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此前多數高校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清晰、不全面、不透徹,主要是因為在跨境電商專業建設上缺乏實質性的推進?;诋斍翱缇畴娚唐髽I對所需人才的能力類型,不能僅以跨專業的知識融合為人才培養目標,當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議高校結合本校實際教學能力,拓展“互聯網+技能”的教學培養目標。將技能定位在外語交流溝通能力、外貿業務實踐技巧、互聯網平臺應用技能、跨文化營銷能力的四個層面上,進而將人才培養目標鎖定在跨境電商崗位需求之上,從而令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高度契合,真正培養出跨境電商產業所需的應用型人才。

(二)科學調整人才培養模式

“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培養跨境電商人才,必須強調人才培養模式的科學調整。在不了解跨境電商市場發展動向的情況下,并不利于人才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結合跨境電商企業的崗位技能需求,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方能為跨境電商企業輸送優秀人才。

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視學生外貿業務實踐技巧的培養。盡量以國際貿易中的實踐性較強的課題為教學內容,需要教師提供經典案例,并向學生介紹在遇到同類型問題時的解決方法。必須深入整合各種專業知識,在課堂之上通過多學科、多維度、多知識點的滲透,與跨境電商業務往來中的實際問題為原型,幫助學生真正掌握實踐技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強學生跨文化營銷能力的培養??梢詫ι虅沼⒄Z教學模式進行適當調整,主要是將傳統的教學內容與跨境電商業務案例相結合。通過收集調取跨境電商實際業務的經典案例,幫助學生解讀異國文化背景。并結合市場營銷知識,來增強學生跨文化營銷能力。通過商務英語和市場營銷的雙學科知識融合,進一步增強學生跨文化營銷能力并適應跨境電商的崗位需求。

(三)開發電商實踐教學資源

實踐課程教學資源不足,是限制人才培養效果的根本問題。為此,高校必須結合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動態,進一步補充來自一線的業務經驗,作為特殊的教學資源,從而加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效果。

一方面,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外語交流溝通能力,需要增加跨境電商實際業務的溝通資料作為新型課程資源??梢耘c跨境電商企業聯系,將企業客服人員日常工作中的通話記錄收集起來,作為一種來自實踐工作一線的真實教學資源。教師再進行簡單的整理,為學生提供一手資料,作為補充學生外語交流溝通能力的重要學習資源。

另一方面,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互聯網平臺應用技能,需要優化電商網絡教學的課程資源。教師可以適當選擇目前國內跨境電商主流業務渠道,如亞馬遜平臺,通過整理亞馬遜平臺的業務規律和技術特點,幫助學生掌握其關鍵業務。而后將更多跨境電商平臺的學習資料發放給學生,由學生甄選主攻學習方向,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補充技術類型,適應跨境電商企業崗位的實踐經驗要求。

(四)強化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

由于缺乏具備多元知識維度的教師,才導致課程資源和教學內容難以推進。為此,更要加強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半p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是具有共生關系的團隊,需要在生態取向上注重團隊的深度合作和知識共享。應建成一批協同創新中心,加大教育鏈與產業鏈的銜接力度,真正讓教師先掌握電商企業的實際業務,并總結實踐經驗,再傳授給學生。要充分發揮校企共同體形式的優勢,與企業聯合制訂教師企業實踐方案,明確教師到企業掛職的職責與任務,鼓勵專業教師與兼職教師積極開展合作,令跨境電商企業的業務經驗可以回溯高校,從而為培養實踐能力更強的跨境電商人才鋪墊基礎條件。此外,協同性是“雙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顯著特征,團隊成員通過分工協作在實踐中打破教學資源之間的壁壘與邊界,有助于相互轉化與提升,向共同的目標開展創新。為此,有必要組建新型的“雙師型”教師研討合作方式,可以由青年教師進駐企業,將跨境電商業務總結成報告形式,回校后與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分享討論教學計劃調整方向,從而令跨境電商企業經驗積極轉化為教學經驗,支持高校培養更多的跨境電商優秀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過程中,勢必需要全面了解跨境電商企業對自身崗位的招聘要求。結合企業要求適當調整教學計劃,有利于培養出適應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的優秀人才。在互聯網時代下,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科學調整人才培養模式,開發電商實踐教學資源,強化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從而支持高校培養更多的跨境電商優秀人才。

猜你喜歡
跨文化跨境互聯網+
跨境支付兩大主流渠道對比談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銀企直聯
關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幾點思考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跨境直投再“松綁”
論詞匯的跨文化碰撞與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