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古建筑中的結構技術及藝術特征探討

2020-01-18 05:11李延南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9期
關鍵詞:藝術特征古建筑

李延南

【摘要】現代主義建筑的發展可以從古代建筑中獲得啟發,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基本體現,古代建筑中所蘊蓄的中華傳統文化就像一座豐厚的寶藏,讓我們來發掘和探尋。本文對古代建筑的結構技術和藝術特征開展探究,期待可以借助探究,讓古代建筑中的結構技術和藝術特點得到充分體現。

【關鍵詞】古建筑;結構技術;藝術特征;

一、古代建筑中的結構技術

(一)穩定的結構特點

木結構是我國古代建筑的基本結構類型,其總體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對房屋建筑修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墻倒屋不塌”,指的就是木結構建筑的墻雖然坍塌了,可是屋頂卻并不會因此而下落,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屋頂是由木結構作為支撐的,這話形象生動地展現地展現了古代木結構建筑具有的優良的防震特點。我國古代建筑中的屋頂多使用交叉穿插的木結構形式,這大大增加了古代建筑的防震效果。我國很多歷史悠久的佛塔、寺院等雖歷經歲月的侵蝕,甚至屢經自然災害,卻依然屹立在那兒,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其具備的強大的防震性能。

(二)意境融合的靈感

在建筑規劃設計中,要重視意境融合,設計師需要對具體地貌開展調查,融合周圍自然環境特點,使用科學布局的方法,整合各種有益要素,開展統籌安排,并對區域環境開展提升,造就出獨特的古建筑群。在設計過程中,不但要考量主景點、活動區、休閑區以及各種路網,還要考察水平與剖面的相互關系,利用室外的造景、對景等方式,突顯主體結構。并且在設計古代建筑時,應當將題材化的景觀著重體現出來,塑造一種清雅、安逸的自然環境。在古代建筑植物設計中,一定要遵循層次清晰的基本原則,對灌木叢、常綠喬木、花卉開展科學配搭,最大限度體現大自然的美,降低人造感。另外,設計師還可以科學運用植株對空間實施圍合,根據不同的綠化特點選擇相應的圍合空間,比如街道社區、行人道應當使用閉合式空間,這可以有效隔離外界喧鬧聲,造就一種恬靜、溫馨的自然環境。

(三)古建筑的構件技術

在古建筑中存在有很多不同的構件,只抬梁式構件類型就有數十種之種。木結構的主體結構則主要由“支撐柱”、“橫梁”以及“順檁”組合而成,各個結構在不同構件的連接處利用榫卯進行拼合形成我們所見到的穩固的房屋結構。我們現代房屋建筑的框架結構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對其有所借鑒。

二、古建筑中的藝術特征

(一)古建筑的群體之美

我國古建筑的布局以群體為多,而其中庭院式又是其主要的表現特點。庭院式古建筑為對稱式布局,其中心線即中軸線,整體使用的是密閉式的布局形式,使其能夠帶給人們一種各處風景均不同的感受。庭院式古建筑一般都使用統一的色調,使其群體性更加突出,充分展示了古建筑的群體之美。

(二)古建筑的造型之美

我國古代建筑的一個主要標志就是大屋面以及斗拱結構,這種較為繁雜的結構類型與構件的有效結合,使古建筑的造型之美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古建筑的屋頂形式同時為我們展現了我國古代等級制度的森嚴,這也是在古建筑中對中華文化的主要體現形式之一。古代建筑在建設時充分利用了各種硬山等,使得原來較為呆板的山墻等構造被漸漸替代,也更加突出了其造型之美。

(三)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美

在古建筑的空間布局中,有效融入了周邊的空間環境,例如蘇州園林,其就充分運用植物、庭院假山等來讓房屋建筑融進空間環境中,這也是蘇州園林“移步換景”的來源。對各類不同大小、各處分布的建筑開展空間布局,要借助中心線實施合理配置,例如北京故宮就是這類建筑中較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思路,尤其是在對待各類房屋建筑、客戶群體和民族文化的不同需要時,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建筑背景、生活方式及產品群體等要素。要依據公建空間整合設計的層次性特征,以安適、安全以及健康作為前提條件,適當融進更多差異化的設計,在保證總體感受可以被突顯的前提下,讓公共區域更加具有藝術美感和層次性。

(四)建筑工程的人文美

我國古代建筑物和現代主義建筑都是由豐富多彩的思想意識創造而成的。區別在于古代建筑物并非一個單一化的建筑,其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人的情感有關聯的,同時又愈發的融入大自然。另外,古代建筑物不但運用審美藝術,同時還融合了人文美,并且與傳統的健康養生文化關系密切。具體而言,古代建筑物本身便是構建在健康學科和建造工程學的根基上的,是一個地區的精神體現。在現代建筑中極少能反映這一點,更無法通過建筑來釋放地區的文化與精神,大多數現代建筑物都比較同質化,和不同的建設工程地貌搭配互相切割出來,因此缺少古代建筑具有的人文美。

結語

綜上所述,古建筑中的結構體系是其所蘊含的藝術的前提,不同的古建筑在結構技術和總體的藝術特點的體現上都是各不相同的。借助古建筑的結構技術以及其具有的結構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古建筑獨有的藝術特點。

參考文獻:

[1]龔杰.古建筑結構設計技術及其實例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4(15):245.

[2]潘祖平.中國古建筑的生態屬性探討[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42-47.

[3]王慧,白瑩.中國古建木結構雕刻裝飾紋樣的美學研究[J].大眾文藝,2013(19):113-115.

猜你喜歡
藝術特征古建筑
讓古建筑保持原有樣貌
傳統文物古建筑的保護與恢復研究
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
古建筑文物現代防火保護的有效措施
中國古建筑
芻議古建筑保護中的檔案工作分析
廣西賀州過山瑤尖頭頭飾藝術特征及文化內涵
當下中國大陸喜劇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發展
漢語言文字的藝術特性與創新設計
電影《煎餅俠》的大眾藝術美學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