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小班幼兒自主用餐的實踐研究

2020-01-18 18:53黃俊锜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9期
關鍵詞:小班實踐

黃俊锜

【摘要】自主進餐是幼兒從被動進餐到主動進餐的表現,也是幼兒從被動管理到自主管理的表現之一?!白灾鳌本褪怯鍪掠兄饕?,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個自立的人重要表現是獨立的生活。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本文從自主用餐初嘗試到再探索,最后講述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一些小思考,希望通過本文,讓小班孩子的自主用餐可以落到實地,扎扎實實地進行,真正服務于幼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自主用餐;小班;實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健康領域指出:“幼兒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與照顧,但不宜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養成過于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备鶕“嘤變耗挲g特點,他們的手部大肌肉和小肌肉發展還不夠完善,所以最初我們提出小班幼兒進行自主用餐時,遭到了很多老師的質疑:小班幼兒會自主用餐嗎?小班幼兒自主用餐怎么實施呢?

其實大部分的問題還是在于不信任孩子的能力。我們在設想自主用餐時,并不是把孩子想象成一個完人,覺得他們什么都能做,我們的初衷在于培養孩子自我服務的意識,要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想要吃什么,想要吃多少由自己來決定,但是自己選擇了就要光盤行動。起初也有很多孩子因為好奇,打了很多飯菜卻吃不完,全都倒掉。但在我們自主用餐慢慢地實踐過程中,孩子們已經逐步地具備了這個意識與能力。

那自主用餐,小班我們是怎么做的呢?

一、初次嘗試,讓“自主進餐”走進小班

在“一日生活皆課程”和“讓幼兒自主成長”這個大背景下,老師們逐漸關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讓幼兒園真正成為幼兒能力、情感得到提升的游戲場。間餐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幼兒的營養與健康,同時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進餐能力,對幼兒健康成長起著關鍵作用。在自主進餐的過程中,幼兒從為自己服務、為他人服務到為集體服務,也是社會交往能力提高的表現。

首先我們要明確活動的目標,我們在自主用餐的過程中,想讓幼兒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力得到怎樣的提升。其次需要了解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他們的“最近發展區”是什么,即他們的已有水平和即將能達到的水平分別是什么?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進行了小班自主用餐的初嘗試……

我們先選定了值日生,每天有兩位值日生,請他們管理用餐的小水壺,每到間餐音樂響起來,值日生就會為小朋友將水壺里灌好水,在小朋友入座后為小朋友倒水,在小朋友用餐結束后,收拾整理桌子。每周五下午會評選出最佳值日生。小朋友在這個過程中也不知不覺地發生了驚喜的變化……

悅悅小朋友從開學起就從來都不吃間餐,每到間餐環節臉上的笑容就會消失不見,在老師不斷地引導下,也會偶爾進行一兩次的用餐。自從我們實行了值日生制,悅悅很積極地報名參加,和大家一起進行討論:值日生應該要做什么?應該要怎么做?大家都覺得值日生應該是大哥哥大姐姐,要為小朋友們做好榜樣。還要為小朋友們“試吃”,講述今日菜品和味道,慢慢地悅悅小朋友每天都能開開心心地吃間餐。不僅如此,還能很好地管理間餐環節,沒有吃間餐的她會去進行提示,不想吃的也會努力去勸說,會及時地為小水壺添水,會將桌子擦得干干凈凈??吹胶⒆觽凅@喜的變化,我覺得這樣的自主嘗試是成功的。

誰說小班的孩子什么都不會做?誰說小班的孩子不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在沒有嘗試之前,一定不要否認孩子們的能力,行不行,嘗試過后才有發言權。

二、再次探索,為“自主進餐”實踐鋪路

幼兒園的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教育目標應指向幼兒的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引導幼兒為他人服務、為集體服務。這個案例的起源是孩子們用餐時,有的孩子吃完了還想再添飯,所以我們先將飯桶里的飯先用勺子搗散,將桶放在教室中間,用小椅子墊高,孩子們自主地來添。試行了一段時間之后,發現孩子們是能夠自己為自己服務的,所以我們嘗試了現在這樣的方式進行用餐,是從自我服務向為集體服務的一個轉變。

我們和孩子的約定是:想吃多少打多少,不想吃也可以不打,或者可以少打一點先嘗嘗味道,如果還想吃可以再來添,但是自己打的飯菜一定要全部吃掉。我們采用u型的排隊方法,一小組一小組的打飯,沒有輪到打飯的孩子,可以從另一邊看到桶里的菜,其他的幼兒可以和好朋友自由地輕聲交流你想吃的菜。我們還特意請家委為小朋友們另外購買了兩個勺子,這樣的話每個桶里都有勺子,避免了之前等待很久的情況。吃完的小朋友自己排隊打湯,然后回位置喝。以前的場景是,為了教室的衛生,不讓湯灑的到處都是,避免地面濕滑的安全隱患,所有的小朋友都撅著屁股圍在打飯的桌子那里喝,我們已經錯失了很多孩子能力成長的機會。

自從孩子們嘗試這樣的方式用餐后,原本吃的不多的孩子會主動來添飯了,而且孩子們知道自己想要吃多少,所以教室中倒飯的小朋友越來越少,大家都在用實際行動學習節約糧食。

但是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發展是階梯狀的,他們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所以我們并不是用統一要求去強制孩子們接受這樣的方式。比如有的孩子很內向,他不太會用,所以每當用餐這個環節,他都會有心理負擔,很緊張。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也會幫他打飯,用口頭詢問的方式了解他喜歡吃的菜,以及菜量,先培養他的興趣,也許到了中班他就能接受這樣的用餐方式,也會更自信,我們認為這不是包辦代替,而是學會等待孩子的一種方式。

近期我們也要解決一個新的問題:挑食的孩子在自己打飯的時候,就盛白飯,一口菜都不吃,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

思考總結,使“自主進餐”成為常態

對于自主用餐,一般要在中大班的時候開始實行,在小班階段開始自主用餐是為了培養幼兒自主的意識,孩子們雖然初步具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給了孩子空間,孩子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不喜歡吃的我就不吃,這樣一來,有的孩子寧可餓著也不吃,面對這樣的情況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思考,也許讓孩子自己“做飯”可以讓孩子們能夠對菜的味道更感興趣。

在用餐時,除了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我們還可以在哪些能力上進行提升,如:文明進餐等。這是下一步的實踐思路。

我們堅信一點:有規則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主!

猜你喜歡
小班實踐
再去小班看看
爸爸的名字
小班教學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軍事游戲的開展
小班幼兒體育游戲——《小兔跳跳跳》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