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的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

2020-01-25 16:17吳東華
銷售與管理 2020年17期
關鍵詞:監督機制資產崗位

吳東華

在國有企業的正常運作過程中,內部管理和風險防范尤為重要。國有企業的體制本身存在特殊性,因為其是由國家的資金運營,政策扶持的。目前,在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國有企業的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影響到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就需要國有企業加強完善自身的內部管理機制,進一步做好財務防范工作,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增添活力,促進國有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的概述

內控管理是企業為了在一定期限內達成特定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控制的手段。內控管理一般由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參與,貫穿企業運行的整個過程。如果內控管理高效合理,那么企業的信息安全和內部的交流溝通就都可以得到保證,進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風險防范是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對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采取的規避和防范手段。企業運行中的風險一般是隨時可能存在的,其危害性也是比較嚴重的,所以風險的防范具有常態化的特點,需要重點關注的是企業的財務、日常運營和業務等方面的風險,因為這幾個方面出現風險的概率比較大,而且危害性也較大。只有做好這幾方面的風險預防工作,才能更好實現國有企業的保值增值,防范資產流失??傮w來說,國有企業的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并不是毫無關系的兩個獨立的部分,而是相互影響的。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第一,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可以加深企業的管理層和員工對于各種風險的認識程度,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上,合理的規避財務、運營和業務方面的風險,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第二,國有企業建立起全方位的內控體系,可以深化和補充企業自身的內控管理,以便更好地應對在企業的日常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加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第三,無論是內控管理還是風險防范都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信息質量,高質量的信息協同可以促進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的問題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內控環境氛圍

當前,在某些國有企業的內部,存在著員工內控意識薄弱、風險管理觀念不強。此外,還有很多國有企業的有關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的制度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制度可操作性不強,制度的審核執行不嚴。公司上下都把關注點放在如何提高經濟利益上,沒有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由于企業上下不重視內部控制,所以在企業內部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內控環境和氛圍,導致內部控制管理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二)內控管理的監督機制不完善

企業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不夠完善,機構設置也不太合理,風險防控管理未能形成良性閉環。為了保證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工作的有序展開,國有企業內部雖然建立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準則規范。但由于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許多的制約因素,所以會導致許多制度并不能真正落到實處。企業若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進行合理化監管,部分員工存在懈怠心理,職責分工不明晰,開展工作也容易出現漏洞。監督機制不能夠很好地落實,監督管理工作就不夠全面和徹底,其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問題;二是相關工作的配合問題。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水平不太高,不能滿足企業內部控制的需求。部分員工存在怠慢的工作狀態,在工作中玩忽職守,不能很好配合內控管理工作,監督工作流于形式,實際執行力不高。

(三)固定資產的風險管理不到位

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管控中存在的風險主要有庫存管理的風險,資產流失的風險和投資不合理的風險等幾個方面。由于國有企業是由國家和政府扶持,企業的資金實力較為雄厚,所以企業內部的有些員工和管理層的風險防范意識就比較薄弱,風險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在多變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無法應對各種風險,對于其自身的認識也不清楚,盲目擴大規模,有可能就會造成資產的流失。在國有企業中,領導層的職能權限較大,在外界各種誘惑以及自律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以權謀私的現象。例如,在進行資產的采購時,采購人員尋找規模小的企業低價采購原材料,但是在報賬時提高原材料價格,從而獲取中間差價;或者是將國有企業的資產低價出售給私企,但是以高價出售給其他國企,通過轉賣國有企業的資產來獲取利益。以上情形將造成國有資產不斷流失、所購材料也出現質量不合格的現象。

(四)不相關崗位分離的問題

在開展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時候,要注意管理的相互制衡和制約。不僅財務部門應該有內部控制的管理權限,每個員工都應該對財務進行監督和內部制度的監管,在財務部門對員工監管的同時,員工也對財務部門進行監管,形成企業上下,全員監督的氛圍。只有當每一位員工都重視企業內部資產的使用情況和財務信息真實性情況,才能將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提高。此外,不相容崗位不僅僅可以通過制度管理途徑來實現,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例如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的信息系統的設計,特別是系統中的資金支付、投資融資等方面。在對資金的支付,物料的采購進行審批時,對審批時限應該進行明確的規定。在處理有關財務工作的申請、復核、審批時,應該全部通過網絡來實現,這樣不僅能減少相關資源的投入,還能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三、國有企業的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氛圍

針對國有企業內部沒有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的問題,企業應該打破傳統的固有思想,加強培養內控管理的意識,無論是企業的管理層還是底層的員工,都應該重視企業的內控管理。針對管理層和員工,要定期開展內控管理的相關知識交流會或者座談會,讓企業的全體員工都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員工積極配合企業的內控管理工作。

(二)健全內部控制的監督機制

針對上文中提到的內部控制的監督不嚴謹的問題,企業要建立起完善的監督機制,對企業內控工作進行嚴格的規范。企業應該盡量不使用企業的財務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工作,因為這樣不僅加大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而且在監督時容易出現徇私舞弊的情況,監督結果不具備客觀性。因此,可以在國有企業推廣普及派駐紀檢組、設置獨立監事會工作處等監督機制,對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進行監督。對企業的內控工作和風險的防范工作應該進行專項考核,這樣可以保證這兩項工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只有采用真實可靠的監督考核,才能夠真正反映出國有企業內部控制中所存在的問題。針對現在部分國有企業的監督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根據國有企業在發展中的需求和實際的情況進行改善,使其適應企業自身的發展要求。健全內部控制的監督機制,規范企業員工的工作,進一步提高內部控制的質量。

(三)加強固定資產的風險管理

加強固定資產的風險管理,首先就是要樹立資產的安全理念。其次就是要制定合理的內部管理系統,健全資產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各崗位的人員配置,規范固定資產的使用和管理。最后就是要完善固定資產的評估體系。國有企業應該聘請專業的資產評估機構對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的評估,企業自身也要建立資產評估機構,并且在進行資產評估時,讓其與專業評估機構進行合作,根據固定資產的使用能力、增值能力等對資產的價值進行估算。

(四)分離無法相容的相關崗位

加強內部管理,為了防范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不相容崗位的分離應該從建立章程和制度開始著手。尤其是在財務開支和審批方面的權限問題,對于資金的管控、合同和資產的管理等,制定出權力運行和風險防控的清單,明確風險防控的關鍵,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和控制。與此同時,要充分落實制衡機制和財務透明制度,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及時公開,加強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特別是對內控制度落實的情況進行審計,盡可能的減少風險的發生。不相容崗位分離在國有企業內控管理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也是防止企業內部財務徇私舞弊的關鍵,對于保證企業的正常運作有著重要的影響。不相容崗位分離應該嚴格按照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不相容崗位分離既要防止企業的財務出現問題,也要滿足企業正常管理的需求,要做到符合規范和提高效率二者的統一。

國有企業的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所以要重視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

(本文作者單位: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子公司——廣西吉泰投資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監督機制資產崗位
輕資產型企業需自我提升
在保潔崗位上兢兢業業
央企剝離水電資產背后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關于完善民主黨派內部監督機制的探討
國企會計監督機制完善對策
建立書評的監督機制
關于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探討
實施HR崗位輪換 打造復合型HRM團隊
張曉東:倒在崗位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